第479章丁字卷初識
“崔公見笑了。”馮紫英也不多解釋,笑了笑,“不過林公的建議還請崔公多斟酌,都轉運鹽使司衙門渠道廣人脈深,恐怕比揚州府衙還要厚實一些,所以林公所言恐怕也非空穴來風。”
崔景榮也有些猶豫了,之前他還真沒想過自己這一行人居然會牽扯到如此大利益,在他看來這都最終是要由內閣和皇上決定的,自己一行人也就是來摸一摸底,實事求是的了解情況罷了,怎麼會有多大危險?
甚至他還覺得龍禁尉一行人跟隨都有些多餘,但現在突然間居然覺得龍禁尉這點兒力量還不夠了,甚至可能要遭遇伏擊刺殺這一類的事兒,這就讓他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了。
不過林如海顯然不會吃飽了沒事兒乾才會來危言聳聽,如馮紫英所言都轉運鹽使司衙門的背景人脈不簡單,某些方麵的消息更靈通,而且馮紫英更有可能是與他有翁婿之情,人家才會提醒,所以他還不敢不信。
“紫英,你這麼一說,還真的讓大家都有些心虛氣短了,本來就是一場開海經濟事務的調查公乾,怎麼就變成了便都察院下來查案風險還高了?”
這等公乾要說稍許有風險的也不過就是都察院下來查一些地頭蛇的事兒了,但是都察院下來查之前一般都是秘密調查,這是其一,如果有風險的必定會是和龍禁尉北鎮撫司一起,甚至刑部也會派出一些人手,這些人可以很好的調動地方上他們能調動的資源,所以一般說來來能真正和官府抗衡的微乎其微。
當然也非從來沒有。
元熙三十年,湖廣右布政使於廣被都察院調查,欲阻止都察院禦史調查兩名證人,其中一位是府同知,一位是縣令,便指使江湖人士伏擊,結果導致龍禁尉三人死亡,一名禦史重傷致殘,一名證人(縣令)傷重不治,此案在當時引發全國轟動。
元熙帝一怒之下追究了湖廣提刑按察使司、分巡道、黃州府以及龍禁尉和刑部的職責,其中湖廣提刑按察使被罷黜,發案分巡道僉事、黃州府知府、通盤儘皆被流放,而此案被查清楚之後,於廣被誅三族,同時也有多個參與者被誅三族,而參與伏擊刺殺的兩個幫會門派被官軍剿滅,全數捕殺流放。
可以說此案也是大周立朝以來震動最大的一案,不過雖說此案震動很大聲,但是江湖那麼大,提著腦袋耍的江湖人一樣多如過江之鯽,你要說徹底斷絕此類事情也是不可能的。
隻是說相對於要刺殺朝廷官員,這個代價就需要掂量一下了。
因為這類案件那是必須要查個水落石出的,說句難聽一點兒的話,哪怕是替死鬼或者冤枉,拿也必須要有一個結果。
無論是龍禁尉、刑部還是地方官府,甚至駐軍,隻要有需要都可以調動,所以這種情況下,真的針對朝廷官員的刺殺還是相當少見的。
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下來調查的公乾居然都要有這種風險,自然就很難讓人接受了。
“嗬嗬,崔大人,咱們也心知肚明,若是寧波、泉州、漳州這三家誰先試點,已經觸動了很多人利益了,但是會不會導致彆人鋌而走險,我覺得這個可能還不至於,但是若是那些本身就不願意看到朝廷開海的人呢?沒準兒他們本身就是和倭寇有勾結,這是直接砸人飯碗,這就不好說了,……”
馮紫英笑笑,漫不經心地攤攤手。
“如您所說這事兒又不是我們能做決定,可是人家未必如此看,或者覺得乾脆嚇唬我們一下,讓我們不敢南下了,或者殺雞嚇猴,咱們就慫了灰溜溜回去了,是不是這開海能拖到明年後年呢?一年的收益有多大,我想對於有些人來說,三五十萬兩不止吧?就算是打個折扣,或者說分攤到某一家身上,幾萬兩總有吧?幾萬兩銀子,足以讓很多人熱血上頭不顧一切了。”
馮紫英的話終於讓崔景榮和吳亮嗣都有些動容了。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具體的收益來衡量冒險的代價。
若是為了幾萬兩銀子來找一些江湖人來行險一搏,未嘗沒有這種可能,找一些無牽無掛的江湖人哪怕是身死當場或者事後查明,那又如何?
江湖人那幾條命又能值幾個錢?
