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年之際,對於帝國來說最大的事情毫無疑問就是冊立太子了,儘管朝中諸多軍政大臣都是不太理解林哲為何要冊立二皇子林抲為太子,但是以林哲這個開國皇帝一貫以來的強勢態度。他做出的決定是任何人都無法反對更改的,就連江道泉這個最堅定支持嫡長製的人都是不敢在林哲冊立太子時說上一句話。後宮之中的太後乃是最喜愛大皇子林碃的,但是得知林哲冊立二皇子林抲為太子後,也隻能是在宮內佛堂裡暗自歎氣。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沒有一個人敢反對林哲的決定的!正式冊立林抲為太子後,林哲就是在新華殿的二樓裡給林抲一個辦公室,並讓他以太子的名義署理農林事務。當然了,雖然說是署理,但實際上林抲也是非常清楚自己的現狀,他現在是沒有足夠的能力單獨承擔其某一部重任,就算是有這個能力,也是不太好直接插手。因為這涉及到了權力之爭,曆朝曆代裡,太子和皇帝的關係都是非常複雜的,絕對不是說簡單的君臣或者是父子關係,這裡頭摻和了太多的權力之爭。所以林抲是非常老實的以學習為主,在農林事務上,他縱然是太子之尊,但是也是老老實實的隻聽不說,農林部事務依舊由農林部大臣具體負責。林抲的這種表現也是讓林哲比較滿意,儘管他並不介意林抲的權力**,但是在林哲的培養計劃中,現在的林抲還沒有到具體負責某些大事的時候,現在他的重點還是學習。按照林哲的預定計劃,在未來的十幾年內,林抲將會輪番學習各個部門甚至軍事事務,這個過程不僅僅是讓他深入了解帝國各大部門的運轉,更是讓他學習處理政務的實際經驗。畢竟就算林抲有所天分,但是畢竟隻是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要想成長為一個合格的儲君,他還有相當長的一段路要走。隨著冊立太子一事慢慢落幕,帝國也是重新歸於平靜,1878年的下半年,帝國沒有對外戰爭,甚至因為中俄簽訂了條約後,以往持續多年的中俄邊境衝突都是暫停了下來。因此等到1878年後,帝國的陸軍也是開始趁著這一次機會進行比較大規模的調整,根據西伯利亞戰爭的經驗,陸軍方麵認為儘管帝國擁有龐大的常備兵力,但是預備兵力卻是嚴重不足,帝國陸軍想要建立更大規模的動員機製,以求在戰爭爆發時,能夠在最短時間裡擴張軍隊。此外,西伯利亞戰爭還暴露出來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在使用大量火炮以及連發步槍的情況下,對彈藥的消耗速度超過了陸軍自身的估計。西伯利亞戰爭嚴格上來說持續了不到三個月,但是這三個月裡,陸軍卻是把儲存在北方地區的戰略彈藥儲備消耗一空,而且更重要的是有時候後方就算有彈藥儲備,但是受限於後勤運輸能力的限製,也無法即使把彈藥運送到前線。對此,陸軍方麵是提出了諸多多個解決辦法,一個是加大投入修建戰備鐵路,尤其是通往貝爾加湖的北方鐵路以及通往中亞方向的西北鐵路。此外,雲南方向因為寧王國以及英國人的存在,所以壓力也不小,為此陸軍將會推動西南鐵路的修建。除了扶持戰備鐵路的建設外,陸軍方麵也是準備加大物資儲備規模,在靠近邊境的邊遠省份建立戰備物資倉庫,在一些交通樞紐或者戰略大型城市,比如上海、、廣州、徐州、天津、湖北、西安、重慶、沈陽等建立超大型的戰略物資儲備基地。隨後對後勤運輸體製進行改革,除了後勤部直轄的運輸體係外,加強一線部隊自身的物資攜帶能力。畢竟部隊在作戰的時候,一個軍級部隊在出發時,所攜帶的彈藥物資,基本上就是直接決定了這個軍在未來短時間內的作戰時間。部隊在西伯利亞戰爭時期的時候,在戰爭爆發的半個月內基本就把所有作戰物資消耗完畢,部分承擔了攻堅任務的營團部隊,他們的彈藥有些甚至在短短一個星期內就消耗完畢,隻能被動的等待後方運輸上來的物資。為此,陸軍方麵準備大幅度的加大,改進一線部隊的後勤能力,比如炮兵團,陸軍方麵就是決定把炮兵團自身攜帶的炮彈增加至少一倍以上,而要增加自身攜帶的炮彈數量,那麼就需要配屬更多的後勤人員。如此也就導致了炮兵團的人數以及騾馬數量大幅度攀升。師屬輜重團也是大規模擴編,滿員編製從以往的一千五百人增加到了兩千人。此外還在團、營這兩個級彆增加輜重部隊的編製,提高基層部隊的物資攜帶能力。經過改革之後的步兵師,滿員編製將會從一萬八千人提高到兩萬人左右,如果是戰爭時期額外配屬部分後勤工程保障部隊的話,兵力甚至有可能達到兩萬三千人甚至兩萬五千人以上。