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乙字卷師恩(第四更求票!)
馮紫英自然想不到看似和自己關係不大的賈府上下卻因為自己的中式而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當然,此時的他也沒有那麼多心思去考慮這些。
打發走了瑞祥回府裡報信兒,讓自己老娘和姨娘她們都能分享自己的喜悅,馮紫英在酒足飯飽之餘,卻沒有回府裡。
明日還有鹿鳴宴,今日下午也還有事情要去辦。
喬應甲和齊永泰府上是肯定要去拜會的,而且要儘早,這是尊師重道的規矩。
喬應甲不算自己的業師,但是卻是自己的師長,某種意義上來說,是自己踏上士林文臣之路的引路人,更不用說他現在更貴為都察院的右副都禦史。
於公於私,於情於理,他都是自己首先需要去拜會的。
甚至連官應震在臨彆時都隱隱提醒了一下自己,這份好意倒是讓馮紫英很感動。
喬應甲不是那種心胸特彆寬大的人,嗯,好像都察院的人似乎心胸都不算寬廣,但喬應甲也不算心胸狹隘,可如果你要忽略了他,或者得罪了他,那肯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喬應甲對自己有恩義,就憑這一點,馮紫英也要禮尊他。
什麼都沒帶,就這麼空手上門,但是就憑著這份整個大周遷都之後最年輕的舉人名頭,便是最大的尊榮和禮敬。
對於喬府,馮紫英也已經來過多次了,同樣,喬府的門房也早就知道這一位是老爺的得意門生了,名帖一進去,隻見那門房裡的長隨便忙不迭跑出來,排開外邊等候的無數人,迎著馮紫英進去了。
門外一大堆早就來了等著在外候見的官員們都不認識這樣一個少年郎,不知道這一位是何方神聖,紛紛相互詢問打探,終究還是有那麼一兩個來熟了的知曉馮紫英此人,免不了就要賣弄一番。
大周朝自遷都京師之後最年輕的舉人,十四歲的舉人,同時也是今科北直隸最年輕的舉人!關鍵居然還是武勳子弟,神武將軍、榆林鎮總兵的嫡子。
不得不承認牛逼,十四歲就是舉人,如此早慧,考中進士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今科不說,下科下下科,甚至再拿幾年來讓你考,三十歲之前考中進士,那都足以光宗耀祖了。
見到馮紫英進門來,恭敬的拱手作揖行大禮,喬應甲臉上露出欣慰滿意的微笑,抬了抬手,“紫英來了,可喜可賀,坐吧。”
“弟子此番秋闈能中式過關,全賴喬師引弟子入門,得以在青檀書院學成兩年,此番恩德,弟子畢生難忘!”
又是一個深鞠躬。
馮紫英這番話倒也出自至誠,發自肺腑。
若非喬應甲給他這份推薦到了青檀書院,縱然他能憑藉其他手段到崇正或者通惠書院,也未必能有如此機遇,也未必能讓自家經義在如此短時間內提升如此之多,也不可能在今科便能一躍化龍。
喬應甲也很高興,一方麵是自己沒看走眼,馮紫英的表現甚至超出了他最初最好的估計,另一方麵,馮紫英表現出來的尊敬和誠摯,也很讓他滿意。
眼見著一顆新星正在冉冉升起,十四歲的舉人,縱然明年春闈不能過,那又如何?
再苦讀三年,提升經義,下科春闈必定能過,也不過十八歲,十八歲的進士,難道還不夠驚世駭俗麼?
這是自己的慧眼識人,這是自己的為國薦才。
“坐吧,紫英。”喬應甲走過去,在馮紫英的肩頭拍了拍,示意對方坐下,“我不否認我為你引了路,但是這路終歸還是你自己走出來的,是靠著你自己的努力走出來了,這一點沒有人能幫你,我很為你感到驕傲。”
“不過我更為你感到驕傲的還是你們在上月為京師百姓所做的一切,這才是踐行知行合一,你的那份《防疫備要》現在順天府那邊嘉譽很高,前些時日,順天府尹許大人便和我提及此事,……”
“喬師過譽了,那也非弟子一人之功,山長和掌院,以及其他很多同學都在其中貢獻良多,……”馮紫英不敢貪天之功。
對馮紫英的謙遜喬應甲也已經很了解了,此子雖然年輕,但是這等為人處世卻是恁地老練圓潤,這也讓喬應甲越發看好此子。
在喬應甲府上呆了半個時辰,這也破了喬府見客的記錄,便是喬公密友摯友過府,也不過就是這等待遇,馮紫英也不過就是一個小小舉人,也能享受如此殊榮,也難怪喬公府上一乾人都對馮紫英格外殷勤。
當馮紫英來到齊永泰的居所時,深刻感受到這又和喬應甲那邊大為不同。
喬應甲宅邸外邊固然是人數不少,但是求見者亦是態度相對嚴肅愁苦,但在齊永泰這邊情形又不一樣,人數起碼要比喬應甲那邊多了兩倍,而且幾乎個個都是衣冠楚楚,從服飾著裝便能看得出來,從七品到三品皆有。
馮紫英是步行來的,所以當他出現在齊永泰府邸門前時,立即就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
青衫錦帶,翩翩少年郎,一看就知道不應該是仕途中人,隻是這裡可是吏部左侍郎的宅邸,來此求見者若非官員,便無其他,若是這齊永泰親戚,那也不該走這前門才對,側麵有一道小角門,也供齊府家人出入。
立時就有一個四十來歲的男子不動聲色的蹩了過來,”小郎君,來齊府?”
