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南洋的小小震撼(5000字大章,求訂閱)(1 / 1)

第1134章 南洋的小小震撼(5000字大章,求訂閱)

「我們會埋葬你!」

早在兩年前,赫魯雪夫就曾對整個西方世界發出這樣的聲音!

這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信仰,這種信仰是發自內心的,至少赫魯雪夫是發自內心的,哪怕是來到南洋之後,麵對南洋輝煌的成就,他一語道破一個事實——你們輝煌的背後,人們是什麽都沒有的。

對於此,李毅安並沒有和他就這個問題進行更多的爭執。

在有些問題上是爭執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的。

最終隻需要用事實說話就可以了。

於是他就繼續陪同赫魯雪夫參觀,當然,與蘇聯人喜歡安排訪問者去參觀工廠丶水電站等級宏大的工業設施不同,李毅安更願意向他呈現出南洋人特有的生活方式。

就像他之前說的那樣——生活是無處不在的。

當然工廠還是要參觀的。

在工廠裡參觀的時候,赫魯雪夫一行人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工具機上——在過去的幾年之中,南洋的數控工具機技術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式的發展,不少工廠都采用了數控工具機,對於這一技術,他們還是非常渴望的。

相比於對數控工具機的興趣,赫魯雪夫一行人對南陽工人的生活一點兒都沒有興趣。

問了那也是……

因為眾所周知,南洋工人每周隻需要工作5天,每天8個小時。如果加班的話肯定是要支付加班費的。

跟蘇聯差不多也是如此,蘇聯是沒有加班的,隻有義務勞動,現在比如星期六義務勞動,

至於加班費……都已經是義務勞動了,哪裡還有什麽加班費。

這是大家為國家建設做貢獻,好不好?

於是乎,他們在南洋的工廠參觀時更多的是關注南洋的先進生產設備以及那些產品。

至於什麽工人的福利,工人的食堂,工人的生活——也就是象徵性的參觀一下。

頂多也就是了解一下,找到了一些差距。然後有針對性的改進一下。比如在工人的家庭之中,發現他們的家裡差不多都有冰箱之後,赫魯雪夫就直截了當的說道:

「很快,所有蘇聯人的家裡也都會有冰箱的。」

同行的米高揚則在一旁補充道:

「我們的冰箱之所以沒還沒有進入千家萬戶,是因為俄羅斯的冬天太長了。和南洋不一樣,南洋地處熱帶更需要冰箱來保存食物。」

雖然角度很新奇,但是卻讓同行的其他人也找到了新的角度,同行的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說道:

「確實,這正是兩個國家最大的區彆,蘇聯位於北方,氣寒冷,所以我們首先普及了暖氣,所有的家庭都有了暖氣,南陽位於熱帶,所以他們的家庭之中需要使用空調製冷,但是,這裡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夠用得上空調,隻有一小部分家庭能用的上。」

葛羅米柯的話音剛落,周圍就是一陣笑聲。

看了葛羅米柯一眼,李毅安不得不承認這家夥反應可真夠快的,角度也夠刁鑽的,難怪能夠成為蘇聯時代任職時間最長的外交部長。

在未來的20多年中他都會擔任這個職務!

絕對的政壇不倒翁啊!

但是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嗯——你說的對。

有道理!

你們又贏了!

在長安參觀了一天之後,他們又乘坐南洋的子彈列車前往古晉。

對此,赫魯雪夫並不覺得有什麽新鮮的,畢竟,蘇聯也有高速鐵路,甚至蘇聯還正在修建從莫斯科到柏林的高速鐵路,甚至他們正在計劃,正高速鐵路把整個華約組織串連在一起。

當然,隻有極少數人知道,蘇聯的高鐵技術源自於南洋。而這涉及到兩國的秘密技術合作,當然,對此赫魯雪夫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坐在風馳電掣的子彈列車上,赫魯雪夫更多的是與李毅安聊著車窗外的種植園。

