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在杏花村裡混的開,隨便就能叫來十幾二十個小夥伴幫忙挖蚯蚓,這些小夥伴自然也好奇二丫挖蚯蚓想乾什麼,二丫就將蚯蚓養雞的事情告訴了這些小夥伴聽。
這些小夥伴聽說蚯蚓能養雞還是頭一次聽說,他們大多數家裡或多或少放養著幾隻雞。
由於家家戶戶人口眾多,並沒有多餘的剩飯剩菜喂養。
家裡富裕一些的人家會給雞喂些稻穀米糠,但也不是每日都能吃,一般會隔三差五喂一次,反正隻要不讓雞餓死就行。
而貧窮一些的人家,就舍不得下本錢了,隻能放養在院子裡,喂些野菜,以至於各家的雞都養得瘦瘦的,模樣十分不好。
何家就是這種情況,養了五隻雞,模樣彆說有多寒磣了,又瘦又臟。
何重五聽了二丫的話,回到家裡就將事情告訴了何重大,何重大不假思索,立即將七個兄弟叫來一起挖蚯蚓。
何家小子膽子比一般的小子大,抓起蚯蚓來,那可是一手五六條,很快就挖了一大桶的蚯蚓回家,倒給家裡的雞吃。
那五隻雞一見到蚯蚓仿佛餓瘋了般,瘋狂的爭搶蚯蚓吃。
何家小子見狀,心中當然高興,見雞這麼喜歡吃蚯蚓,那麼他們以後經常挖蚯蚓給雞吃。
果不其然,才喂了兩天,雞的模樣翻天覆地的改變了,長了不少的肉,模樣也俊了不少。
當然,挖蚯蚓的可不止何家小子,曾經跟著二丫挖蚯蚓的十多個小夥伴也紛紛效仿挖蚯蚓給雞吃。
那些人家的父母見狀,便詢問自家的孩子,聽見自家的孩子說牛大力一家給雞喂蟲子吃,能長得快,他們都不以為然。
可後來他們都震驚了。
原本家裡瘦巴巴的雞竟然越養越肥,越養越壯。
他們頓時一改之前的不以為然,還鼓勵家裡的孩子都去挖蚯蚓喂雞。
那些效仿蚯蚓養雞的孩子也被家裡的長輩好一陣誇讚。
要知道想讓雞養肥,那可是要喂穀子的,這都是一筆筆的銀子,可地裡的蟲子就不一樣了,這蟲子不僅不用銀子,還遍地都有,更何況還能將雞養得這麼肥,又有哪戶人家不樂意?
原本隻有十幾戶人家挖蚯蚓的,但到底是一個村子的人,再加上這麼多孩子挖蚯蚓,哪有不透風的牆,隻要大人給些糖,孩子們立即將蚯蚓養雞的事情說了出來。
本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杏花村不少人家都叫自家的孩子挖蚯蚓給雞吃,幾天下來,他們意外發現家裡瘦骨嶙峋的雞竟然長了不少肉。
這一幕,頓時讓所有人的瘋狂了。
不用花銀子,又能將雞養肥,這對於許多村民簡直就是天大的好事,都鼓勵家裡所有孩子去挖蚯蚓。
就這樣,原本無名的小蟲蟲,被杏花村所有村民叫做“蚯蚓”。
儘管他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叫這種長條形蟲子為蚯蚓,但由於這名字是從牛大力一家先叫,後來一眾孩子也說這是蚯蚓,漸漸人們也用這名字叫了。
彆村的村民路過杏花村,就會瞧見極為古怪的一幕,那就是一大群杏花村的孩子提著小木桶到處挖蚯蚓。
他們心裡好奇。
難道杏花村發現寶藏了?
不然,怎麼到處挖坑啊,恨不得將地翻個底朝天。
隔壁李家村的村民好奇過來詢問,杏花村的村民一律神秘兮兮的說道:“這可比寶藏還珍貴!”
比寶藏還珍貴的東西?
這下子是勾起了李家村的興趣,紛紛喊嫁到李家村的杏花村閨女回娘家好好問問什麼情況。
一天後,李家村的孩子也開始四處挖蚯蚓了。
牛大力真沒想到因為他會讓十裡八村的村民都挖蚯蚓,更沒想到的是王青陽會親自跟他道謝。
不過,他很快就了然了。
古代不像現代那般,一些極為簡單的事情上個網就能搜索出來。
就算一些事情,某些村民知道,但他們也會藏著捏著不告訴彆人。
好比,村裡的王老太能分辨雞蛋是否孵出小雞,許多村民有雞蛋就會叫王老太看,這鑒定雞蛋的方法或許放在前兩世,並非什麼秘密,可在這裡卻是王老太謀生的手段。
還有,山上的蘑菇,眾村民都知道是有毒的,但少許無毒的蘑菇,卻隻有少數村民知道,因為一旦告訴彆人,那麼山裡誰都能采摘,采摘的人多了,蘑菇自然就會減少。
與其告訴彆人,還不如自個享用。
更何況,真的沒一個人知道蚯蚓能養雞?
隻怕不然!
不過是彆人不願意說出來而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因為大家都是普通人,真正大公無私的人,要麼是聖母,要麼是聖*婊,一個會割肉給彆人,一個會讓彆人割肉。
這些天來,杏花村的村民臉上都帶著喜悅,大多數村民的家境並不富裕,如今得知能不花銀子養雞,又能將雞養肥的辦法,他們哪能不高興。
一些婦人看見李香蘭也會露出親切和善的神情,畢竟蚯蚓養雞的方法是從牛大力一家傳出來的。
一眾孩子儘管都忙著給自家的雞挖蚯蚓吃,但隻要二丫過來,他們還是不忘分些蚯蚓給二丫。
二丫沒什麼心思,彆人給她,她就收,但她也是懂得知恩,誰給過她蚯蚓,隔天她就會給那小夥伴糖吃。
大丫如今就跟個大家閨秀般,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沒事讀讀書,練練字,有空的話就會在院子裡照顧牛大力采摘回來的靈草,以及看看井裡的小白小紅。
如今,水井裡的水格外清澈,水裡正有兩條好看的魚兒遊來遊去,一會沉入水裡深處,一會兒又冒出頭來,很有靈性的向大丫吐了吐嘴,每次都能將大丫逗樂。
何重大有事來找牛大力,正好瞧見在水井邊嬉笑的大丫,清麗絕塵的臉蛋,笑語嫣然,他臉忍不住一紅,頓時低垂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