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山之巔,一如既往的雲霧繚繞之景。
諸葛龍宿走上山巔,卻見自己的老師一反常態地以「浩然正氣」為化身,崖前,眺望遠方的神都城。
若要細化,諸葛龍宿還知道老師在看皇宮,養心殿,在那裡麵的某人。
這很少見,不止是因為以往孟山河都是等諸葛龍宿到之後,才會以散溢成雲霧的「浩然正氣」形成化身,與其相見,更是因為諸葛龍宿基本見不到老師會有這麼多愁善感的時候。
“老夫不曾想到,陛下會墮落至此。”孟山河負著雙手,背對著諸葛龍宿淡淡地道。
“老師,您已知曉了?”諸葛龍宿既是訝異,又是覺得理所當然地道。
他此行前來,是為彙報鳳天鳴要用涅盤祭之事的。
在司浩風到處皇室秘庫中缺失的天材地寶名稱之後,無需求問孟山河,諸葛龍宿就已猜出鳳天鳴是要用涅盤祭來續命。
“帝星異動,瞞不過老夫。”孟山河依然眺望著遠方的皇宮,道,“況且鳴蕭當年也是巧扮男裝,在老夫這裡聽過課的,也算是老夫的學生。
一個月之前,皇宮之內,鳴蕭的氣息突然衝霄而起,而後又轉瞬沉默無息,這等異動,老夫自然不可能坐視不理,不去探查一二。”
“老師您既早已知曉,為何不去阻止陛下的惡行?”
諸葛龍宿是真的驚了,本以為老師是從近日來的異動中看出來的,未曾想,他竟是早在當初鳳鳴蕭被暗算之時,就已發覺鳳天鳴的險惡之舉。
可若是如此,老師為何不去立刻阻止?
是因為儒門不涉政的原則嗎?
不,不是這樣的。
諸葛龍宿知道,自己的老師年歲雖大了,但絕不會是那種不知道變通的老古董,若是有必要,彆說涉政了,便是親自出麵發號施令也是可以的。
諸葛龍宿以求證的眼光看著自己的老師,孟山河明顯也感覺到了。
隻聽他說道:“若非如此,鳴蕭過不了親情這一道坎,她還是會對陛下抱有希望,這種希望,對於北周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大亂將至,北周需要一個真正的皇帝,一個能為國家社稷帶來好處,而不是為一己之私,就拿江山社稷作為賭注的皇帝。”
‘也不需要一個躺在床榻上等死都不肯退位的皇帝。’諸葛龍宿心中默默補上這一句話。
對於鳳天鳴這個皇帝,諸葛龍宿隻能說他生錯了地方。
若是他生在大乾皇室,有大乾那無比深厚的底蘊支持,鳳天鳴未嘗不能將北周納入大乾的版圖。
可惜,鳳天鳴生在了北周皇室鳳家。
這個風雨飄搖,全靠孟山河支撐的國家實在不適合鳳天鳴這個整天搞事的皇帝。
他不顧及北周實力,而進行的各個操作令諸葛龍宿看著都覺得為北周心痛。
不說近期神都大戰之後的事情,臘八節之前,為了一個噱頭,好逼迫山河書院交出天子武學,鳳天鳴暗自派宮中那個老怪物相助括蒼關易千山將軍,以通神境的實力對付金狼汗庭的博漢,殲滅了十萬大軍。
要不然,易千山將軍和博漢在括蒼關對峙多年,為何早不來晚不來,正好在那臘八節快到的時刻,突然斬了博漢,還順帶殲滅了十萬大軍?
在此事之後,金狼汗王蓄意起兵報複,還是自家老師親赴草原,與金狼汗王相鬥,逼得其退兵的。
所以說啊,這個淨想著瞎搞事的皇帝還是早早退位的好。
嗯·····
以鳳天鳴的性子,若是退位的話,還是會搞事情,所以他還是死了算了吧。
“老師,學生該怎麼做?”諸葛龍宿直接問道。
“靜觀其變。隻待陛下露出真麵目便可。書院不涉政,此規則還是不破的好。隻需保住鳴蕭和諸皇子的性命便是。”孟山河轉身說道。
隻要鳳鳴蕭不死,涅盤祭就不會成功,那麼暴露出真麵目的鳳天鳴絕對會眾叛親離,到時候既是他退位之時,也將會是他的死期。
“諸皇子的性命?老師是說六皇子會對其他皇子下毒手?”諸葛龍宿問道。
想到那個六皇子和陛下極為類似的性格,這種事情還真有可能發生。
尤其是自司浩風那裡得知,鳳朝南已經知道陛下蘇醒的事情。那麼以他先前所為之事,是極有可能鋌而走險,殺光諸皇子上位的。
“非是六皇子,而是陛下,”孟山河道,“那個禁術由於有違天和,書院之中的典籍並未記載。涅盤祭也不是百分百能成功的,尤其是現今陛下這傷到了根本的情況下。
若要成功,便需以那禁術,以血親之精血為引,為其分擔過多的真氣和生機,再在度過危險期之後,吸收血親一身精血,使真氣和生機回流。”
“這······”諸葛龍宿震驚難言。
鳳天鳴再次刷新了諸葛龍宿對他的認知。當年鳳天鳴上位之時,是有斬殺兄弟的先例的,是以對於其為性命謀害親姐,諸葛龍宿並未感到有什麼驚奇。
但鳳天鳴想要以子為犧牲品的行為,就令諸葛龍宿驚到了。
雖然也是見多了很多世家以子女為籌碼的事情,但諸葛龍宿還是第一次見到親手殺死子嗣來續命的人。
而且這子嗣的數量,還是多個,諸葛龍宿甚至猜測鳳天鳴為保肯定成功,將所有子嗣全數綁上涅盤祭,為自己涅盤成功加碼的可能。
“北周必須要有一個真正的皇帝。”諸葛龍宿斬釘截鐵地道。
鳳天鳴的行為,著實令諸葛龍宿膽寒。以這位陛下的殘忍心性,這種犧牲不會是最後一次。
若是讓他成功起死回生,今後還不知會有多少人會受苦受難。
“不過老師,您所說的大亂,又從何來?”
諸葛龍宿突然想到孟山河先前所說的大亂,按理來說,如今北周有山河書院和大禪寺坐鎮,應該不會有什麼大亂才是。
而且便是有大亂,以雙方的實力,也能將其消弭於無形。
“大亂起於人之野望,”孟山河長歎道,“長生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