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規望著呂子臧,見呂子臧滿臉的期盼之色,一副為自己好的模樣,還真的不知道說什麼好。相比較關中的待遇,李煜這邊還真的沒辦法說。
“唐王對呂大人還是很重視,李煜對呂大人重視嗎?我看不見得吧!更何況,李煜若是列土封疆,他有那麼大的地盤嗎?”馬元規忽然說道:“難道會將江南封給你們?”
“馬大人,你知道什麼是井底之蛙嗎?”呂子臧搖搖頭,笑道:“王上是誰?心胸之大,非一般人可以比擬的,這就是為什麼說王上能夠成就大事,唐王卻不行,唐王老了,而夏王卻是如日中天,大夏日後必定會統一天下。”
李煜征討海外,甚至還有西域、草原等地,大夏高層還是知道的,傳聞還在編製了一個碩大的地圖,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夏的疆土會越來越大,作為大夏的臣子,日後也會得到大量的疆土,而李淵卻不會,連兵權都掌握在李氏族人的手中,豈會列土封疆?
馬元規被呂子臧說的腦袋一大,不知道說什麼好,先是被呂子臧的封地三連擊給打擊了,現在又被呂子臧的一番話打擊了,讓他不知道如何是好。
馬元規被呂子臧、呂橋父子兩人送出了南陽,不管對方是什麼身份,但既然是老鄉,呂子臧就要維持表麵上的禮儀。
“父親,您好像是被封地迷昏了頭腦了,連這麼好的條件都拒絕了。”呂橋騎著戰馬,漫不經心的說道。
“哼,馬上就要科舉了,你怎麼還不去江都?”呂子臧瞪了自己兒子一眼,冷哼道:“你難道不想要封地?”
“封地自然是要的,隻是父親的心思絕對不是如此。父親是擔心鳳衛吧!”呂橋笑嗬嗬的說道。
呂子臧不滿的看了自己兒子一眼,這件事情也是其中一個方麵,隻是說出來真的好嗎?誰不知道李煜手下有鳳衛和梅花內衛,田瓚的事情還是前不久發生的,弄不好,這個時候,自己見馬元規的事情已經被人送到江都了。
“這王上啊?”呂橋搖搖頭。
“胡說,這個時候就應該加以控製,那些臣子們若是生出一絲野心,王上的大業就會遭受打擊。”呂子臧不滿的說道。
呂橋不在意的搖搖頭,他知道,自己的父親也想開創一個世家,若僅僅隻是封為國公就是一個世家的話,他的父親已經無論投奔誰都可以的,但呂子臧還想得到更多,想擁有封地,所以心態就變了模樣。
“大郎,這次王上舉行科舉,恐怕是為了治理江南之事,我準備上奏王上,前往江南走一遭。你明日就去江都吧!這次科舉不同以前,你的學識雖然不錯,但並不一定拔尖,早日去江都吧!”呂子臧說道:“王上這個人與其他人不一樣,更注重實用,詩歌不過是小道,作為一代令主是不會關注這些的。”
“父親的意思是說,那些老牌世家在這次科舉中並不占據優勢?”呂橋瞬間就明白自己父親言語中的意思,這是對上層意圖的猜測,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那是肯定的,這些老牌的世家大族,治詩、經、傳、禮,治春秋,嘖嘖,王上恐怕根本不會在乎這些,在科舉之中也隻能占據少數。”呂子臧雖然接觸李煜的時間比較少,但還是理解李煜的為人。
“那孩兒明日就去江都。”呂橋趕緊說道。既然自己的父親已經決定徹底的投靠李煜,呂橋知道自己也應該融入江都。
呂子臧點點頭,他抽了一下戰馬,朝自己的郡守府而去,他在想著如何回稟李煜,自己和馬元規相見,不管自己有沒有其他的想法,也知道自己不應該留在南陽了,去江南是最好的辦法,不僅僅避嫌,還能治理江南,為進入中樞做準備。
長江之上,李煜手上拿著奏折,坐在龍舟上,這龍舟是當初楊廣下江南所乘的,按照規矩李煜是不能用的,可是現在還能管到他呢?
奏折是岑文本派人送來的,主要講的是江都的情況,已經有不少的讀書人紛紛進入江都,有世家大族,有寒門子弟,整個江都倒是熱鬨的很,街道上,四處可見行卷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還不時的舉行詩會,對自己的才能進行揚名,期盼著為權貴所知。
“行卷!”李煜放下手中的奏折,他知道行卷的事情,就是將自己的作品送給權貴們看看,期望得到權貴們的青睞,這樣在科舉的時候能夠占據先機,甚至直接向自己推薦。至於詩會等等,實際上作用和行卷差不多,都是為了科舉而準備的。
“王上。”謝玉楠和王鷗兒兩人聯袂而來,兩人身上的衣服比較寬大,肚子上已經微微挺起,有所顯懷。
“你們姐妹兩人不好生休息,怎麼來這裡了。”李煜放下奏章,招呼兩女說道:“下午的時候,就能到江都了,現在江都可是熱鬨的很,士子眾多,連帶著南來北往的商旅也多了許多。”
謝玉楠和王鷗兒相互望了一眼,那王鷗兒才笑道:“科舉之事,妾身也是知道的,我王氏也有不少弟子前往江都,準備揚名天下呢!”
“哦,有人求到你頭上來了?”李煜聽了笑了笑,說道:“這些讀書人還是厲害的很,看看,都知道通過行卷、詩會給自己揚名了。”
“有自然是有,但都被妾身拒絕了。”王鷗兒搖搖頭,說道:“科舉憑借的是真本事,若是沒有真本事,就算是當官,也不是什麼好官。這樣的人豈能為王上效力?”
“天下目光聚集江都,這次科舉倒是吸引了不少人。”李煜點點頭,說道:“希望能找到幾個傑出的人才,彌補我大夏的不足之處。”李煜已經將自己的王朝命名了。
“王上放心,天下英才聚集江都,肯定能得到不少人才的。”謝玉楠安慰道,卻是將心裡麵的話收了回去,顯然,李煜不希望有人通過這種方式通過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