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求賢令(1 / 1)

李秀寧離開了曆陽,宇文化及退守廬州,屈突通也隻能退守廬州,在沒有得到新的聖旨之前,兩人隻能呆在廬州,或者尋找新的機會,再次進攻曆陽。

而遠在曆陽的李煜卻在整頓軍隊,大軍迅速攻占了曆陽縣、烏江縣,確立了曆陽郡的統治,六支軍隊再次擴充,加入了王雄誕和闞棱兩員猛將之後,軍隊實力大增,而中軍親衛由李固和丁猛兩人訓練,郡中文事由岑文本和範瑾兩人操持,李煜自己倒是變的輕鬆下來。

“曆陽乃是魚米之鄉,人口眾多,這裡世家倒是少了一些,有的隻是一些豪強。這些天,這些豪強倒是老實的很,紛紛進獻一些錢糧。”書房中,岑文本輕笑道:“屬下問了,當初杜伏威在的時候,這些豪強們也是如此,不得罪,但也不親近。”

“嗬嗬,這些人把我們當做流寇草莽了。”李煜微微感歎道:“可惜的是,現在我們什麼都不能做,一旦有了動靜,李秀寧肯定能猜出點什麼來,一切都化為泡影。錢糧倒無所謂,我們可以支撐一段時間,但兩百艘船隻啊,這才是最重要的。”

“將軍,這段時間,三軍打擊盜匪倒是有些成效,整個曆陽軍雖然不能說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但最起碼匪患少了許多,現在城中百姓都在稱讚將軍。”範瑾忍不住說道。

“保護地方百姓的安全,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但這僅僅是一方麵。最重要的還是恢複民生。讓老百姓填飽肚子才是最主要的。我們這方麵的人太少了。”李煜搖搖頭,這個時代讀書人太少了,大量的讀書人都是在世家大族中,隻有很少量的人是寒門中人。

“將軍,若是發布求賢令,或許能成。隻是不知道會不會引起李秀寧的注意,屬下就不敢判斷了。”範瑾搖搖頭,又想要騙人家的船隻,又要想立足曆陽,這是一個很難的事情,就算是範瑾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不如以乞活軍的名義發布,設立的是軍中的文官職務,至於曆陽郡暫時放在一邊。就算李秀寧詢問起來,我們也有借口搪塞對方。”岑文本想了想,說道:“畢竟我們現在有近七萬人,也是需要人手來幫忙運轉的。”

“那就以乞活軍的名義發布,不要其他,我們隻需要能識字、寫字的人,這些讀書人不照樣是練出來的嗎?他們沒有機會當官,我們就給他機會,給他當官的機會,我就不相信,這些人不上鉤。”李煜一巴掌拍著桌子說道。

“將軍,此舉,恐怕會被世人笑話啊!”範瑾忍不住說道。這乞活軍若是真的像李煜說的那樣做,恐怕真的會被天下人笑話。

“不然,當年曹操唯才是舉,才能夠成就霸業,現在將軍也應該如此,我們也應該唯才是舉,隻要是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加入乞活軍。左右我們乞活軍不受世家大族待見,索性就做的徹底一些,無論世家大族,地主豪強,還是那些寒門子弟,我們都需要,千金買馬骨,遲早會有大才前來的。”岑文本反對道。

“那就征召,這官都是人做的,隻要有能耐,我們就給他機會,唯才是舉,凡是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加入乞活軍,隻要能識字讀書,都可以加入乞活軍。”李煜頓時下定了決心,說道:“我們可以設立文學館,專門教人讀書識字,可以設立武學館,專門教軍中將校兵法,雖然此舉隻能造就三流人才,但若我們乞活軍都是三流人才組成的,未必不能戰勝那些二流的,乃至一流的人才,更何況,這裡麵,萬一能出現一個傑出的人才呢!”

岑文本和範瑾兩人瞬間就被李煜的雄心壯誌所震驚了,世家大族不來投靠,我們就自己造,這樣的文官或許沒有什麼名氣,但處理一般的事務還是可以的,名將不來投奔,那就自己教,或許教出來的不是名將,但絕對是一名合格的將領,訓練大軍足以。這樣的氣勢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說的兩人都感覺到洶湧澎湃,熱血沸騰。

“人家不要的我們要,給他們一點機會,他們就知道感恩,才會更加忠誠於我們。”李煜目光閃爍,雄心萬丈,說道:“眼下世家大族看上去站在頂端,但實際上,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人最後都會變的和尋常一樣。實際上,某還是很佩服楊廣。”

“佩服楊廣?”岑文本和範瑾兩人聽了麵麵相覷,李煜現在可是反對楊廣的,甚至起兵造反,現在在這裡居然說自己佩服楊廣。

“楊廣武略方麵就不說了,開鑿大運河本意是好的,溝通南北,加強朝廷統治,繁榮大隋,眼下沒有看出來,並不代表著這件事情沒有任何利益,這一點,想必兩位先生不會反對吧!”李煜望著岑文本和範瑾說道。

兩人相互望了一眼,楊廣錯就錯在濫用酷吏,濫用民力,造成沿途的百姓民不聊生,這才讓世人反對大運河,但大運河的作用,眾人還在看在心裡麵的。

“剩下的一個就是科舉了。那些世家大族為什麼反對楊廣,大部分原因就是科舉,科舉的存在,讓朝廷選拔官吏變得相對公正起來,以前世家大族經過察舉、孝廉等手段入仕,寒門子弟入仕途是何等困難,但有了科舉就不一樣了。寒門子弟也有了入仕的可能,所以,這些世家大族害怕了,所以才會反對楊廣。”李煜不屑的說道:“就是這一點,我很佩服楊廣。”

岑文本和範瑾兩人默然不語,實際上,兩人都是屬於官宦世家,也是讀書人,自然知道這裡麵的奧秘,也明白科舉的威懾力,在這個時代,科舉還是相當公平一些,最起碼給了寒門子弟一個機會。科舉開始的時候,世家大族紛紛反對,但實際上,科舉製度真正的深入人心還是很難,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想即刻見效幾乎是不可能的。

“將軍準備行科舉?”範瑾有些擔心的問道。

“不,我們不叫科舉,我們叫應試。”李煜搖搖頭,笑嗬嗬的說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