不過這種編製的改動,由於是集中在後勤輔助部隊的改動上,故而對部隊的現狀改變不大。因為部隊那麼多,除了少數常年駐紮在邊境的備戰一線部隊外,其他大部分都是保持和平編製,隻要到戰爭時期才會補充動員兵力,達到滿員編製。這也是為什麼帝國陸軍擁有高達四十八個步兵師、以及十二個騎兵師以及十來個炮兵旅等諸多獨立部隊,但是陸軍的總兵力依舊沒有超過百萬人的緣故,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些部隊除了少數一線戰備部隊外,其他部隊基本在和平時期隻保留必要的軍官以及骨乾士兵,是不會常年保持滿員編製的。尤其是後勤、工程等輔助部隊,平日裡可是非常小的,比如一個師屬輜重團,和平時期的人數也就四五百個人而已,甚至連騾馬都不足,等到了戰爭時期進行充分動員後,將會補充大量的預備兵力以及臨時征召的騾馬。到時候,這一個師屬輜重團才會膨脹到兩千多人的滿員編製。這麼做固然會因為需要動員時間,進而導致在戰爭初期的很多部隊戰鬥力不足,但是這也是屬於沒辦法的事。畢竟軍費是有限的,軍方總是更願意在和平時期裡保留軍官和骨乾士兵,這樣等到戰爭時期,就能夠迅速補充預備兵力,然後把軍隊的數量迅速擴張。這樣總比在和平時期就養著一大群無所事事的輔助兵力強得多!陸軍那邊除了對後勤相關體係進行改革外,也是根據西伯利亞戰爭進行更深入的研究,並提出諸多改革方案。比如說,陸軍方麵認為在西伯利亞戰爭期間,1872年型北方步槍雖然射速夠快,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是因為使用栗色火藥作為******,發射後的煙霧會嚴重影響士兵的視線,戰鬥激烈的時候,往往是不用多久士兵就會因為被自己槍支發射出來的煙霧阻擋視線。因此,經過西伯利亞戰爭後,不用林哲去指點,軍方的那群人就是對軍械部那些人正在研究的無煙火藥重視無比。1878年的下半年,軍方那邊一口氣是投入了至少上百萬的資金,用於資助國內的數大相關研究機構,包括江南化學公司、帝國大學化學係、皇家科學院等。軍方的要求隻有一個,那就是那可用於實戰的無煙火藥給研發出來,當然了,研發出來還不算,還需要可以大規模量產,並且成本也要在軍方的接受範圍之內。無煙火藥之外,陸軍還關注了諸多新書技術的研發,並提供相關的研發經費。這種事,幾乎是每一場大規模戰爭之後就會出現,而且也不僅僅是在帝國如此,在其他國家也是同樣如此,比如普法戰爭後,德國人就是迫不及待的研發並服役了毛瑟1871步槍,而其他國家,包括帝國在內,都是迅速跟進,研發並服役了鋼製後裝線膛炮。這一次戰爭裡,帝國的1872年型北方步槍大方異彩,戰爭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俄國人那邊就已經是開始了相關新式步槍的研究,到了1878年的時候,基本上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國家都已經展開連發步槍的研發,甚至有的國家都已經開始小規模的試驗服役了。近代的戰爭,對科學技術促進是擁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就當帝國陸軍吸取了西伯利亞戰爭的經驗,進行多項改革的時候,帝國海軍也是沒有閒著,除了持續投入資金繼續修建少昊級兩艘戰艦外以及新款裝甲巡洋艦月桂號以外。1878年的時候,海軍按照慣例又是開工了一艘戰列艦據比號,這艘戰列艦在設計上算不上有什麼太大的新意,基本設計都是延續少昊級。因為受到現在的技術水平限製,動力和裝甲以及火炮技術都沒有出現太大的進步,海軍艦政部那邊的設計師就算有著諸多新式設計,但是也是難以建造出來。這種情況也不是現在才有的,實際上在整個七十年代裡都存在這種問題,帝國在設計建造幾款新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變化不大,最多的變化就是火炮的口徑更大,身管更長而已,少昊號的變化也隻是從以往的低乾舷改變為常規乾舷,但是一些基本的設計理念卻是依舊沒有擺脫六十年代末期的蚩尤級的影響。如果單純從戰鬥力去看,儘管少昊號比蚩尤號已經強大不少,但實際上也強不了多少,因為兩者雖然有所不同,但是並沒有出現決定性的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