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更多章節,儘在:(你我共同點擊,作者動力源泉!)經濟實力不行的可以去投一個小小的推薦票——那個是不要錢的,隻要一個帳號就行了。本文字僅由友情提供,內容不代表本人任何觀點,本人發的文字可確保與原文無任何錯誤!!!QQ群:184813133╰-—————————————————————╯章節總京城。兵部是最先發覺異常的,原本按照規矩,軍馬的移防調動,必須經過內閣、兵部的批文,不容有絲毫的差池,以防止有人居心不軌,滋生事端。當然,也不是沒有特殊的情況,比如說宮中傳出旨意,而現在,山東、直隸那邊,倒還真出現了一份旨意,不過是密旨,卻是將就近的千戶所軍馬全部調走了,拿著密旨的是柳乘風,這家夥,居然調動了十三個千戶所,還勒令各知府、知縣衙門籌措糧秣,這麼大的舉動,早有人飛報入京,隨即,引起整個兵部的震蕩,本文字僅由友情提供。聖旨?沒有聽說過呀,這聖旨是從哪裡冒出來的?若說是中旨,多少都會有點兒風聲,要是內閣擬定的旨意,也早就交代了下來,密旨是什麼東西,這東西是真是假都是兩說。那柳乘風就這麼大膽,居然直接就敢調動京師附近的軍馬了。這絕對是很嚴重的問題,京畿是什麼地方?這兒可是天子腳下,是至關緊要的津要,若是有人圖謀不軌,這還了得,是要顛覆社稷的。最後兵部這邊緊急磋商了一下,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柳乘風的膽子太大,簡直是豈有此理。且不論密旨的真假,隨意調動軍馬,節製直隸、山東的州縣,這就是膽大妄為,若是不好好的申飭甚至是治罪,豈不是要壞了祖宗的製度?兵部尚書劉大夏也是覺得有點兒不太尋常,劉大夏是個精明的人,覺得這一次調兵的背後,一定會有什麼舉動,雖然柳乘風調兵時語焉不詳,隻是說去平叛,問題的焦點就是這平叛上,平的到底是哪兒的叛,是北通州?北通州那邊確實有亂黨,可是至少朝廷看來,這叛黨的問題應當不會嚴重的大肆調兵的地步,有通州幾個千戶所,更有兵備道配合,足夠應付,更不必說,還有漕司下頭的兩衛軍馬。這就讓人覺得可疑了,既然是如此,這柳乘風為何舍近求遠,不找通州的軍馬,拿出密旨,卻是去山東,去天津衛。劉大夏想了想,想不通,自然而然的去內閣那邊,向內閣的幾個閣老通氣。這事兒,從兵部傳出,立即傳的沸沸揚揚,內閣這裡,也是一團糟,突然來了這麼一下子,調動了這麼多軍馬,居然內閣和兵部都不知情,而且還冒出了一個密旨,這問題還真令人頭痛。劉大夏到的時候,劉健正準備進宮覲見,無論如何,也得先確定密旨的真實性,見劉大夏來,隻好先緩一緩,讓劉大夏坐下,慢吞吞的道:“總共調了多少軍馬?”劉大夏回答道:“總共是天津衛和登州等地十三個衛所,人數在萬人上下,還有大批的糧秣輜重。”劉健的眉頭皺的緊緊的,一時間,真不知該哭還是該笑了,出了這種事,實在出人意表,若是現在這柳乘風居心叵測,豈不是整個京師都要陷入動蕩?…,撫著案牘,良久之後劉健才道:“兵部那邊還有消息嗎?有沒有派人快馬加急去北通州問,這事兒非同小可,且不論柳乘風調兵的動機,此例一開,勢必會鬨出亂子,唐人的前車之鑒相去不遠,不得不慎哪。”劉大夏也是點頭,這事兒畢竟涉及到了兵部,所以他心裡也很是焦急,沉吟了片刻,道:“劉公,下官已經一邊去北通州探聽消息,一邊命京師五大營隨時警戒,驍騎營、神機營也都已經隨時做好準備,若是有人居心不軌,可是隨時彈壓。不過這事兒,下官總是覺得透著古怪,具體如何,下官也說不上來。”劉健頜首點頭,現在倒不是相信不相信柳乘風忠誠的時候,不管這柳乘風到底出於什麼目的,京師這邊做好提防是肯定的,劉大夏這麼做,倒是可以安定人心。他想了想:“老夫正準備入京,向陛下垂詢此事,劉大人何不同去?”劉大夏點頭,道:“好。”二人正要準備動身,通政司那邊,卻是遞來了一本奏書。一個書吏快步進來,道:“大捷……閣老、劉大人,通州大捷!”劉健和劉大夏聽的一頭霧水,連一邊兒處置其他公務的李東陽和謝遷二人此時也不禁驚愕抬頭。