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熙胤沒想到張梟一個外人對九江本地水利設施的情況如此清楚,之所以提這樁事,想來是想誇一誇宋人的功績,便奉承道:“此圍築成後,西樵潮田無惡歲,廣州亦成中國最大之米市,有大批餘糧支援閩、浙,號稱廣米。實為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舉。”
張梟對黃熙胤拍的馬屁並不覺得尷尬,桑園圍確實是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護衛著南海、順德十四堡,良田千頃,人口眾多,是廣州府轄內最重要的堤圍之一和重要的賦稅來源。
張梟繼續道:“桑園圍有一段圍堤,雖然隻有幾百米,但對桑園圍卻是至關重要。”
“首長,不知是哪一段?”張家玉被勾起了興趣,問道。
“吉讚村的橫基,應當是元代所建。”張梟道:“此基位於西樵山腳下,大路峽基決則江水從此處衝入山背平原。吉讚橫基建成後,桑園圍內就可以用水車抽乾沼澤地的積水開發耕地和居住地,村落從山麓台地遷向低地平原,堤圍設置閘竇便能控製潮水進出,一造水稻變可變為雙季稻。不過到了明代,倒流港出水口外河床高積,每遇洪水暴漲時,不僅圍內積水無法排出,且西江洪水反會倒流逆灌而入,淹沒房屋稻田,受害日漸加重。明洪武二十九年,九江陳博文與關、岑等大姓將倒流港築塞,以船載石沉江截流,堵住了倒流港這個水口。除此處外,南海、新會、三水、順德四縣轄區數十裡圍堤聯圍,擋住了潮水的倒灌。”
之前在大發艇上東張西望的趙和寧也被張梟等人的討論吸引了過來,問:“首長,既然桑園圍作用如此巨大,擋住了潮水,為什麼我看這裡到處都是水塘卻沒什麼稻田呢?”
張梟笑著說道:“小丫頭,事物都是對立統一的。凡有一利則必有一弊,無非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桑園圍合圍之後,雖然擋住了潮水倒灌,卻又使桑園圍內麵臨防澇的局麵。為了防澇,九江、龍山、龍江等地鄉民將地勢較低容易被淹的田挖成塘,塘兼有蓄水和養魚的功能。挖深塘蓄水,挖出的泥土往池塘四周堆積,塘邊的田地稱為基,也是堤圍的‘基’的變稱。”
趙和寧用一種崇敬的眼神看著張梟,道:“沒想到‘基塘’竟是這樣來的。”
“是呀,基塘首先從地勢最低的九江、龍江、龍山等地發展起來,這是明朝初年桑園圍農作製度的一大變化。”
李幺兒見了沿途的景象,也覺得果然做什麼事都要講個“天時地利人和”,這裡天然就有數萬畝的魚塘,為啥之前非要去香山重新開挖呢?怪就怪之前鄉下土匪猖獗,一直沒找到機會四下考察,直接去了香山有紡織手工業的地方。
張梟一行人沿途所見,仍有不少稻田分布於地勢較高的區域,但桑園圍內出產的糧食早在萬曆年間就已經不能自給自足了。越是靠近九江兩龍的地勢低窪區域,像棋盤一樣分布著成片的基塘越多。塘基上種植著像灌木一樣的植物,被人從根部齊刷刷地割斷,剛剛發出新的枝條和嫩芽,也有相當多的塘基上種植著龍眼、荔枝、柑橘等果樹。
“首長,都說九江是桑基魚塘的發源地,怎麼不見桑樹?”趙和寧出生在江浙,所見的桑樹主要是荊桑和魯桑,沿著九江湧這一路駛來卻從未見到她熟悉的桑樹,忍不住問李幺兒。荊桑、魯桑都是一類桑樹的總稱,屬於落葉喬木,荊桑葚多、葉小而邊有鋸齒,魯桑葚少、枝條粗壯、葉片大而厚。
李幺兒也不奇怪,趙和寧從杭州回臨高之後就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跟著初號班上學接觸的農業知識是比農委會培養的孩子少了點,便指著塘基上那些新發的枝條,說道:“那不就是嗎?這裡的桑樹品種和北方的差異很大,稱為廣東桑,是一種灌木植物。”
“哦,原來是這樣。”趙和寧有些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精致的臉蛋上飄過一抹紅暈。
張梟不禁笑起來,“喲,和寧怎麼也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了?”
