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贄帶了許多家當書簡,回程的速度慢許多。朱襄也終於有機會觀察沿路情況。
上次入秦的時候他被秦國大軍保護,沒機會觀察路途的景色和人。
因為開了記憶力掛,朱襄學習語言的速度極其強大,在邯鄲的時候就學習了雅言和七國的語言。就算方言聽不懂,他也能夠通過比劃和農人聊天。
每次休息的時候,朱襄就找周圍人聊天。沒幾日,他掌握了趙國的情況。
蒙武偷偷看了一眼公子子楚和藺贄的臉色,心裡裝模作樣的歎了口氣。
他算是發現了,無論是公子子楚還是藺贄都將長平君當孩童護著,但長平君不僅不是孩童,能力還十分出眾,怎麼可能瞞得過長平君?
看吧,長平君得知真相後,讓兩人吃了整整三日乾糧。夥食水平突然下降,公子子楚和藺贄的臉都青了。
其實朱襄不是故意折騰友人,他隻是沒心情做飯,自己啃乾糧而已。
見朱襄啃乾糧,子楚和藺贄不知道為何也不敢生火做飯,跟著一同啃乾糧,看上去就像是被朱襄懲罰了似的。
“傻叉趙王。”朱襄一邊啃乾糧,一邊罵人。
子楚和藺贄艱難地咀嚼著乾糧,點頭附和。
這幾日,他們認識到了朱襄語言的豐富性。兩位貴族子弟從未知道,原來罵人還有這麼多花樣。
今天朱襄罵累了,用一句“傻叉”做了總結。
“廉公出兵燕國,恐怕要搶燕國的糧食,將趙國的饑荒轉移到燕國。”朱襄終於從憤怒中清醒,思考其他的事,“如果是藺公和我在趙國,不出兵也能緩解這次饑荒,唉。”
子楚好奇:“趙國今年上半年的田地都絕收,第一批糧食至少要到深秋初冬才能收獲。按照庶民家的糧食儲存,他們至少要斷糧三個月。這樣你也能解決?”
藺贄打趣道:“沒想堂堂秦國公子還會了解這些,夏同,恭喜你,出師了,我這個師伯很欣慰。”
子楚給了藺贄一個白眼,不理睬藺贄。藺贄這人,越理睬越瘋。
他以前的確不關注。但無論是誰和朱襄成為友人後,視線都會不自覺地投向原本不關注的田地和庶民,腦海中被朱襄習慣性的帶著計算糧食產出和消耗。
“有我在,荒廢的田地可以儘早補種,縮短收獲時間,減少斷糧的時間。”朱襄道,“有藺公在,他能想辦法說服貴族出糧救濟災民,也能去他國成功接到糧食。其實趙國的災荒從整個國家層麵來說並不嚴重,絕收的田地不到全國的五成。”
子楚和藺贄異口同聲道:“你如何算出的?”
朱襄無語:“喂喂,你們倆怎麼會問出這樣的話?你們也應該立刻知道啊。”
子楚有點羞愧,但藺贄毫不羞愧道:“我現在才準備當一個賢才,之前沒有思考過。”
子楚:“……”他看著藺贄的臉皮,受教良多。是自己輸了!
朱襄也看著藺贄的臉皮,再次刷新了對藺贄的認知。
“土豆這類新奇的食物,趙王會令庶民種,但絕對不會令貴族種。”朱襄道,“換做你們,你們有其他吃慣了的糧食可吃,會貿然換成沒吃過的東西嗎?”
子楚和藺贄略微沉思一會兒,眼睛略略睜大,恍然大悟。
藺贄譏笑:“趙王從長平得知了土豆的產量,妄想迅速充盈糧倉,所以命庶民改種土豆。但他無權要求貴族的土地改種土豆,貴族也不會將自己的田地改種土豆!”
子楚揉著腦袋道:“我怎麼會沒想到這件事?秦國大部分地方都已經改成了郡縣,所有地方都聽從秦王的命令。但趙國不一樣,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貴族手中。”
此刻華夏類似於西歐中世紀,在貴族的封地中,國君實行的是包稅製。即國君向貴族要求稅額,貴族隻要能上繳足夠的錢糧,領地內的事就由貴族自己說了算。
如果貴族比較善良,就可能自掏腰包繳稅,給領地的庶民減免稅收;貴族想要窮奢極欲,就多征稅,繳完稅後多餘的都落入自己手中。
征兵也一樣,庶民領主的國君並非庶民的主人,國君要出兵,還得向貴族請求出兵出人。
看西周時周朝幾次打仗就能證明這一點,周天子發布詔令,各諸侯國帶著人馬去打仗。
為避免受製於人,其實除了秦國之外,其他地方也在推行郡縣製,擴大國君的影響力。但行政和軍事的權力雖然基本上都歸入國君手中,經濟卻不會。
除了封君能對自己地盤上田地做主之外,貴族的私田莊園想種什麼就種什麼,不會理睬國君的命令。
所以趙國這場饑荒就隻是庶民的災難,貴族們高枕無憂,甚至會非常開心。因為庶民陷入饑荒之後就隻能向他們借糧,他們就能低價甚至無代價地得到更多的土地。
因為長平之戰和朱襄出走,平原君和平陽君也被趙王疏遠。否則藺公、平原君、平陽君三人聯手,再有廉頗等老將施壓,就能夠壓製趙國自私的貴族,讓他們為趙國讓出自己的利益。
可惜平原君和平陽君為避免趙國內亂,主動承擔了趙王的過錯,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不能再過問趙國的政事。現在在趙國朝堂參政的趙國宗室和高官,顯然更願意借由趙王之手為自己斂財。
“我給的土豆種植心得上寫得很明白。就算沒寫,稍稍有點常識的人也知道,從未有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