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刺眼一出,殿內氣氛瞬間有點尷尬,李孝恭瞪了房俊一眼,李元嘉目光遊弋,李承乾無奈道:“二郎,慎言!”
在座之人無論文武,皆讀書萬卷、通曉古今之輩,自然知曉宗室之利弊。
曆朝曆代都將宗室視為帝國基石,將其當作統治的根基,隻因其本身的利益與王朝的延續休戚相關,自然應當不遺餘力的竭誠奉獻。然而遍數青史,當王朝帝國風雨飄搖、瀕臨覆滅之際,又有幾個宗室子弟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擎天保駕?
於國之功勳未必有多少,反倒是蛀蟲一般蝕空國家財政,大肆兼並土地,奴役百姓猶如牛羊,欲壑難填、寡廉鮮恥……
每到王朝中斷或者末期,“宗室”從來都不是一個正麵詞彙,所代表的往往是昏聵、腐敗、倒行逆施。
房俊:“微臣知罪。”
作為實際上宗室領袖的李孝恭與名義上宗室之主的李元嘉,兩人互視一眼,苦笑搖頭。
李孝恭歎息道:“二郎所言難聽,但卻是事實,然則宗室亦有自己的難處,要麼平庸昏聵,要麼過猶不及,想要取之中庸,何其難也?”
這話也讓在座諸人齊齊點頭,表示認可。
史書一本一本的擺在那裡,早已將宗室的利弊說得清楚詳儘,但如何對待宗室卻依舊是古往今來每一個王朝所麵臨的超級難題。
宗室自然不可能全是窩囊廢,事實上這些皇親國戚接受著當世最好的教育、有著無與倫比的政治資源,隻要朝廷願意加重任職、委以重用,成就會遠超尋常人,短期內便能造就一大批能力顯著、權勢顯赫之人。
然而這些宗室子弟羽翼豐滿之後,作為距離皇權最近之人,難免生出染指皇權、取而代之的不臣之心,成為巨大隱患。
榮華富貴、鐘鳴鼎食的豢養起來,幾十上百年後又會養出一群廢物,不僅無法起到拱衛皇權的作用,反而成為國家財政的巨大負擔……
如何既要重用,又要防備,其間之尺度著實難以把控。
所以宗室淪為蠹蟲,某種程度上也在於皇帝的取舍……
李承乾揉了揉太陽穴,終止了這個話題:“讓那些人去鬨吧,隻要朕不搭理他們,鬨一陣子也就偃旗息鼓了,他們也隻能嘴上吵吵嚷嚷,當真讓他們乾點什麼不臣於朕之事,也未必有那個膽子。”
他看向李勣:“此番劉延景兵敗,鳳棲原失陷,尉遲恭已經率軍攻占圜丘,猛攻長安就在旦夕之間,關中內外輿情紛紛,朝野上下日夜驚懼,英公可有退敵之策?”
李勣搖搖頭,道:“衛公乃天下名帥,兵法韜略無人能出其右,如今執掌東宮六率,總管天下兵馬,腹中自有良策,何須微臣濫竽充數、指手畫腳?非微臣不敢儘責,實在是人儘其用、方為正道。”
從劉仁軌率水師舟船北上,繼而一路攻城掠地直逼潼關,再到整個灞水防線道布置、調派,以及派遣劉延景抗敵,一係列動作很明顯皆在計劃之內,而這個計劃他事先全不知情,可見皇帝與李靖之間已經有了一整套策略。
以李靖之能力、威望,加上皇帝的信任、倚重,這套策略必然會被毫無折扣的執行下去,這個時候他李勣又何必摻和進去?