見對方眼珠子轉溜不停的打量著自己,馮紫英也覺得好笑,估摸著是自己這身打扮加上步行前來,在幾十輛馬車小轎裡邊顯得格外刺眼了,這才引起了這一位的關注。
“是啊。”馮紫英點頭。
“第一次?”對方試探性的問道。
“不算,來過一二次。”馮紫英搖頭,這讓對方越發疑惑,來過一二回,這是什麼關係?若是親戚斷不會這般回答,若是子侄輩,又不該這般態度從容,明顯不是官員,這卻難猜了。
這齊永泰的府門是出了名的難進,不是說不見客,而是排隊,而且須得要在名帖中說明事由,若是無充分理由,便是直接打發走人。
“今日怕是見不到齊大人了,小兄弟,這前麵起碼排著二三十人了。”還有些不死心,想要套套關係,男子揣摩著道:“保定府人?”
“不是,山東人。”馮紫英越發好笑,齊永泰是保定府人,所以對方以為自己是齊永泰鄉人了。
“哦?”對方越發不懂了,怎麼看都看不出馮紫英的身份,而馮紫英的態度也讓對方意識到人家是不想和你透底兒。
遞過去帖子的一瞬間,門房就已經把馮紫英認了出來,沒有半點猶豫便直接收貼請入,這讓在後邊等著看稀奇的人都是一陣躁動,一直等到馮紫英進去之後,門房才對幾個有些不忿的小官員們冷冷的道:“這是老爺的學生,不知道麼?上午順天府秋闈舉人,咱們大周朝最年輕的舉人,十四歲,沒聽說過麼?”
一陣如同巨石砸入水中激蕩起漣漪向四周擴散般,輕微的倒吸一口冷氣唏噓聲和竊竊私語聲次第在圍繞著齊府大門為中心的方圓二三十丈之內傳播開來。
最年輕的舉人?!十四歲!神童早慧!
還有一些消息更靈通的,迅速開始賣弄起口舌來,神武將軍、榆林鎮總兵之子,山東之行的孤膽英豪,隻身入虎穴破亂匪,力挽狂瀾,總而言之,點點滴滴迅速在這一大群人中開始相互補充豐滿,一個文武雙全的少年英雄形象迅速躍然紙上。
馮紫英也沒想到自己的形象會在他出現在齊府門前那一瞬間被迅速神化,這京師城中的傳言發酵速度往往超出人們的想象,甚至再要半個時辰,估計馮紫英的諸多事跡結合著大周朝最年輕的舉人這一噱頭,就能在一夜之間讓整個京師城裡傳遍。
“唔,汝俊兄那邊你也當去,日後對紫英的助益巨大。”齊永泰並不在意馮紫英先去看喬應甲,這點胸襟氣度他還是有的。
在他看來,沒有喬應甲的推薦,馮紫英便不會來青檀書院,也許自己就和馮紫英沒有這段師徒情,而馮紫英這兩年間對自己的許多工作也提出了很好的見解和看法,使得自己在很多原來從未想到過的層麵上有了一些更新的認知。
再說了,既然馮紫英已經考過了最艱難的鄉試,那也意味著或許不久的將來,馮紫英就有可能要真正踏足仕途了。
相比之下這會試對馮紫英來說,齊永泰覺得也許還不及鄉試那麼艱險,畢竟馮紫英的優勢就在時政策論上,唯一無法確定的就是馮紫英能不能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不過,紫英,汝俊那邊,近期你儘量少去,他現在也是風口浪尖的人物,你現在還不適合卷入到那些事端中去。”齊永泰沉吟了一下,“也許到春闈大比之後,他那邊就會要好的多了。”
“齊師,是刑部天牢之事麼?”馮紫英也聽到了一些風聲,這恐怕也是喬應甲就任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之後的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