大捷……大個哪門子捷,所謂的捷,指的是大軍擊潰了敵人傳遞來的勝利消息,可是敵人在哪裡?難道是北通州那麼點兒的亂黨?這似乎和捷報也沒有什麼相乾。劉健倒是痛快,直截了當的叫那書吏將所謂的捷報遞上來,展開了一看,頓時呆住了。明教餘孽起事,兵備道按察使私通亂黨,拉攏駐地衛所,假傳軍令試圖焚毀漕糧……這些消息,讓劉健的眼中不由掠過一絲異色。堂堂兵備道按察使,居然是亂黨。亂黨的手裡,居然有五六千人,這樣的消息,著實駭人一跳。而且亂黨的目標,居然是漕糧,這漕糧是什麼?這是朝廷的命根子,沒了它,是要出大喵事的。而柳乘風在捷報中寫著,自己拿著密旨,四處調動軍馬,趁著這些亂黨起事,一舉破城,殺敵兩千餘人,斬殺賊首黃震人等。這些消息,實在讓人覺得難以接受,劉健隻是粗略的看了幾眼,連忙將奏書合上,正色的對劉大夏問:“黃震這個人如何?”黃震這個北通州兵備道按察使算是兵部的直轄官員,經常是要出入京師與兵部打交道的,所以劉大夏倒是對黃震有些印象,他沉吟良久,道:“此人為人還算穩重,兵部上下皆以為能。”這個評價算是很高的了,這也難怪,北通州一直沒有出什麼亂子,黃震在北通州的兵備道任上,一直中規中矩,從來沒有過什麼過份的事,莫說是兵部,連京察時都沒人挑出他的毛病。劉健臉色陰沉的點了點頭,卻是沒有說話。劉大夏見他這個樣子,不由道:“怎麼,劉公為何問起此人?”劉健淡淡道:“黃震造反了。”“啊……”不隻是劉健,劉大夏此時也是嚇了一大跳,造反……兵備道按察使,這可是三品大員,而且這黃震年紀並不大,前程似錦,至少也能做個侍郎的,就這麼一個人,居然會造反,劉健不說,劉大夏隻怕連想都不敢想,現在就算劉健說出來,劉大夏也有點兒半信半疑。…,劉大夏見過黃震幾次,對黃震的印象一直不錯,無論如何也不能將黃震與亂黨勾連起來。劉健道:“這事兒,倒也未必確有其事,可是柳乘風卻是明白無誤的說這黃震與亂黨有關係,現在且不論這個,你我立即入宮,先見了陛下再說。”………………………………………………………………………………………………………………這幾日京師的天氣總是陰沉沉的,再加上前日下了一場雨,讓這紫禁城變得濕漉漉的,偶爾有幾處地方,居然還積了水,不過弘治朝就是這樣,皇上節儉,不肯花錢修葺一下,下頭的人也不敢去提,因此一場雨之後,這巍峨的紫禁城,就顯得有點兒黯然無光了。朱佑樘的心情和這陰鬱的天氣一樣,變化無常,這一場春雨,下的倒是及時,朱佑樘趁機下了勸農令,接著又去地壇告了天地,隨即又開始忙碌起來,他繼位以來,就定下了一個不成文的規矩,但凡到了農桑時節,給得的父母官都要按時將勸農桑的一些消息報上來,下麵的官員自然投其所好,推陳出新,弄出了不少勸農的辦法,對這些奏書,朱佑樘看的很是認真,在他看來,朝廷能不能穩定,府庫能不能豐盈,最緊要的一點就是農桑,這事兒得抓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差錯,一年之計在於春,若是這個時候有什麼疏忽,今年就彆想過好年了。偶爾的時候,北通州的消息他也會過問一下,不過漸漸的,那兒的事還是淡出了他的視野,畢竟他雖然擔心,可是眼下還有許多重要的事要做,此時忙昏了頭,居然忘了北通州那邊還有個不安的因素。清早的時候,他已經和三個閣老通過氣,正準備讓戶部派出一些官員,前往各地巡檢一下,了解一些農事,可是過了片刻,外頭有人來報,說是劉健又來了,而且這一次同來的還有兵部尚書,本文字僅由友情提供。朱佑樘不禁有點兒不解,按理說,該交代的事他已經向劉健交代了,這時候再來,莫非是為了農事?可要是為了農事,那劉大夏來湊什麼熱鬨,不禁劉大夏是兵部尚書,跟農事一點兒也不沾邊,總不能要和自家討論各地衛所農耕事宜吧。衛所雖然也有土地,不過朝廷並不向他們征收稅賦,所以衛所的農田朝廷一向不太關注的,朱佑樘便認為,肯定是出事了。想到這裡,一個念頭在朱佑樘的腦海中劃過——北通州,莫非是北通州出事了。朱佑樘的臉色,霎時變得有點兒不太自然。(。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