雖然明知這是皇帝讓他分一杯羹,但他卻不屑為之……
李承乾見李勣興致缺缺,遂不再提及此事,畢竟以李勣之資曆地位加上如今宰輔之首的權勢,的確令他這個皇帝深感忌憚,尤其是之前李勣對於皇位之爭袖手旁觀,愈發讓他感受到嚴重之威脅,如果李勣從此能夠站在他這一邊且保持足夠的距離與理智,倒也算是一樁好事。
像李勣這種人,最好就是在有事的時候讓他頂在前頭衝鋒陷陣,卓越的能力會讓他在麵臨困難的時候勢如破竹遊刃有餘;但無事的時候就得讓他遠離權力中樞,最起碼也要保持距離,否則一旦生出異心,必成心腹大患。
既然李勣識趣,自是最好不過。
李承乾對諸位大臣道:“那些宗室想鬨就讓他們鬨一鬨吧,隻要不是太過分,朕就當看不見。不過李君羨你親自盯緊著一些,若是有誰膽敢私通外敵、勾結叛軍,定要搜羅人證物證,到時候朕必然不肯善罷甘休。”
此事算是做出決策。
事實上也隻能如此,畢竟都是血脈手足,宗室與晉王之間利益糾葛牽扯頗深,想要徹徹底底劃清界限幾乎不可能,若是捕風捉影便大動乾戈,必然將整個宗室鬨得沸沸揚揚,親手將一些本不會依附晉王之人推到晉王那一邊。
隻要沒有確鑿的證據,就不好大動乾戈……
束手站在殿下的李君羨肅然領命。
眾人也這個時候才向他看了一眼,對於這個即便站在殿中卻存在感極低的男人,大家都看法都很是敬佩。
一般來說,任何一個執掌皇權的帝王身邊都會有一個這樣的人行走在光影明暗之間,做些不大見得光卻很是必要的事情,等同於皇帝的私人打手。
因為知道甚至經手來皇帝太多隱私之事,自然得到皇帝的寵信,這些人大多權柄赫赫一時間聲勢滔天,但也正因如此,等到皇帝時日無多或者策略有所轉變,這些人往往會被殺掉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以謝天下。
基本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似李君羨這般先後在父子兩代帝王麵前受到器重,基本沒有先例,由此也可見這位素來低調的“頭號鷹犬”手段的確高明,將皇帝交代的事情辦得穩妥之餘還不至於得罪太多人,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
會議散去,劉洎私下於禦書房之內求見李承乾,房俊在座。
李承乾坐在主位,房、劉二人居於下首,內侍奉上香茗之後退下,書房內隻餘下君臣三人。
君臣先是說了幾句閒話,各自喝了口茶水,劉洎放下茶杯,肅容道:“陛下明鑒,如今關中局勢緊張,各方勢力蠢蠢欲動,其中暗自勾結叛軍者必然有之,若是任由劉祥道繼續大張旗鼓的整頓吏治,定會使得人心惶惶,萬一心懷叵測之輩趁機私下拉攏,很難保證不會有人投向叛軍,與陛下之初衷相違背。不若趁此機會宣布既往不咎,一定能夠獲取朝臣官員之擁戴,人心所向,何愁不能平滅叛軍?”
李承乾蹙眉喝茶,沉吟未語。
房俊笑道:“劉中書當真是打著一手好算盤,陛下任用劉祥道之初衷乃是整肅吏治,將不法之徒揪出來依法懲處,不僅劉祥道因此承擔來無數罵名,聽說還有人鋌而走險暗殺行刺,就連陛下也因此遭受詆毀,名譽有損。劉中書卻充當好人,想要憑此收割無數犯有過錯的官員感恩戴德……野心不小啊。”
劉洎頓時大怒,氣得吹胡子瞪眼:“豎子焉敢這般信口雌黃、辱我清白?我之所為,乃是為了朝局大勢所想,絕非為了私利,反倒是越國公出口必言利,齷蹉卑劣,令人不齒!”
他素來是個有城府的,一般情況之下都能做到“喜怒不形於色”,但每每麵對房俊的冷嘲熱諷卻總是破防,極難保持一以貫之的冷靜謙遜。
這個棒槌看似混不吝,實則思維極其清晰,每一回都能直接將話題插到他的核心利益之上,令他心虛慌亂、怒不可遏……
李承乾安撫道:“你二人皆乃朕之肱骨,朕信賴有加、委以重任,自當攜手並肩為國謀利,何以好似仇敵一般每一次見麵都掐個不停、鬥個不休?尤其是眼下局勢危厄,動輒有覆滅之虞,咱們君臣應當團結一致、共度時艱,開創一番豐功偉業、永垂青史。”
房俊、劉洎趕緊起身,鞠躬請罪。
但他們兩個心裡都明白,李承乾看著他們鬥來鬥去覺得心煩,可一旦他們當真蜜裡調油利益共享,李承乾怕是就得愁得睡不著覺了。
文武雙方一旦達成共識,彼此協同、合作無間,足以將皇權給徹底架空……
李承乾擺手示意讓兩人入座,對劉洎道:“此番整肅吏治,實有必要。父皇當年登基,大賞功勳,德不配位者不知凡幾,隻不過父皇胸襟如海,念及過往功勳不予計較。時至今日,朝廷上下冗官眾多,*****比比皆是,若是不能予以整頓,使得庸者下、能者上,長此以往,必然吏治腐敗、日複一日,待到病入膏肓之時再想忍痛刮骨,亦是無濟於事。中書令所顧慮之事,的確有可能發生,但朝廷應當以大局為重,絕不能因噎廢食,劉祥道畢竟驟登高位,行事難免有所疏漏,正需要中書令這樣的謹慎之人為其查缺補漏,亦能使朕安心。”
劉洎連忙應下,慚愧道:“微臣目光短淺,隻知眼前之危機,卻看不到未來之隱患,實在是罪該萬死。幸好陛下高瞻遠矚,防範於未然,實乃蒼生社稷之福祉也。”
至此,經過一連串試探,他算是徹底確定皇帝必然留有後手,根本不懼朝中文武大臣乃至於關中各地駐軍依附晉王,甚至起兵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