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1章 來自銀河的你(1 / 1)

隋唐大猛士 木子藍色 1618 字 1個月前

“果然是金子總會發光!”羅成看過馬周的試卷後,也是稱讚不已。不論是貼經墨義部分對經書的掌握理解,還是對諸史的通熟掌握,又或是時務策論,還是判案,都非常合格。就連他的字,也非常出色,看的出,比先前代何進寫奏章時還有不小的進步。“父皇,馬周這麼厲害嗎?”“是個人才。”“那父皇能把馬周安排到東宮嗎?”太子問。“哈哈哈,你倒是鬼聰明,不過估計馬周未必願意到東宮。”“為何?”羅成笑著給太子檢查著他的作業,一邊道,“馬周這樣的年輕人啊,有才,又年輕,故此是恃才又傲物的,尤其是有著迫切想乾大事的熱情,而你的東宮,現在又並不真正管什麼事情,因此在他們這樣人的眼裡,隻能算是個清閒衙門,做不了什麼事,陪太子讀書,無疑不是他想要的。”“可我是儲君,將來的天子,早晚要管事的。”太子有些不太服氣的道。“嗯,早晚要管事,可畢竟不是現在。不過朕也正是欣賞馬周的這種衝勁,若是一般士子,你若相邀,他肯定會很高興到東宮,在東宮呆個一二十年,將來就能一飛衝天了。可馬周不,他不想等那麼久,他就想現在就乾點實事。朕希望朝廷科舉錄取的,都是這種年輕而又有激情的士子。”羅成繼續翻看著太子的作業,看著不由的皺眉。“太子啊,你這書讀的不怎麼用心啊。”太子馬上老實了。“父皇,兒臣很用心讀書了。”“讀書,得用心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朕就跟你提個簡單點的問題吧,你說為何我們叫做漢人?”“父皇,漢人是因為漢朝。”“那你說,兩漢早就亡了數百年,之後出現有魏、晉等諸國,可周邊胡人卻更多稱我們為漢人,而不是其它呢?”這下太子答不出來了。“在劉邦建立漢朝以前,周王朝統治天下八百餘年,周王為天下共主,不過春秋開始,諸侯們開始互相征戰,周王這個共主實際上已經無力約束管轄諸侯。因此那個時候,其實當時的天下人,已經開始稱為楚人、秦人、晉人、宋人、齊人等等,都是以諸侯國為稱。直到秦並六國統一天下,於是天下人都稱為秦人了。可惜秦二世而亡,後來漢代之,前後漢共數百年天下,漢人的稱呼深入人心,此後漢雖亡,可漢族卻依然沿續,漢成了為我們華夏人的另一個代稱,甚至比華夏更成為普遍的主流稱呼。”“故此,雖然父皇我建立了大秦帝國,可我們既是秦人,卻也是漢人。”“哦,原來這樣啊。”“那父皇再問你,你知道劉邦建立的朝代為何稱為漢嗎?”。“這個我知道,因為劉邦與項羽他們滅秦之後,被楚霸王項羽分封為漢王。”“那你說為何封為漢王呢?”“因為他的封地在漢中。”“漢中又因何而名?”“那裡有漢水。”羅成嗬嗬一笑,“看來你地理學的還不錯,那朕又問你,這漢水之名又來自哪裡呢?”這下太子便答不出來了。“朕告訴你,漢水的漢,本意為星漢之漢,星漢便是指天上的銀河。而古人把發源於漢中一帶,流經襄陽,最後彙入長江的這條大河稱為漢水,是因為古人認為這條河跟天上的銀河很像,所以以銀河的名字為這條河命名。”“當然,也還有另外一個遙遠的傳說,據說啊,古漢水一代生活的人們,其實他們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從天上的銀河降臨的,從此世代生活在這裡,為了不讓後世子孫忘記出身祖地故鄉,於是把這條新家鄉的河命名為漢水。”“父皇,他們是神仙嗎?從天上銀河來?”羅成嗬嗬一笑,“也許吧,你讀過山海經沒?”“讀過一點,可老師說山海經隻是一本荒誕的誌怪之書。”“錯,山海經不是一本誌怪之書,這是一本曆史書,一本地理書,這上麵的許多記載,隻是帶有密碼,需要解讀。裡麵記載著我們遠古時代的曆史,我們從哪來,經曆了什麼,走過了哪些地方,上麵都有記載。”“父皇,山海經不是神話故事嗎?”“太子,你要記住,神話,其實就是我們過去的曆史,山海經裡記載的許多地方都是存在的,許多神奇的怪獸,其實隻是一些中原之外的禽獸而已,事實上,世界很大,無奇不有。”收起太子的作業,羅成還給太子。“你看,讀書就得如這樣,要發散思維,學習舉一反三,不能隻是死記硬背。