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前後兩輩子,就沒怎麼接觸過設計類的工作,你讓他和人勾心鬥角,玩陰謀陽謀,然後製定什麼戰略發展計劃之類的事,他是很擅長,但是你讓他看這厚厚一疊的設計圖紙就有些為難他了。所以他放下了手中的這些詳細設計圖紙,直接看起了這三款戰艦的設計簡圖以及文本描述。這一次海軍呈遞上來的三款戰艦設計方案各有不同,這種不同不僅僅體現在戰艦的性能數據上,更體現在海戰戰術甚至海軍發展方向上來。其中的一號案乃是非常正統的遠洋決戰戰艦,也是海軍方麵最重視的一個方案,基本設計參考或者抄襲英國的勇士號,采用柚木包裹鍛鐵的側舷裝甲,風帆蒸汽混合動力,配屬四門一百五十毫米主炮,六門一百二十毫米的副炮,其中的四門主炮上部署了旋轉炮台,並在炮台外層設置有一圈的裝甲,最高航速可以達到十五節,該艦的設計排水量達到了兩千一百噸。這是一款非常標準,並符合十九世紀中期工業技術基礎、海軍戰術的一款遠洋鐵甲艦。其主要的使命就和敵艦在海上進行決戰,把敵艦隊消滅在海上!從這款戰艦的設計,基本上就可以看得出帝國海軍高層依舊是在極力追求把敵人的艦隊消滅在海上,甚至是采用主動進攻的方式把保護萬裡海疆。但是這款戰艦也不是沒有問題,這款戰艦看似各方麵都比較中庸,沒有太過突出的一些設計理念。但是對於一個國家的技術能力而言,要想把中庸的設計造出來。而且還能造的好,這遠遠要比一些創新的奇葩戰艦難得多。上海造船廠麵對海軍的招標谘詢。已經是明確表示,即便是海軍能夠提供大量的經費用於技術升級,但是上海造船廠也無法保證該艦在三年內完成建造,而且即便是造出來了,那麼上海造船廠也不保證其質量的穩定性。畢竟中國目前的工業基礎過於薄弱,英國可以在這個時代造九千多噸的鐵甲艦了,並不代表中國也可以,這種工業基礎的差距並不是林哲的到來就能夠得到改變的。因此,造一號方案的鐵甲艦麵臨著極大的技術風險。輕則三年後才能夠建成服役,更嚴重的話恐怕要延長到五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甚至有可能造出來了出個海自個就莫名其妙的沉沒了。相對於一號方案的中庸但是對技術的極大要求,二號鐵甲艦方案則是對技術的要求低得多。首先是二號方案的側舷裝甲並不是采用木鐵混合裝甲,即從內到外,相繼鋪設鐵板、柚木、鍛鐵,然後用螺絲螺母鉚接。二號方案使用的側舷裝甲方案則是直接在柚木外釘上一層鍛鐵裝甲,乃是四五十年代早期的鐵甲艦裝甲模式,這也是之前法國人不久前才下水並服役的光榮號的側舷裝甲模式。技術簡單,主要造價便宜,但是防護能力自然是要差得多。此外動力上有所減少,其設計最高航速隻有十二節。火力配置和一號方案相同。這個二號方案其實就是一號方案的技術甚至成本的縮小版本。最好則是三號方案,這個三號方案就比較特殊了,乃是之前海軍內部搞過的近海戰艦的一種最新改進設計。該方案完全拋棄風帆,隻使用蒸汽機為動力。其最高航速隻有八節而已。其裝甲方案和一號方案相同,而火力配置上也是基本相同。預計裝備四門更大口徑的主炮,或者是直接采用六門一百五十毫米的主炮,另外配屬六門的一百二毫米副炮。此外的最大航程也是較小,由於是純蒸汽動力,但是船體的空間和浮力都被裝甲以及火炮占據,所以搭載的煤炭也不過,其最大續航航程隻有短短的一千公裡而已,該艦的設計排水量要略小一些,隻有一千八百噸。