“那紫英你的意思……”崔景榮沉吟了一下問道。
“既然有這種風險可能,崔公、魏大人不妨和揚州府衙以及漕運分司這邊都說一說,請他們派人護送一下,到了金陵府下官相信就應該要安全許多了,起碼好歹也是南京不是?龍禁尉那邊如果能夠打個招呼提醒一下,或許很有必要。”
馮紫英已經打定主意,不管崔景榮接受不接受,自己肯定是要接受未來老嶽父好意的,而且他也確信老嶽父絕不會無的放矢,肯定是有所覺察,才會如此提醒和布置。
崔景榮最終還是勉強接受了馮紫英的建議,通報給了揚州府,並且和漕運分司那邊也說了。
揚州府和工部漕運分司那邊都是極為重視,迅速調集人手,像運河上的第一號草莽力量——漕幫自然是首當其衝。
而作為運河上下第一大幫會的漕幫,雖然名義上是一個江湖幫會,但實際上誰都知道這個幫會和其他江湖幫會還是有些不同的,它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朝廷官府勢力在運河這條關乎大周朝經濟命脈上的一個延伸。
因為漕幫的成立其實就是漕運力量民間化的一個結果,隨著漕兵的裁汰,裡邊大批被裁汰的漕兵及其家眷就成為了漕幫的一份子,而漕幫其實就是裁汰下來的漕兵以民間形式承攬漕運業務,而漕幫幫主麾下各府分部和舵主,實際上都有刑部坐探線人和龍禁尉滲入,確保為朝廷可控。
當然從前明到現在大周,立時兩百多年,漕幫從永樂年間開始形成雛形,在前明成化弘治年間定型,然後進入大周朝之後,幾乎是沿襲了這個模式,但是畢竟曆經百年,曆代漕兵進出新老更替,這個幫會還是逐漸變得江湖草莽氣息更加濃厚。
而朝廷也更多的是以經濟利益來籠絡這支加上家眷親友可達數萬人的力量,每年漕運除了漕兵押運外,其從漕糧的解運到裝卸、護送一直到入倉,再到漕船的其他另用,都是是由漕幫壟斷,而且像沿運河各大城市碼頭,亦有漕幫分舵和其營生。
臨清民變之所以讓白蓮教得手,很大程度就是因為漕幫臨清分舵的舵主就是被白蓮教拉攏滲透成為其中一份子,這也是後來馮紫英隱約從龍禁尉那邊得知的,也不知道漕幫最後花費了多少才算把這樁事情擺平。
“文言見過馮大人。”
馮紫英還是禮貌的起身前行,虛扶了一下對方。
理論上汪文言不過是林如海私人幕僚,也非官吏,再說不客氣一點兒,就是一介草民,馮紫英也不像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其他吏員下人,還需要給汪文言幾分薄麵,他是京官,完全可以點頭招呼即可,但是馮紫英仍然起身走了兩步,虛扶而起,給足了林如海和汪文言麵子。
“汪先生客氣了,我便是在京師城中亦對汪先生的忠勇仁義有所聞。”馮紫英沒有客套什麼,“我以為關係密切的同年,方有度,他便是歙縣人,其嶽丈便是歙縣著名士紳茶商,便提及過汪先生,隻是我卻不知道汪先生現在叔父衙門裡做事,……”
雖說這麼些年來的曆經風雨,汪文言也已經可做到胸有城府不露形色了,但是對於這一位名滿京師,便是在江南亦是名氣不小的新晉翰林院修撰這般誇讚自己,汪文言還是很難做到心無波瀾。
“馮大人太客氣了,文言不過是年輕時候任俠使氣,便是闖蕩博得一些小名聲,也不足掛齒,如何能馮大人垂目?”汪文言趕緊拱手鞠躬謙虛。
“嗯,觀人首觀心性,若是心性不佳,便是有韓信張良之能,終歸是為虎作倀,我一向信奉,小贏靠智,大勝靠德,忠義卻不迂腐,胸有韜略手腕但卻不失做人底線,……”
馮紫英的話讓汪文言眼中精芒一閃,心中也是感觸極大。
雖然在歙縣,在徽州,在揚州這個都轉運鹽使司衙門裡,很多人都是看重的智謀韜略,但是卻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卻如此看重自己年輕時候闖下的任俠使氣之名,這卻是讓他意想不到的,但同時也讓他倍感驕傲。
難怪這一位在京中能闖出若大名聲,連皇上和閣老們都青眼相加,這般觀人識人的眼光委實和常人不一樣。
也難怪東翁如此看好此子卻又憂心,估摸著東翁是怕小姐降服不住這一位馮大人,不過看這位馮大人也是一個胸懷天下之人,便是真的喜好女色,那也不過是英雄風流的一樁美談罷了,豈能影響到他的胸中大計?
“馮大人過譽了過譽了,文言不敢當,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