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以玉為祭出山海(1 / 1)

新格物致道 歸臥故山 1534 字 1個月前

柳致知心靈之中先展開一遍火紅的世界,轉眼褪去,柳致知知道這應該是片麻岩形成之初一些信息遺存,片麻岩是一種火成岩,是由火山岩漿形成,不過此石因為這些物性,才被那位前輩留下心印,作後來人的指引與考驗。火紅世界褪去後,又是另一付景象,眾生如蟻,苦苦掙紮,柳致知感覺自己好像上蒼一樣俯視這一切,心中不由百感交集,好像心中升起一種脫離之心,一個聲音在心中響起,眾生之苦,普渡否,自渡否?柳致知淡淡在心中給出答案,大道雖是普傳,然而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少如鳳角,普渡眾生,那是佛門之修,道門雖救濟人間,有勸人向善之功,但真正修行卻非普傳,你隻要看丹經滿篇都是隱語,就能明白這一點,所以柳致知的答案很簡單,我自修我道德,何嘗普渡眾生。此念一出,一種新的靈引出現,指明向上道路,一切恢複如常,柳致知看了一眼這塊石頭,心中卻升出一個念頭,這位前輩雖留下靈引,又布心印,功行之類,似乎並不是太高,對道對法的理解並不圓融。利用片麻岩內蘊物性,控製上卻先展開物性,而不是融物性於心印之中,自己甚至要做得比他好,柳致知卻是忽略了一點,他完全是從格物角度入手,對物的了解比其他修行者強得多。柳致知向靈引所指之路望了一眼,那根本沒有路,卻有人攀爬的痕跡,如果不是靈引,柳致知也會忽略這個方向,那是一種被特殊技巧所掩,讓人自然認為此處無路,甚至影響修行者。這不是術法,而是利用人的心理定勢,將山岩做了一些修改,有些地方被剝去,經過風吹日曬,已看不出人為痕跡,讓人在視覺上產生一種錯覺。看來。修行者都不是簡單之人,這典型是一種善用物的體現。這個方向實際能上山,就是普通人,手腳並用,都能爬上去。更難不住柳致知,轉眼間柳致知又上去有一百五十米左右,眼前是一片山岩,柳致知看了一眼,山崖之上有壁畫。不到跟前,看不出來,先刻出了痕跡,然後用一種特殊材料填了起來,這種材料應該是在丹爐中煉製出來。與龍首山洞口上所塗物質是同一類,卻略有不同,近看卻能顯示,稍遠一些。根本看不出,畫上是一個道人在煉丹,丹爐上還有許多小字。卻根本看不清,柳致知的目力遠非常人所及,他看不清,那基本上沒有人能看清。柳致知心念一至,心靈之中,幻像又至,這個幻像很有意思,柳致知幾乎認為就是《西遊記》中太上老君煉悟空的情節,不過煉的卻是柳致知,柳致知知道不過是一種心印,說白了是幻像,但對修行人來說,真幻有時根本難於區分,不是你認為幻像就是幻像,柳致知甚至感受到烈焰焚身,皮膚都開始起泡,變得焦黑,明知是幻像,但內心深處卻以之為真,這種心印已是直入內心,你自己認為真的,就有可能真的被燒死。柳致知有幾種方法對付這種情況,一是調用法術,形成護體層,讓自己心靈認為自己真的抵擋住了烈焰,以假為真,自然能防禦住烈焰;另一種方法是真正識破這種直入本心的心印。柳致知並沒有慌,反而微微一笑,向後退了一步,眼前一變,他出了丹爐,柳致知既未防禦,也未直入本心,而是以他自己方法,這種心印幻境實質上一種假帶質境,引誘人心靈發生變化,柳致知對玩這一套太過於熟悉,他當日在申城一指定日月,比這個手段高明得多,所以他一步脫離丹爐,既是假帶質境,自己就主持這一境,境由心轉,不管對方當初如何施法,柳致知的卻反過來控製這一境,如果再有一人,柳致知甚至能借這種心印控製對方,讓對方在丹爐之中,或成為煉丹的道人。出了丹爐,才看清楚丹爐上字,剛才在壁畫前看不清,現在的他好像已入壁畫,反而看清楚丹爐上文字,卻是大篆,並非歌訣法術或丹經,卻是一種發問:草木易朽,可為丹否?金石無生,何以養生?草木金石煉神丹,真歟假歟?柳致知看到到這段話,有些愕然,這段話意思很簡單:草木自己都易於腐朽,真的能煉出長生不老的丹藥嗎?