「你們開拓了大量的種植園,種植油棕丶咖啡和其它的熱帶作物。這一點,我們也在乾,我們也開墾了大量的土地,我們會收獲更多的糧食,養殖更多的牲畜。」

在赫魯雪夫指著車窗外的種植園,這麽說的時候,李毅安則說道。

「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發展農業,南洋是個熱帶國家,土地貧瘠且降水量大,所以並不適合發展農業,我們現在每年都需要進口大量的糧食,以滿足國內的糧食丶肉類以及牛奶等方麵的需求,從非洲進口!相比南洋,那裡更適合發展農業。」

從非洲進口!

李毅安這麽說,實際上是在提醒——你們怎麽還沒把手伸進非洲啊,隻有你們把手伸進了非洲,咱才能在未來的合適的時機,以自由世界捍衛者的身份,保衛非洲不是。

我可想死你們了。

你們怎麽能不行動呢?

「那是一種殖民掠奪,如果換成我們,我們會幫助當地人建設他們的國家,而不是掠奪他們資源!」

赫魯雪夫依然站在他的立場上,這種立場上的根本分歧,才是這個時代的必然。畢竟,冷戰本身就是這種根本立場上的分歧。

而這種立場上的分歧導致了雙方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可能尿到一個壺裡,更不可能談的攏。

隨後,赫魯雪夫則又補充道,

「就像你們和英國人弄的「印度洋銀行」以及大洋英鎊一樣,本質上就是為了掠奪非洲的資源。」

「我們是以一種公平貿易的方式,從當地購買物資,他們有了外彙,才能夠購買所需要的生活用品,但是你們經互會,卻人為的操縱價格,通過不等價交換,從東歐丶東大丶朝鮮以及蒙古等國掠奪資源。」

李毅安的回擊也是乾脆的,經互會一開始成立就是為了掠奪資源,一個最簡單的例子,蒙古的農牧產品就以極低的價格出口蘇聯,其出口的頂級純羊毛的價格,甚至不到國際市場的20%,包括而其它東歐國家出口蘇聯的商品價格,也比國際市場低10%甚至50%,而真正的受益者隻有蘇聯。

當然這也是他們建立這套模式的根本原因,隻不過他們的吃相太難看了。

「我們之所以建立印度洋銀行一個最根本的出發點是為了促進整個大英國協的經濟發展,采用共同市場的模式,推動經濟,至於你所謂的掠奪,完全是無稽之談。」

在反擊之餘,李毅安並沒有忘記利用這個時機向對方灌輸「現代金融」觀點,或者說告訴對方最好的掠奪是——要拔羊毛還不能讓綿羊叫。

其實就是把赫魯雪夫往一條路上去引——讓他看到成立這種國際銀行對蘇聯的好處。

然後呢,南洋再稍微表現出一些興趣出來。到時候受到刺激的肯定也就是美國了。

這也是為什麽邀請他來訪問南陽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當工具人。

雖然赫魯雪夫並不懂得金融,但是蘇聯對印度洋銀行早就是了如指掌,現在一聽李毅安的解釋,自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不過明白歸明白,到最後赫魯雪夫仍然固執的說道。

「經互會是我們這個大家庭之間的互相幫助,而且在很多時候,他們的商品出口價格低,無法順利出口,就是因為你們的製裁與封鎖。所以根源在你們的身上!」

好吧,一切責任都在外方。

整整一路上,雙方的辯論就像是針尖對麥芒一樣,中途下車後,一行人又乘車去了附近的一家養豬場,相比於之前爭執,在進入現代化的養豬場後,赫魯雪夫終於沉默了下來,尤其是在得知這座養豬場,每年出欄50000頭豬之後,已經是驚訝的合不攏嘴了。

「一年50000頭,這怎麽可能呢?而且你們的養殖密度這麽高,難道就不怕它們生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