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3章 最大的經濟增長引擎(第二更,求訂閱)
「我們在這裡建設了一個奇跡!」
置身於大明宮的花園之中,俯視著長安的燈海,李毅安的語氣中略帶著一絲驕傲。
「嗯。」
李奕軒點了點頭,說道:
「在曆史書上,有很多長安的老照片,讓人很難相信,那就是十幾年的長安,那時候,這裡就是一個港口小鎮。」
南洋的曆史書說起來更像是世界史,大約有35%的內容是華夏曆史,30%的內容歐美曆史,5%的東南亞以及印度等地曆史,剩下的25%則是是南洋曆史,而南洋曆史,除了描述這片土地與唐人的曆史淵源之外,更多的內容是關於南洋的建設。
而南洋的建設總會激發起學生們的自豪感,因為他們是第一代南洋人——他們的父輩來到南洋,在熱帶雨林中劈荊斬棘,親手締造了南洋的奇跡,他們又怎麽可能不為之自豪呢?
「在寫曆史作業時,大家總能寫到許多開拓時期事情,大都是他們的父親經曆過的。」
「是啊。」
點了下頭,李毅安看了一眼身邊的兒子,說道:
「很多人都說南洋就是一個奇跡,長安就是一座奇跡之城。這個奇跡是幾千萬南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我們從來都不會僅僅止步於此。」
抽了口雪茄,李毅安用夾著雪茄的手指,指向遠處的城市說道:
「這裡隻是開始,或者說,南洋隻是一所有一切的起點,隻是開始而已。」
李毅安一邊說,一邊沿著花園的步道前行,而李奕軒就跟在他的身邊,現在隻要有時間,他就會跟在父親的身邊學習。
學習什麽呢?
學習治國,學習各個方麵的知識,甚至還有科學等理論知識。其實在很多時候,李毅安是會有意無意的向他灌輸一些領先時代的知識,並不僅僅隻局限於科學,還有其它很多方麵。
「我們將會從南洋走向世界,未來……南洋的未來並不僅僅局限於南洋本地,而是要放眼世界,也就是海外,海外利益直接關係到南洋的生存。」
事關南洋的生存!
儘管兒子僅僅隻有十五歲,但是並不妨礙李毅安和他探討南洋的未來,畢竟,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李奕軒都是這一切的繼承者。
「奕軒,知道海外為什麽對我們如此重要嗎?」
想到最近在社會上引起討論的「人口危機」問題,李奕軒說道:
「是因為人口嗎?」
「對!」
李毅安點頭說道。
「人口是發展經濟不可欠缺的必備條件,也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從工業化的角度來說,1億人口是維持工業化的最低標準。
時代在進步,工業化發展迅速,擴張越來越廣,分工越來越細,新的產業不斷出現,需要的從業人員也就越來越多。
在19世紀的時候,3000萬的總人口就足以支撐起國家的工業化,其中從事工業的估計就幾百萬。
在20世紀上半段,5000萬總人口就夠了,比如二戰前英法德總人口差不多都是5000萬左右,到了戰後,隨著汽車丶飛機丶家電等行業的興起,這些人口就維持不了工業化了,沒有上億的總人口打底是不行的。」
就這樣,李毅安一邊走,一邊與兒子聊著天,聊著人口的重要性。
李奕軒想了想,說道:
「父親,這也就是報紙上說的「勞動力緊張」吧。」
「是的,」
李毅安點頭說道:
「奕軒,在南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勞動力不足,從四五年到五零年,我們從唐山引進了差不多2000萬人口。
其中90%以上,都是17-40歲的壯年勞動力,而其中成年男性勞動力是1300萬,他們的到來加快了南洋的建設,可以說沒有他們就沒有南洋的今天!
但是這些其中單身男性卻高達800萬,如果不能解決他們的配偶問題,不僅會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而且還會影響到南洋的人口發展。」
「這也就是當年大規模引進日本韓國以及西貢「研修生」的原因了,」
李奕軒舉一反三的說道:
「通過引進研修生,既增加了勞動力,同樣也解決了單位男性的配偶問題,而且又提高了南洋的生育率。這也是報紙上說的「嬰兒潮」。」
「嬰兒潮」,指的是在過去的十六年裡,有超過7000萬嬰兒在南洋出生,他們的出生,直接把南洋的人口推動到了接近一億人口的水平,
「對,就是「嬰兒潮」,南洋的嬰兒潮規模,遠遠超過於其它任何國家——因為南洋有1200萬對正值壯年的夫妻,我們的戶均子女數是5.9。而醫療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讓南洋的嬰幼兒死亡率降至世界最低水平。」
其實,南洋的醫療水平提高,是需要感謝德國和日本的,尤其是後者——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南洋從日本引進超過兩萬名醫生以及數萬名護士,他們的到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南洋的醫療水平。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是,因為醫護人士的大規模移民,導致日本的醫療水平嚴重下降,這……隻能先苦一苦日本人了。
苦一苦彆人,總好過苦一苦自己人吧!
「大量的適齡生育人口丶發達的醫療水平,再加上強烈的生育意願,當然還有就是完善的嬰幼兒托管保障體係,這一切帶來了南洋的人口大爆炸。這樣的人口大爆炸,對於南洋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
話聲稍微頓了一下,李毅安定住腳,看著兒子說道:
「這也帶來了一係列的問題——比如每年幾百萬新生兒的出生,占據了大量的醫療資源,幾千萬嬰幼兒的托管教育支出,一直都一筆不小的支出,去年政府在這方麵的支出超過100億南元,我們差不多把財政收入的12%都用在了嬰幼兒的托管和教育上……」
其實,說起來,當初之所以選擇靠近美國,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美帝真的舍得掏錢啊,無論是善後救濟署,還是美帝的援助,那些年每年都是好幾億刀,對於南洋來說,絕對是雪中送炭,甚至直到現在,南洋的兒童還喝著美國援助的奶粉。 美國人苦不苦,李毅安不知道,但是美國援助的奶粉,真的很香啊!
苦一苦美國人,幸福南洋人,這難道不是一種幸福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