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和家裡都看著新拿到的房契,都和激動,這要是擱幾年前,誰能想到自家能縣裡買房子啊,還是四進的,現可真是美夢成真那。吳氏問道:“這樣好的房子真的是咱家的了?立夏啊,娘這一輩子真的是越到後麵越享福了。”說的大家都笑了,當初不管情願不情願的,現真真實實的房契手了,這多好的事兒啊。而且聽立夏說,那縣城裡的房子比現葉家村的房子還要好呢。不過小橋覺得村裡的空氣更好一些,但是一想,這古代的空氣就是再最不好的地方也比現代要強不知道多少倍,除了燒柴能弄出點煙來,其他的真是純天然,看天都是那麼的蘭,所以縣城裡空氣肯定也是很好的。既然家裡要發展,還是朝城裡搬才是。既然康縣已經買了房子,那接下來就是裝修和歸置了,吳氏都跟著去了幾趟,越看越滿意,那地方真的是很好,知道是齊公子幫著找的地方,更是感慨,這齊公子真的是太好了,每次都幫他們的忙,雖然說這大恩不言謝的,但是吳氏想著,這以後到了城裡,多請齊公子吃飯,還有多送東西,怎麼著也表達表達自己家裡的感激之情。金氏還是家裡養胎,不過知道過不久就要搬到縣裡去了,也是很高興,畢竟是離自己的娘家近了,不管咋說心情都是好的。而村裡也有不少都知道葉家老二一家子康縣買了宅子了,說不定過了不久就要搬走了,看看家,就是有那個運道,越來越有錢,越來越過的好。郭氏聽了對老爺子道:“縣城裡都買了房子了,那這鄉下的房子就看不上了,們兩個老不死的,就不知道能不能住進去了。”現郭氏也不敢再尖酸刻薄的直說了,而是拐彎抹角的說,她的話的意思就是想住進葉柱家現的房子裡去,隻要她住進去了,那到時候老四肯定也住進去了,到時候時間久了,那房子還不是就是自己兒子的呢?想法是美好的,當然是對她們這邊,不過打量誰都是傻子呢,就連老爺子也說道:“想啥呢,這好好的房子不住,嫌棄是咋的?要是嫌棄,自己搬出去住,沒有啥意見。”老爺子也知道因為過繼的事兒,二兒子和自己生疏了,正想辦法彌補呢,這老婆子還想著占便宜,這占便宜不說,還想占大便宜。“老二的房子是家自己賺下來的,說住就住?說憑的啥?都已經分家那麼久了,還意思去住,還不好意思去說呢。以後彆想的有的沒的,不記得了,老二媳婦都已經說了,不讓再進他家的門了?”郭氏聽了這話就氣的慌,“那是她不孝順,哪裡有兒媳婦敢這樣對婆婆說話的?要換個,肯定是得到衙門裡告他個不孝!還不讓上門,就上門了,看她能把咋的?辛辛苦苦的,維持著這個家,到現落得個啥好?自己的兒子都成了這樣,閨女也是一個娃子都沒有!咋這麼命苦啊,拚命是為了啥?是為了自己嗎?自己吃過好的嗎?現老了老了,都嫌棄了,也是,隻會裝好,壞都讓做,敢說,沒有想著要住老二家的房子,可是他親爹,他對又咋樣了?家現是隻認錢不認的,說話也不管用了!”老爺子被郭氏的話氣得夠嗆,不過想到老二確實沒有以前那麼聽自己的話了,心裡麵堵得慌。自己出去唉聲歎氣去了。相比較上房這邊算計著葉柱家的房子,劉氏和葉勇那邊是風平浪靜,本來老二家過的越來越好,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以後就是去了康縣,也能有個落腳的地方,至於要從老二家占便宜這事兒,他們還真沒有想過。他們家已經從老二家得了不少實惠了,不說彆的,就是自己的兒子立春,因為和吳氏說了,就跟著吳氏的弟弟學起了砌匠,給家蓋房子,這幾年下來,也已經從小工變為大工了,隻要是有蓋房子請他,也能賺不少錢呢。做要知足,不能因為老二家出息了,就覺得家應該補貼家,要真是這樣做了,那不僅僅是厚臉皮了,是無賴了。所以劉氏和葉勇對葉柱家裡能搬到縣城是高興的,並且對葉立春說道:“二叔他們搬家肯定是缺手,要常過去看看,去幫幫忙。”立春自然是答應,這根本就是應該的。三房這邊,郝氏本來有打算是讓葉田把二哥家的魚塘給包了的意思,不過葉田說道:“咱們有養魚的法子沒有?說讓立夏告訴們?可沒有那個臉,就是把魚養了,這買魚的都是什麼家,他們還不是看立夏的麵子上,真的等們養了,家前麵會看立夏的麵子上還給們麵子,這以後呢?立夏自己還有彆的事,們能老是找家?不說彆的,立夏到底是侄兒,咱們現乾啥要這樣,立冬和冬至兩個小子都還小呢,咱們不能給他個壞榜樣,自己個有本事,給們好日子過,沒有本事,們就跟著挨,二哥是親哥,他肯定不會忘了的,咋就想著那麼多呢?忘了?前山上的那幾畝旱地,不都是二哥給了們嗎?現立夏都沒有說把魚塘給包出去,咱乾啥要那樣?