“張老師,你也笑話我!養蠶我可比你在行!哼!”趙和寧假裝生氣地說,雙手插在一起抱在胸前。
張家玉跟著張梟有段時間了,他接觸了不少“首長”,發現澳洲人對下人似乎確實沒有那麼嚴格的等級觀念,但他對趙和寧的舉止仍然感到驚訝。趙和寧說是趙首長的“義女”,以明朝人的眼光來看,所謂義男義女,不過是規避朝廷禁止普通人家蓄養奴仆的一種手段,趙和寧卻活脫脫一個刁蠻公主,哪有半點奴仆的自覺。張家玉一邊想著,竟不自覺地一直盯著她看。
趙和寧自然不知,隻覺得身後有一雙眼睛像是在盯著看她的笑話,扭頭正要教訓一番,卻與張家玉四目相對。被這麼個俊俏小哥瞄上,趙和寧忽然就心跳加速,臉蛋變得通紅。為了掩飾自己的窘態,隻得嬌嗔道:“哼,你們都欺負我!不理你們了!”說完就跑到船尾看螺旋槳打起的水花去了。
在這對視的一瞬間,張家玉被那一汪清澈的眼神激得心潮蕩漾,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失態,想跟上去道歉,又覺得男女授受不親,兩條腿像大樹生了根似的挪不動半步,楞在原地進退兩難,心中直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視,張家玉你真禽獸也!”
張梟和李幺兒相視一笑,搖頭的搖頭,聳肩的聳肩。
“那是什麼地方?”張梟突然指著遠處似乎種植著大片著廣東桑的土地的方向問黃熙胤。
“回首長,那邊是大同,附近有一處墟市叫大同墟,已是九江堡境內。”黃熙胤答道。
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船隊緩緩靠近九江大墟,一路上倒是沒遇到哪個不開眼的敢打這兩艘冒著黑煙的蒸汽船的主意,船上的國民軍拔刀隊的刺刀提醒著往來的客商船戶來得是一夥澳洲人。
“這裡好不熱鬨!”張梟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繁華的鄉間景象。比之D日之初的臨高,這農村的景象不啻於雲泥之彆。
據史料記載,從明代萬曆年間至清乾隆時期,桑園圍地區有兩市十五墟,幾乎每個堡都有一個墟市,呈扁平化分布。墟市交易商品豐富,以稻作農產品為主,九江鄉得益於魚花的壟斷貿易以及絲織業的發達,形成了不同於其他區域高密度的墟市分布。
由於農業生產的需要,圍內幾個中間市場大多選址在水網交彙點,成為整個桑園圍與外界交流的中轉站,不過中間市場之間沒有太強的互補性,各自相對獨立,主要覆蓋其周邊基層市場,隻需滿足一個較大區域的市場需求。
嘉靖之前,民間百姓禁立家廟祭祖,隻有官宦人家才能禦賜立家廟供奉祖先。嘉靖之後,皇帝準許百姓立祠拜祖,此後珠三角地區家廟祠堂林立,俗語道:“順德祠堂南海廟(家廟)。”而墟市的建設以宗族為主導,因此形成以祠、廟為中心,鋪戶圍繞祠堂排布的特點。明末桑園圍內的墟市邊界封閉,在出入口處設門崗,多處出入口通鄰近各村或是通河湧。
明正德元年,九江鄉人利用水運優勢,沿著石馬湧、裡海(九江湧)先後興建天妃廟前墟、開邊墟。明末清初,形成裡海、良村、嶽灣三墟鼎立,共興建用於商業活動的墟亭百餘間,太常寺少卿黃重、禦史陳萬言、知府黃應秀、朱讓、關季益等曆代鄉紳都參與了墟市的建設,到了清代中葉,三墟統稱為九江大墟。民國時曾與佛山、江門等八個地區單獨設市,有“小廣州”之名,可見其繁華。
九江大墟的發展與佛山比較類似,都是由於當地手工業的發展而逐漸興盛起來的,並非由官府建立的城鎮。九江大墟直街沿九江湧兩岸建設,湧兩側均建臨水店鋪,直街兩旁店鋪成“合掌戶”,其餘街巷沿著河湧呈“非”字形分布,米鋪錢莊、綢緞布匹應有儘有,由於街道狹窄,隻有兩米多寬,每逢三、六、九墟日,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墟日從早到晚,人頭攢動,一派熱鬨景象。
張梟就任後研究過明朝和元老院對鄉村貿易的政策,自古皇權不下鄉,明朝朝廷對這類鄉村墟市基本上是放養狀態,既不鼓勵貿易,也不乾涉其中,假如貿易的規模不大,基本不會設官收稅,這些小型鄉村貿易不會受到朝廷的商稅政策直接影響。不過縣以下卻不是完全不管,自元代起縣級衙門之下還設有巡檢司。凡鎮市、關隘要害處俱設巡檢司,歸縣令管轄,巡檢一般為正九品,巡檢司並非單純的文職,雖然從設置的目的來說主要是為了治安,偏重於軍事功能,但是時間久了之後,便逐漸有了文武巡檢之分,有縣派出機構的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