有疑惑,不管對錯,都要主動的提出來,甚至,儘信書不如無書。”“父皇最近有意要在洛陽城建立一個很大的動物園和一個植物園,要把天下各地的各種禽獸、植物,都弄一些來。然後,定期開放給整個洛陽的百姓們觀看,讓他們了解下這世界之大,世界之奇。”“比如說蜀地的貔貅、條支的駝鳥、北極的白熊、交州的巨蟒、雲南的大象等等。”太子聽的充滿向往。殿試很快舉行。皇帝在宣政殿親自麵試貢士們,殿試沒有貼經墨義這些,也不再有曆史地理算術這些,隻有時務策問一道,以及判疑案一件,考試時間一天。由皇帝點選九名閱卷官協助閱卷,輪流傳閱,閱完後在卷後加上圈叉等五等符號,最後卷子按得圈的數量排名。最終選得圈最多的十份卷子交給皇帝,由皇帝欽選前三名,點狀元郎、榜眼、探花。殿試隻定排名,不淘汰貢士,殿試後所有貢士皆為進士。所有進士分為三等,一甲隻選三名,為進士及第,二甲三十人,為進士出身,三甲一百九十七人,為同進士出身。馬周一襲儒袍,奮筆疾飛。時務策的題目隻有二百來字,要他們作出三千字的策論來,題目問的不是時下的滅蝗防災之事,而是關於稅賦和邊疆。要把朝廷的稅賦製度,和邊疆聯係到一起,還得言之有物,三千字左右,這並不容易。可馬周卻是幾乎不加思索的就開始答題策論。第二道題目,則是一道判案題,這案子是一樁殺人案,而殺人案卻又牽涉到分家的財產案,可謂是一道案中案。好在馬周是潛心研究律法判辭和許多典型案例,麵對此案給出的材料證據等,倒是很快抽絲剝繭的判案起來。禮部試後,馬周奪得會元後,他並沒有與其它多數考中的貢士一樣整天在酒宴應酬之中,他考完之後,還沒放榜便直接去了北邙山中一處清淨之地讀書了。直到殿試前一天才回來。這些天的清修讀書,使的他的頭腦依然清醒,思路依然敏捷。考試時間才過半,結果馬周就已經答完並檢查好謄寫好了試卷。羅成坐在殿上,目光在二百三十名貢士中來回的掃過,這些從天下十萬讀書人中精選出來的貢士,確實個個儀表堂堂,年長者有四十來歲的,年少者也是二十出頭,並未有十來歲的神童或是白發的老儒。每個人都長的也不錯,很符合身言書判的條件。羅成也早看到馬周早早就答完了題。他笑著對今天同在殿上的房玄齡、魏征幾人道,“朕看馬周是覺得這考試題目太容易了些啊。”魏征道,“此子有些鋒芒過露了些,就怕剛過易折啊。”“多愛惜些就是了,年輕人嘛,沒有銳氣豈不就死氣沉沉?”羅成笑道。“朕覺得,既然馬周這麼早就答完了,不如再增加一場答辯麵試好了,這也符名身言書判裡的言。”房玄齡等人有些意外,科舉考試的內容那都是幾經商議後才定下的。“科舉本來沒有殿試,也沒有縣試、郡試、道試等,可現在不也有了,如今朕要再加一道麵試答辯,也可以的。”皇帝如此說,眾臣自然也就沒有異議。到日暮時分,貢士們一起交卷。馮力士上前,對士子們宣布要加考一場口頭答辯,要接受皇帝和八位考官們的提問。答辯不僅限於他們的時務策論和疑案判決。有些貢士們聽了,不由的頭大,這種麵試肯定容易緊張,尤其是根本不知道皇帝和考官們會提什麼方麵的問題。當然,馬周卻依然十分平靜。“聖人有諭,召會元馬周第一個上前答辯,所有貢士皆在殿中聽辯。”這就是公開答辯了,有些人更緊張了。馬周起身站起,叉手回禮,應喏上前。“馬周,朕問你,何為華夏何為蠻夷?”皇帝一上來就直接問了一個華夷之辯的大問題,這個可是爭論了千年的大課題,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思想主流。馬周略加思索,答道,“回複聖人,學生以為,華夷之辯不能僅以血緣或地域而論!”“四夷之民長有重譯而至,慕中華之仁義忠信,雖身出異域,能馳心於華,吾不謂之夷矣。”“而中國之民長有倔強王化,忘棄仁義忠信,雖身出於華,反竄心於夷,吾不謂之華矣。”“豈止華其名謂之華,夷其名謂之夷邪?華其名有夷其心者,夷其名有華其心者,是知棄仁義忠信於中國者,即為中國之夷矣,不待四夷之侵我也,有悖命中國,專倨不王,棄彼仁義忠信,則不可與人倫齒,豈不為中國之夷乎?四夷內向,樂我仁義忠信,願為人倫齒者,豈不為四夷之華乎?記吾言者,夷其名尚不為夷矣,華其名反不如夷其名者也。”馬周朗朗揚聲,自信答辯,皇帝聽的連連點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