好了好了,彆想這些有的沒有的了,還是那句話,做要知足,彆想啥好事都弄到身上,就是真的給弄過來了,也沒有那個命。想,二哥過的越來越好了,對咱們是有好處還是有壞處?咱彆跟老四一樣,眼皮子淺,就想撈好處,這不句成了現這樣了嗎?”葉田這一段時間也有些頓悟的感覺,以前他心裡可是怨恨這爹和繼母對老四好,憑啥啥好東西都給了他?還能讀書,還能吃好的,地裡的活兒也不乾,弄得跟個少爺一樣,但是現看老四這連兒子都生不出來,這難道不是老天爺的報應嗎?所以,這做要厚道啊,彆以為就自己聰明,家都看著呢,指不定啥時候都給來一下,讓悔不當初。方家安的娘也知道葉柱家裡要搬家去縣城了,對於這個親家家裡,她是喜歡的,本來以為小鳳家裡好,嫁過來了,就會嫌棄這個,嫌棄那個,說不定還要她伺候她,結果小鳳嫁過來之後,第二天就做早飯了,搶著和她乾活兒,啥事兒都是乾得很順溜,一點兒也沒有因為自己娘家有錢就瞧不起自己的婆家,和家安感情也好,乾活兒也利落,對自己這個婆婆也孝順,陪嫁給她的料子,都給自己做了幾身衣服了。她是有兒子,但是這兒子總是沒有閨女心細,好多地方都想不到,自從小鳳來了以後,真的是比以前過的好多了,還給自己洗頭發,洗衣服,就是去菜園子裡乾活,也跟著自己一起去乾,絕對不是娶了個少奶奶,這時間一長,家安娘能不喜歡這個兒媳婦嗎?她本身也不是那種刻薄的性子,隻盼著兒子和媳婦能過的好,這樣就是她走了也安心那。所以知道親家一家要搬走了,她是讓家安都去幫忙,一個女婿半個兒,家把家那麼好的閨女都給了自己家了,就是去幫個忙,這都是小事了,至於說從這邊占啥便宜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想過,她覺的自己的兒子有手有腳的,乾啥要占彆的便宜?立夏他們忙了將近一個月,才把康縣裡的房子給弄好了,又花木市場買了花草,擺了盆,效果真的很不錯,康縣的親戚多,葉大姑和葉二姑都帶著去幫忙,就是金家也是送擺件掛件的,於是一個多月後房子是弄好了,這邊葉家村裡的東西也陸陸續續的朝縣城裡搬去了。不過至少縣城裡的宅子沒有弄好,金氏就不能挪動,免得動了胎氣就不好了,這七七八八的弄下來,包括買宅子的錢,一共花了有一千多兩了,這可是個大數目,但是立夏覺得賺來的錢花正道上就是好的,這宅子以後可是個永久的產業,是不會跑的,所以很是值得。而小橋呢,即便再舍不得葉家村,舍不得葉家村的那座石橋,也是要提前去縣城裡住去了,跟著吳氏要把房子都給弄好了。那六間正房當然是給葉柱和吳氏住的,跨院和正房後麵的院子是大哥立夏他們夫妻住的,而小橋就有了一個跨院,真的是少房子多啊,不過以後肯定要慢慢的歸置,小橋選的是西跨院,東跨院是想著留給二哥立秋的,以後二哥娶了媳婦,住那邊也算是合適,秋天要是二哥考上了舉,這院子也正符合他的身份了。葉柱看了房子,總覺得他們兩口子住六間正房有些太奢侈了,不過小橋說道:“爺和奶奶不也是住五間正房嗎?也沒有關係,咱二哥是秀才,您和娘就是秀才的爹和娘,住六間一點兒也不奢侈,再說,等大哥和二哥的孩子越來越多,到時候這正房就住不下了。”這話葉柱他們愛聽,當長輩的都喜歡多子多福,小橋記得好多家都喜歡把孫子樣子身邊,這六間正房肯定是不會空著的。東廂和西廂以後有客了,就可以招待客了。葉柱對於自己房子前麵有一大片空地覺得很是滿意,現是不能養雞了,小橋葉家村養的雞也留了下來,有養著,一年四季的不愁沒有雞吃。當然雞蛋更不缺了。小橋家裡搬到了這縣城裡,吃的菜啊啥的根本就不缺,長工們一來一去就送過來了,但是葉柱卻有些想這空地裡種菜,不過被吳氏給攔住了,說道:“這要是種了菜,家客來了咋辦?不說彆的,也得為立夏和立秋考慮,這還真不能種。”正房前麵種菜真的是很不妥啊。小橋知道了就說道:“爹,要不把這一片開成花園吧,爹就種些花草,到時候咱家的花草就不用去外麵買去了,覺得爹種莊稼很行,這種花草肯定也不例外。”其實爹就是想這個事兒來辦,不乎種的是菜還是花,所以聽了葉小橋的花,也說好。然後就天天去花木市場上逛去了,研究研究這咋種花草。吳氏也笑了,這樣真的是兩方麵都好啊,她還真怕自己的男倔脾氣上來了,非要種啥菜,到時候弄些肥料還不臭死了?雖然她也是和這莊稼打了一輩子的交道了,但是到哪個廟念哪個經,這點道理她還是知道的,不能說是還和以前一樣。如果自己的男真的是想種田,那就可以趕個車,到葉家村去種一種,這樣她一點兒也不反對。作者有話要說:第三更,有木有鮮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