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降臨,皇帝麾下的精銳禁衛近出動,瞬間就橫掃夾在昆侖山、蔥嶺、大雪山(喜馬拉雅)之間,信度河上遊流域的這個山地之國。那些土著叛軍是勃律國中反對勃律國王臣服內附大秦的貴族們,但在絕對的實力麵前,這些人就如擋車的螳螂一樣,被橫掃一空。就算是扼守再堅險的山城,可在神機大炮麵前也不堪一擊。原本勃律國中秦軍分駐了一個團兩千兵力,還無法對付這些叛軍,但當皇帝親率的出巡大軍出動,他們就是土雞瓦狗。大秦攻破十餘城,其餘勃律諸城儘降。在殺了上千反叛的貴族以及軍官們後,皇帝將三萬多勃律人全都貶為奴隸,然後下旨,正式將勃律國改置為大秦正郡,設為勃律郡,隸屬於朝廷的安西道。在勃律國過了一個年後,皇帝率軍越過昆侖山,前往高原象雄。象雄王李迷夏為皇帝滅勃律而震懾,率象雄國貴族官員迎接,原本象雄對於朝廷經過的絲路的一些小動作,也全都收斂,主動幫助朝廷絲路增建烽墩、驛站、軍堡、屯莊。象雄侵占吐蕃的地盤,也全都如數吐出,兵馬撤回。皇帝車駕繼續東行,進入吐蕃。吐蕃內亂依然還在繼續。皇帝到來後,吐蕃兩大勢力一起休兵罷戰,共同迎接皇帝。兩邊都想得到皇帝的支持。羅成兵入邏些。吐蕃各大勢力一起前來朝見天子,在經過一個多月的爭論訴告後,由皇帝拿出了一個調解兩方的方案。吐蕃原有五如,吞並蘇毗後設立的孫波如現在已經重歸獨立,是大秦藩國諸侯,故此,孫波如繼續為秦國諸侯,不再與吐蕃有關係。而剩下的四如,分屬衛藏,即前藏和後藏地區,邏些周邊有伍茹和約茹,為衛地。藏地則有葉茹和茹拉兩如。現在以皇帝小舅子器宗弄讚普為首的吐蕃王室勢力,便是占據著衛地,而以反叛貴族為首的勢力,則占據著藏地。相對來說,衛地反叛貴族們實力更強些,占據了讚普藏地不少地盤。現在羅成拿出解決方案,衛藏分治。器宗弄繼續當他的讚普,但其地盤為衛地二茹,藏地貴族們占據的衛地地盤,要交還給器宗弄。而相應的,器宗弄要同意藏地貴族們脫離吐蕃,建立一個國家。衛地不再稱吐蕃國,而改稱為烏思國,烏思本也是衛地之意。而藏地貴族們新建一國,皇帝賜名後藏。烏思與後藏皆為大秦藩屬諸侯,皇帝賜烏思與後藏兩國君主為侯爵。對皇帝的這個方案,器宗弄這邊很不滿,尤其是器宗弄的叔父和舅父,器宗弄還年幼,吐蕃事務由這二人主持,他們不肯接受皇帝的提議。結果沒兩天,這兩位吐蕃重要大臣,先後被殺,或是被自己的奴仆刺殺,或是在苯寺拜佛時被殺。他們一死,吐蕃朝廷頓時惶恐不安,年幼的器宗弄雖說表現的很成熟,但失去了兩位得力的大臣協助,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應對。最終結果,吐蕃朝廷多數貴族大臣們主張接受皇帝的提議。畢竟稍聰明點的人,都能明白這兩位大臣的死,明顯就是秦天子派人所為,而皇帝現在身邊還帶著數萬大軍。再不答應,說不定器宗弄都會不明不白的死了。不過這個時候,皇帝已經不再是如之前那般好說話了。皇帝稍更改了下提議。衛地的兩如二十岱,其中的邏些,將設為朝廷直轄的正郡,為邏些郡,由朝廷派官管理,駐軍屯兵,移民屯田。理由是,為了幫助烏思穩定局勢,同時隔離衛藏兩地,避免兩地今後再交兵。另外,對於衛地東麵的墨脫、波密等地,也將劃給朝廷管轄。而原來依附吐蕃的北部諸羌,將全都不再歸烏思管,皆為大秦藩屬。如此一來,吐蕃是元氣大傷,不僅死了兩個支柱大臣,而且核心的邏些河穀,以及東麵許多地方也被奪走。對此後藏貴族們保持了沉默。因為皇帝允許他們脫離吐蕃,自己建國,還幫他們從象雄手裡拿回了被侵占的地盤。最終,器宗弄與後藏貴族們在皇帝的主持下,達成了分家的盟約。皇帝欽選了後藏貴族瓊波邦色為後藏侯,兼任後藏道軍度使、後藏左都督指揮使、葉茹郡太守。器宗弄詔授為烏思侯,兼任烏思道節度使、烏思左都督指揮使、約茹郡太守。朝廷在兩藩之間,占據拉薩河穀,設立邏些郡,駐軍屯兵。又將約茹東麵的墨脫等地新設一郡為林芝郡,林芝郡與邏些郡皆為朝廷直轄的正郡。高原上本強勢崛起的吐蕃國,就此被分割,扼殺於搖籃之中。南麵雪山之南的泥婆羅國王聞訊,都趕緊親至邏些朝拜天子。主動請求內附為大秦藩屬。於是朝廷授封泥婆羅國王為泥婆羅道節度使、左都督指揮使、泥婆郡太守。在處置完衛藏分家後,皇帝的車駕終於再次東行,往東進入了道路難行的西山郡,在召見了被蘇定方打服的西山諸羌後,皇帝冊封了一百多位西山羌首侯伯子男爵位,然後往東進入了劍南道。皇帝車駕巡劍南,又入雲南,再巡黔中,然後東至湖南道,再越五嶺,經靈渠入嶺南廣西,再沿江直下廣東南海郡,在南海皇帝與李靖一起接受嶺南俚僚們的朝拜,巡視了南海商港的繁榮,見到了港口的眾多胡商。然後皇帝又折返北上,經梅嶺進入江西,再沿贛江而下,直抵長江。順長江而下,至廣陵郡,入南北大運河,從運河北上中原,最終回到了洛陽城。五年時間,皇帝用腳步在自己的江山上劃了一個巨大的圈,行程數萬裡之遙,走過遙遠的道路,經曆各種冰雪風霜,皇帝沒有享受半點奢侈排場,就如一位巡邊的將軍一樣,騎著馬走完這幾萬裡路,做到了古往今來所有皇帝都不曾做到的。當他再回到中原,再次騎馬步入洛陽城的時候,這位三十多歲的皇帝滿臉滄桑,也更加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