這個三號方案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近海防禦型戰艦,海軍對該艦的使用也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部署在廣州、上海等海軍港口,一旦和敵軍爆發戰爭,那麼就出動該艦在港口附近的近海海域,比如香港、台灣海峽等地域和敵軍艦隊主力進行決戰。對於海軍而言,這三種方案都想要,但是海軍的軍費畢竟有限,而國內的工業基礎也是比較有限,前期是很難投資直接研發建造三款不同的鐵甲艦的,因此這也就存在了一個取舍的問題。海軍內部是取舍不了,所以最好才把三個方案都送到了林哲的案頭上!不過林哲也是有些猶豫,從內心上來說,他自然是希望都建造像一號方案的這種鐵甲艦的,畢竟這種遠洋決戰性的戰艦才是一支海軍的核心力量,才是控股海防的最佳選擇,但是一號方案不但造價貴,而且還存在著極大的技術風險,有可能三五年內都看不見它建成服役的情況。作為這個帝國的統治者,他能不能不考慮到一號戰艦的技術風險,萬一幾十幾百萬砸下去最後隻得到一堆廢鐵,而且還是三五年後才能夠看見的廢鐵,這是帝國海軍很難承受的損失,要是真倒黴了,到時候和英法爆發戰爭,麵對這些洋人的鐵甲艦艦隊,到時候帝國海軍拿什麼去抵抗?但是現在還去搞二號方案這種技術已經落後時代的戰艦也是不妥當的,二號方案雖然技術要簡單一些,成本要低一些,但是也不便宜。三號方案的話,相對於一號方案而言,則是犧牲了航速,換來防護和火力,此外這年頭對鐵甲艦技術要求限製最高的並不是火炮或者裝甲,而是動力。比如說你要讓戰艦跑上十五節,和隻讓戰艦隻跑十節對技術的要求是差距非常大的。同樣的船體,要讓戰艦跑更快的速度。就必須有更大馬力的蒸汽機,如果手頭上隻有馬力較小的蒸汽機。那麼雖然也可以裝配多個蒸汽機來獲得更大的速度,但是這對於傳動係統的技術要求相當高。此外,不管是少台蒸汽機,單台大功率的模式還是多台蒸汽機,單台蒸汽機小功率的模式,他們的總重量都不會輕,而這些龐大的重量對於船體的考驗是相當大的,所以要讓戰艦跑得快不僅僅需要有足夠的馬力,還得有堅固的船體。這也是為什麼一號方案的技術風險這麼大的原因。海軍想要在這艘戰艦上裝上這麼多火炮的同時,還想要裝備鍛鐵裝甲板,還想要戰艦跑上十五節,這不僅僅對裝甲、動力係統等有著極大的技術要求,同樣對造船廠製造船體的時候有著極大的技術要求。相對來說,二號和三號方案由於對性能的要求較低,所以對技術的要求也不算太高。林哲考慮兩天後,然後把海軍部總長林成甲叫了過來,然後道:“既然要追趕敵人的步伐。那麼就不能一直沿著敵人的路去走,而且敵人已經向我們指明了最新道路的方向,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沒有必要去走他們十幾年前的老路了!”這一句話基本就斷定了林哲對一號方案的支持態度。儘管一號方案的技術風險非常大,但是為了縮短和英法等海軍強國的實力差距。林哲不可能眼睜睜的看著海軍一步一步的跟在英法海軍的屁股後麵走,有時候該跳就跳過去。不過林哲雖然支持一號方案,但是他骨子裡依舊是個非常現實的人。就和他知道散兵編製會是後世陸軍編製的標準潮流,但是依舊沒有堅持讓陸軍第一時間全麵改革編製。隻是新建了兩個師進行試驗一樣。這一次林哲雖然支持一號方案,但是為了避免一號方案的技術風險導致項目失敗。或者極大的延長時間,所以林哲還對林成甲道:“另外那種近海戰艦還不錯,你們繼續跟進,爭取儘快造一艘服役!”林成甲靜靜的聽著林哲的話,他在林哲手下多年,對林哲的話自然是理解的非常透徹,陛下的意思非常明顯,那就是研究發展一號方案為代表的遠洋決戰海軍,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保障帝國海防安全,所以短時間內需要一種戰艦來拱衛海疆,而這個時候技術要求較低,火力和防護性能都不錯的近海戰艦就成為了最佳選擇。