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伊直政背負著重大使命來求見豐臣秀次的時候,正是駱尚誌率軍進擊的時候,當然,無論是豐臣秀次還是井伊直政,都未曾知道駱尚誌正躊躇滿誌的向他們發起進攻。井伊直政曾經受到豐臣秀吉的極大好評,豐臣秀吉為了拉攏他還試圖將自己的豐臣姓氏賜給他,不過被他拒絕,他還是堅定不移的跟隨德川氏的腳步前進。豐臣秀次對待井伊直政就沒有那麼好的態度了。之前給了自己的軍隊迎頭一擊,之後又被石田三成打敗,赤備隊被打的幾乎全軍覆沒,更兼豐臣氏現在占據絕對的優勢,豐臣秀次無論怎麼想都不會給井伊直政什麼好臉色。更不要說是在大量武將圍觀的情況下,豐臣秀次必須要拿出威嚴和體麵。“如果你是來說之前的事情,那麼你可以回去了,我和德川閣下的信使說過很多次,因為之前的種種事情,我對德川閣下並不抱有任何的信賴,他所說的一切我都會懷疑,還請不要多費口舌。”豐臣秀次一上來就拿出了自己的態度,井伊直政隻覺得心中一緊,連忙試圖補救。“天下爭霸,各為其主,陰謀陽謀各有施為,這是亂世的準則,誰都不能說這是錯誤的,殿下以為呢?”豐臣秀次覺得井伊直政說的有道理,於是點頭。“這是正確的。”“所以之前數十年的曆次戰爭,你我雙方各為其主,各自進行計謀的施為,這也是合乎道理的。”井伊直政連忙乘勝追擊。“除了德川閣下害死先太閣的事情之外,其他的,我都能理解。”豐臣秀次堵死了井伊直政的想法。井伊直政搖搖頭。“那件事情和這件事情是有聯係的,那件事情和這件事情都和蕭如薰有關係,隻是彼時他還是明國的將領,現在,他已經背叛了明國建立了秦國,自己做了皇帝。”“德川閣下就一點問題都沒有嗎?”豐臣秀次嚴厲的詢問道:“閣下想說什麼,就直接說了吧!”“蕭如薰狼子野心,想的是徹底覆滅我國,所以才派大軍來進攻,現在秦國的軍隊已經出動,我們卻還在這裡鏖戰,若不能集中全部力量對抗秦國,日本必將覆滅!”這話一出口,很多豐臣氏的武將都對此嗤之以鼻。“怕是覆滅的是你們,所以你們才急吼吼的求和!”淺野幸長對德川氏沒有任何好感和信賴,一直都是堅定的主戰派。“非也!麵對外敵,我等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秦國過於強大,我等若不聯手抗敵,就像數百年前對抗元寇那般,一定會被秦國各個擊破,直接亡國,那就大事不妙了!”井伊直政言辭懇切:“鄙人知道殿下對我主的疑慮,但是我主七年以來從未放鬆過對秦國的情報搜集,可是在一年多以前,秦國建立之後,我主的細作們被一網打儘。”豐臣秀次皺起眉頭。也是在那個時候,石田三成主持下的間諜行動也遭到了全麵打擊,人員全滅,自此他在秦國問題上就成了瞎子聾子。“那麼這個消息你們是從何處得知的?”豐臣秀次緊接著詢問。“我主自從上一批細作全部被殺之後,立刻訓練新手派出探查,但是秦國對細作的辨彆太過於細致,細作們一直無法有所施為,直到之前,設在朝鮮的部分細作看到了秦國的大批水師抵達朝鮮,並且向我國駛來。”這話說的比之前細致多了,豐臣秀次皺了眉頭,石田三成也皺了眉頭,武將們也私下裡相互交頭接耳,似乎對這件事情有不少看法。豐臣秀次和石田三成交換了一下意見。“僅僅如此,可沒有什麼說服力,空口白話拿不出證據,我等如何相信?”石田三成代替豐臣秀次開口了。“這種證據,怕是隻有秦國鐵騎出現在我等眼前之時才能拿出吧?”井伊直政滿臉苦澀的看著石田三成。這話說的倒也有道理。石田三成和豐臣秀次再次商量了一下。“閣下可以在我營中小住一晚,待我等商量之後再做決定。”接著,井伊直政就被帶出了大帳。走出大帳,井伊直政鬆了口氣,但還沒有完全放心。眼下,大概隻是讓他們對這件事情更懷疑了,可是沒有決定性的證據是自己無法回避的重大缺陷。他們若是不相信,執意開戰,他沒有任何辦法。一切聽天由命。井伊直政離開之後,豐臣秀次拿著德川家康的親筆信,眉頭緊皺。武將們也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謹慎對待,一派主張管他媽的直接殺過去就好。淺野幸長和宇喜多秀家之間的爭論非常激烈。而在這激烈的爭論之中,死亡正在悄悄的降臨。淺野幸長和宇喜多秀家的爭論讓豐臣秀次無比煩惱,不得已下令停止爭論,讓他們安排軍隊去睡覺,等明天再說,他隻留下了石田三成,和他單獨商議。兩人一直商議到下半夜也沒商量出最終方案來。不過應對之策到底還是有的,就是派人回到大本營繼續征兵備戰,無論是要跟秦國戰鬥還是跟德川氏決戰,後備兵員都不能少,這是肯定的。隨後,疲憊的豐臣秀次也決定明天繼續商量,他要休息了。隻剩下石田三成回到自己的營帳裡,滿臉憂慮的繼續處理軍務,挑燈夜戰。在這萬籟俱靜的時刻,駱尚誌所部悄悄地摸了上來。他們連夜趕路,在黑水密探的引導下抄近路抵達了目的地,而他們身後,大軍主力已經有一部分登陸,協助剩下的人登陸,最快的話拂曉就能出發了。駱尚誌決定趁著夜色深沉,兵分兩路,分彆對德川氏還有豐臣氏的軍隊發起進攻,於是讓被派來征伐倭國的老相識戚金帶領一部人馬和自己分兵行進。駱尚誌摸到了豐臣軍的附近,而戚金摸到了德川軍的附近。駱尚誌的臉上流露出了嗜血的笑意,對於即將到來的殘酷殺戮感到無比的興奮。戚金也是一樣,對於自己可以參與到這場極富意義的戰爭當中感到無比的慶幸。而兩個軍營當中,保持清醒的高層隻有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他們各自憂心忡忡,思考著自己的前途和天下大勢的走向。冷不丁的喊殺聲驟起,這兩人紛紛被嚇得大驚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