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至走過去聊了兩句,聽說此地名叫大佛村,就問這牧童:“這附近可有寺廟?”
牧童伸手朝村中一指:“不在附近,就在村裡。你若樂意就去瞧瞧。”
方天至順他所指方向一望,隻見一片茅屋山樹更後,佇立著一塊紅黃相間的大石,那大石十分孤兀,仿佛天上掉下來的一般,石頂還有簷蓋遮蔽,十分奇怪,便道:“是那大石頭旁邊麼?”
牧童點頭:“那是天落石,佛寺就在那裡。石頭上麵刻著好多人像,還有好多字,村裡長老不許亂摸亂畫的。”
方天至心裡有數,便沿村徑,往天落石那邊去。此時遊方僧人甚多,村裡人也不見怪,瞧他生得眉目如畫,相似白蓮,甚至還和他見禮。方天至乾脆也雙手合十,一路行著佛禮,緩緩而過。村落不大,他過了村,又往山道上攀行片刻,迎麵便有一間青瓦大屋掩映在樹影之中。他走到屋前,隻見門扉老舊,半掩半開。他高聲問了兩句,也無人應答,推門一瞧,院中雜草橫生,屋宇破敗,迎著日光正有一大張蛛網織在簷下掉漆的立柱上。
原來這間寺廟已經荒敗了,方天至這麼想著,抬步跨進門檻。寺廟正屋上掛著一方牌匾,其上字跡不清,隱約是“文王祠”的字樣。他走進去屋去,迎麵一尊丈六彌勒佛,佛上彩繪尚未凋敗,仍見栩栩寶相。他仰頭一望,心想寺雖敗了,佛卻仍在,便一如往常,誠心拜謁一番。禮罷,才推開佛殿右側一扇小門,那天落石就在門外了。
方天至緩步繞大石一圈,隻見上麵遍布摩崖石刻。其中佛雕放在龕中,一龕數至十數尊大小不一的佛像,造型獨特,神態各異,頗為精致。更有石碑無數,字跡多樣,方天至一圈轉完,停在一方兩米高的碑刻之前,讀罷方知其上記錄著北周文王宇文泰的生平事跡,那麼佛門口的文王祠字樣,說的也許就是碑上所載的宇文泰了。
方天至向石上佛像一一拜過,複往寺門口去,尋到一棵華蓋亭亭的老榕樹,縱身一躍,輕飄飄跳到枝頭,揀一根綠葉豐繁的枝椏折下,拎回寺中。少林寺向來有條規矩,“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全寺僧侶除了耕地種田外,洗衣灑掃等活計都有分配,方天至自然也不例外,種田打穀、掃地除草、提水分飯,洗衣擦桌,除了不用做飯,各種家務活裡裡外外都乾過,真賢惠哉!
話說回來,他提那截枝葉作掃帚,將僧衣除下裹在包袱裡放好,打著赤膊先往正殿裡去,將佛像和梁柱上的積灰都掃落下來。殿中蛛網頗多,他擔心將蜘蛛打死,便先將它們驚開,再拂去蛛網。隨後把青磚地上的塵土都掃將出門,又往院中拔草,將散落的泥碎和瓦礫都聚成一堆,捧出寺外頭去。
做完這些,方天至已經灰頭土臉,又踏出寺去找水。村中有溪,是以山上必有源頭,他耳力驚人,尋著水聲而走,不多時遠遠瞧見矮崖斷石之上,掛垂著一道清澗,飛珠濺玉,泄落而下,於下方積了小小一方清潭,潭周花草清幽,水往低流,又彙做一條白溪潺潺而去。
方天至長相貌似很精貴的樣子,實際全被少林寺糙裡糙氣養大的,褲子一脫,直接跳進潭水,準備遊到潭心的小瀑布去衝衝灰,奈何剛遊了一下,就撲騰了起來。
矮油我去?!
方教主頓時驚了!老子會遊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