得到了林哲的回複後,海軍方麵迅速展開了工作,最短時間內向完善了一號和三號方案,並且向上海造船廠直接下了一條三號方案的訂單。之所以先訂購三號方案的近海戰艦,而是訂購一號方案,是因為一號方案由於航速要求太高,林德機械公司那邊的蒸汽機無法滿足要求,現在還在進行研發仿製工作呢,就算是現在下了訂單也無法開工。此外,一號方案和三號方案有著極大的相同之處,兩者的裝甲方案是一樣的,都是采用柚木和鍛鐵混合包括的模式,而火炮的部署模式也是相同,其主炮都是使用露天旋轉炮台。兩者的不同之處主要在於航速,其他方麵則是一號方案的船體更加修長,速度非常快,吃水非常深,而且船舷較高,另外配屬有風帆係統,抗風浪能力、續航能力都是比較優良的。而三號方案的話,則是純蒸汽動力沒有風帆,航速較低,吃水較淺,船舷很低,抗風浪能力較差,而且續航能力也是非常有限。海軍方麵明顯是想要在三號方案上先行試驗柚木鍛鐵混合裝甲以及露天旋轉炮台,同時還有鐵製船體各方麵的技術了。三號方案的一號艦在1861年三月十七號正式動工建造後,海軍部給這艘戰艦取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名字,不是以往用地名充當艦名的模式,而是直接用了神話人物‘女蝸’來命名,用這個名字是有著極大的寓意的,就是希望該艦的建造和服役使用,能夠為中國開創全新的鋼鐵戰艦時代。女蝸號正式鋪放龍骨建造的同時,海軍內部對一號方案的研發工作卻是沒有停下來,海軍內部的艦政司依舊不斷的完善該方案的詳細設計,同時想林德機械公司招標更大動力的蒸汽機。甚至有感民間的技術研發能力較為薄弱,無法滿足海軍戰艦對諸多新式基礎的要求,海軍還和皇家科學院合作,出資建立了多個聯合實驗室,用於研發對海軍至關重要的一些新式技術。其中的蒸汽機、鋼材這兩個更是海軍的重點資助方向,因為這兩樣涉及到了限製海軍發展的三大技術核心,那就是動力、裝甲、火炮。蒸汽機代表著動力,而鋼鐵,準確的說是鋼材代表著裝甲和火炮。而動力、裝甲、火炮這三樣就是鋼鐵戰艦的核心要素!女蝸號的開工建造,代表著帝國海軍已經是把大部分精力都轉移到鋼鐵時代中來,當然了這並不代表著海軍已經完全停止木製戰艦的建造了。不但沒有停止,相反在女蝸號開工以後,海軍還又一次訂購了一艘木製木甲風帆蒸汽混合動力的遠洋戰艦。為什麼?因為女蝸號隻是近海防禦性的戰艦,根本不可能出遠洋出戰,而遠洋型的鐵甲艦則是一號方案,但是現在一號方案連準確的建造時間都還沒有定下呢。而帝國海軍也不可能停下好幾年來等技術發展成熟了再訂購遠洋戰艦,所以帝國海軍儘管知道木製戰艦依舊落後時代了,但是依舊訂購了一艘。此外,帝國帝國也是進一步加大了各大海軍基地,海防炮台的建設,擺出了一副要把吳淞炮台打造為亞洲第一炮台的決心,提出要把吳淞炮台的火炮全部換裝為新式後裝火炮,同時研發裝備更大口徑,比如一百八十毫米,甚至是兩百一十的岸防炮。就當中華帝國海軍滿是雄心壯誌的發展海軍時,林哲也是看著駐美外交人員傳遞回國的電報思索了起來。他手中的電報上的內容並沒有和民間的電報報文一樣隻有短短幾個字,而是一篇長達百餘字的電報,這年頭能夠讓駐美的外交人員花費巨資發一封長達百餘字的越洋電報,也就隻有美國的內戰了。電文上說,在數天前,也就是四月十二號,美國南方聯邦出兵突襲了薩姆特要塞,美國南北正式爆發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