金屬礦石之類,本來就沒有生命,憑什麼能用它們來追求長生,草木金石為原料煉製神丹,是真的還是假的,哪一個告訴我?這位前輩擅長外丹之道,應該是地元丹術,卻在這裡對外丹表現出深深的懷疑,柳致知也不知道外丹是否真的能長生,他也服用過外丹,那僅僅是促進一個方麵發生變化,還真的未見過一粒外丹服食下去,頓超凡胎,而且,自宋之後,外丹少人提起,因為服食外丹,隻見到一個個中毒身死,就是修行界,對外丹也是說,功候不到,不能服用,實際上功候到了,就是不服外丹,也一樣,何況,修行境界到時,毒藥也不能毒死,外丹在此,如論長生,顯得很雞肋,所以修行界有丹藥,大多是一些輔助性的,用來純化或強化體內變化,而不是單憑外丹修行。求道路上,得有一顆堅定的道心,現在這位前輩卻表現出對自己所修的懷疑,柳致知甚至為他以後的命運擔心,也許有些事早已發生,柳致知雖對外丹也有疑慮,但他所修卻不是外丹,他對自己格物之道可是沒有一絲懷疑,堅信自己會走出一條道路來。這也是對方留下的第二個心印,柳致知來此是為了追查李安泰的下落,對洞府並不是太動心,如果能入再好不過,如果不能進,也沒有多少影響,關鍵能否找到李安泰的下落。柳致知看著丹爐上的文字,那個道人殷切看著他,他開口說:“我不知道,但我會一步步走下去,雖身死而心不悔!”柳致知說的是自己的道心,他如果是修外丹之術,就如他現在所修格物之道,自然會驗證到底。此話一出,那道人似乎一震,接著一股玄妙的信息出現在心靈之中,柳致知知道是下一步的靈引,對方如此做,似乎在選擇自己的傳人,這一道道關的心印都好像在選擇符合他心意之人。下一步,卻不是向上,而是轉向山峰東麵,柳致知本來由南而上,根據靈引,很快到了目的地,令他驚訝的,入目之處卻是兩入凹進去的洞窩,直接是在山石開的兩個凹槽,柳致知知道到這裡必須等到明天早晨,靈引之中信息告訴他,當朝陽升起時,陽光照在凹槽之中,加上他的心念,自然會激發心印。現在時間卻已是下午,看來要等到明天才行,但一到此處,柳致知愣住了,兩個凹槽中有東西,是兩件玉器,正是神機妙算和鷸蚌相爭,是柳致知的琢玉老師羅璜被李安泰帶走的玉器,怎麼會放在這裡?這又是怎麼回事,柳致知有些糊塗了,但柳致知來的目的就是找回這兩件玉器,現在居然就在眼前。柳致知一伸手,禦物之術發動,兩件玉器從凹槽中飛出,落在柳致知手上,還未細看,又是一股玄妙的信息投入心靈之中,卻不是心印考驗,柳致知得到這股意識,才明白事情的緣由,不由為這位前輩當年所費心思之巧感歎。原來,心印為一,不同選擇心聲,卻有不同結果,如果不符合的,根本不可能得到靈引,得符合條件卻分為兩類,一類像柳致知所得靈引的指引,是一種真正傳承;另一種卻是讓對方成為自己勞動力,在心性如果不符合傳承,但也有可取之處,將成為材料收集者,他們從另一個洞府而入,其中各有機關,將不同材料放入相應槽類,作為報酬,將給丹藥和法訣為酬,材料一放入,自然會傳送出一瓶不同品種的丹藥,甚至還會在牆上顯示一種修行法訣,這種人並不真的得到外丹傳承,而是作為一個丹藥材料收集者存在,為真正傳承人準備外丹材料。如果在剛才壁畫麵前,柳致知使用法器或法術護身,那會得到一個靈引,先完成一個任務,在凹槽之中放入玉器為祭,玉器必須是當代名家作品,而且有一些顏色和所雕的東西要求,放入凹槽之中,拜祭山神,自然會得到進一步靈引。此法是這位前輩依《山海經》中祭山之禮而發展出來,也是對煉製大丹的一種儀式變化而來。柳致知這才明白,原來李安泰在偷盜之前因機緣巧合,進入龍首山的洞府之中,然後根據靈信指引,來到此處,不能再進一步,而卻夥同孔隨金盜竊了羅璜的工作室,在其中選擇了兩件符合條件的玉器,來此以玉為祭,得到下一步靈引,不知對方在不在洞府之中。而柳致知卻要等到明天早晨再受心印考驗,才能再進一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