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征東都護府(1 / 1)

關錦大戰後的一個多月時間,明軍如猛虎下山,在遼東戰場連續獲勝,勢如破竹,一直乾到牡丹江,擊潰了寧古塔的滿清守軍。

三十六年前,努爾哈赤派兵進駐寧古塔,並以此為基地征服了北琴海、三岔口、烏蘇裡斯克、穆棱、寧安、密山、琿春等地的女真部落。

寧古塔的位置非常好,是滿清統轄黑龍江,吉林廣大地區的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控製著周圍幾十萬平方公裡的地盤。

大清的皇帝都跑了,那還打什麼的,清軍毫無戰意,迅速潰敗,明軍毫不費勁的將寧古塔收回。

光複遼東後,後續的事情還有一大堆事情要處理,朱慈烺坐鎮沈陽,一直忙活著這些事情。

戰後統計,包括殲滅、俘虜、投降的清軍人數,明軍的陣亡、受傷、傷治不愈、傷愈歸隊、傷愈離伍等,還包括出動的民夫勞伇、消耗的糧食、彈藥、物資、繳獲的戰利品等等。

這些繁雜的工作,朱慈烺自然不用動手,他隻負責看結果。

戰後事宜,最重要的莫過於如何在遼東建立長久的統治,行政機構設立,官員的委任,留守軍隊的駐紮調動。

永樂九年,大明在遼東設立奴兒乾都指揮使司,管轄西至斡難河,東到庫頁島、北抵外興安嶺的廣袤地區。

奴兒乾都司境內有蒙古、女真、吉裡迷、苦夷(苦兀)、達斡爾等族人民,大明在這裡設置了四百多個衛所,任命各族首領掌管各個衛所,給予印信,仍其習俗,統其所屬,以時朝貢。

現在朱慈烺取消了衛所製,奴兒乾都司自然也不能繼續複立了,而且他也不願再用各族首領擔任新的行政長官。

朱慈烺考慮了數日,最終決定參考修改一下漢唐時的邊疆政策,在遼東設立都護府,都護府下麵設府,如錦州府、沈陽府,金州府,徹底將遼東納入大明版圖。

都護府即駐兵監護的意思,加強邊疆統治,處理民族關係,對周邊民族實行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事宜。

管理遼東的都護府名字,朱慈烺取名征東都護府,設一名大都護,由茅元儀擔任征東都護府第一任大都護,正二品官銜。

遼東巡撫邱民仰為副大都護,從二品官銜,又設四名副都護,文武各二人,正三品官銜。

大都護由武將擔任,為都護府一把手,負責軍事行動,征討周邊,哪裡不服打哪裡。

副大都護為文官,負責撫慰、敘功、安民、生產、後勤諸事,打完了再談判講道理。

在朱慈烺的規劃中,征東都護府隻是大明第一個都護府,以後開疆拓土了還要設置征北都護府,征南都護府,征西都護府,征海都護府......

隨駕的翰林院學士陳貞慧建議,都護府不應該取“征”字,最好還是仿唐朝用“安”字,安東都護府好一些,安撫邊民。

朱慈烺當即否決了,他正色道:“我大明的疆域是靠將士們打下來的,不是靠安撫送來的,征字不改,以後要改也是改成鎮字!”

沒有強大的實力做後盾,“安撫”一詞,等同於“笑話”二字!

清廷派出使團議和之時,朱慈烺正在反複權衡下一步的軍事行動。

究竟是一鼓作氣入朝滅了滿清,還是西征蒙古,將漠南徹底納入大明版圖?

朱慈烺左右為難,難以取舍,漠南蒙古降而複返,不打不行,打蒙古也相對容易一些。

以科爾沁部為首的三盟聯軍,出了長城沒折騰幾天,就被龍武軍像趕鴨子一樣趕回去了。

漠南蒙古的兵力並不多,戰鬥力也不強,明軍西征蒙古困難之處主要是後勤補給,水土不服。

朱慈烺首先排除了兩線用兵的次略,以明軍的兵力和戰力,可以支持兩線作戰,但戰爭打的是後勤和物資供應,涉及到征調民役等一係列的問題。

不同區域的兩線作戰,消耗的人力物力遠比單一戰場大得多,需要設立兩個後勤供應中心,什麼都需要搞兩套供應,曆史上的大明就是被兩線作戰拖垮了。

尤其是崇禎十三年和崇禎十五年這兩三年,鬆錦大戰抽光了九邊所有精銳,十幾萬明軍在堵在遼東打滿清,中原各省的十幾萬兵力又集結在開封府打朱仙鎮大戰,打李自成,一南一北徹底耗光了大明最後的力量。

其實在崇禎十五年時,曆史上的崇禎就已經知道大明要完蛋了,時常提到氣數二字,但他還是掙紮了兩年。

朱慈烺自認為要是自己空降到崇禎十五年兩場大戰後,也沒法救大明了,隻能乾瞪眼。

畢竟狠人孫傳庭已經證明了,根本玩不動,什麼都遲了,後勤不繼,打個屁的仗!

即便崇禎不催促進軍,明軍遲早餓到兵變,不戰而潰。

曆史的教訓是慘痛的,任何形式的雙線作戰,朱慈烺都會儘力避免。

朱慈烺越想越頭痛,現在是六月份,冬天的後勤補給成本會更大更困難,要打就要儘快打,必須在十月份天氣寒冷之時結束用兵。

想到這裡,朱慈烺向南京的內閣征詢了意見。

聽聞皇帝準備繼續用兵,內閣的奏本如同雪花般飛向沈陽,大多是持反對意見,各人言說前線軍隊的後勤供應、糧食、彈藥、物資等嚴重不足,已經不足以支撐下一步的戰事了。

為了這此北伐,數年來江南積累了充足的物資,但明軍連續作戰,補給線拉的太長了。

天武軍和靖武軍的補給還好,一直走的沿海地區,出關後的關錦之戰也是在靠近大海的遼西走廊打的,海運補給消耗小。

但自從收複沈陽,明軍繼續往北,那補給線就遠了,加上天氣和地形的因素,後勤的供應運輸帶來了巨大的困難。

除了遼東的戰況,還有中原戰場,陝西、山西等地,遠離江南,多山多水,後勤頗為困難。

中原地區雖然被明軍收複,但由於很多地方受災高達十幾年,加上戰亂造成了大量百姓顛沛流離,安撫賑濟災民更是需要天量的糧食。

內閣首輔楊廷麟上書言道:“陝西等收複之地還未穩定,已有部分百姓向流寇、盜賊轉化的趨勢,如果不儘快安撫製止,很可能會引發大規模動亂,望陛下三思!”

戶部尚書張國維也是從戰後重建方麵反對,言說中原地區久經戰亂,現在己經十分荒廢,現在剛剛收複,急需招撫居民,恢複生產,如果繼續對北方用兵,中原地區秋播造成一定的影響,恢複重建工作就還要推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