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王朝密碼(1 / 1)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570 字 1個月前

李勣也沉默下來,他讓李承乾提防房俊,是怕房俊以後操弄權柄革新變法動搖帝國基石,可直至眼下房俊除去在右屯衛廢黜府兵製改用募兵製之外,並無其他逾矩之處。

人家還沒乾的事情,如何讓皇帝提防?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古往今來君王治理天下的規範,君王製定政令,大臣負責施行,百姓黎庶聽命而行,則天下大治也。若不安於現狀,野心勃勃試圖革新鼎器、重編吏治,必然使得天下紛紜、物議沸騰,動搖帝國根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孔子的話語,自漢以來,被曆代君王奉為圭臬,作為執政之基礎。

這話的意思很淺顯,作為百姓隻要聽從統治者的號令即可,決不能讓他們知曉“為什麼”的,因為知曉“為什麼”,就明白了王朝的本質不過是統治者依附於百姓身上敲骨吸髓剝削無度以供養貴族、官僚的奢靡生活……這誰受得了?必然天下大亂不可。

同理,所有的新政都意味著固有既得利益集團的崩潰,將他們的利益剝奪,轉嫁給那些沒有得到利益的人,而人的貪欲是無限的,既得利益者絕對不願出讓原本屬於自己的利益,那些新得到利益的人更會得隴望蜀,意識到原來想要攫取利益也並不是不可能,隻要變法革新就行了唄?

社會根基因此動蕩,帝國基石有傾覆之憂。

故而,古往今來的既得利益者對於變法革新之事深惡痛絕,國富不富、軍強不強他們漠不關心,隻知道社會秩序、權力架構不能變動,否則越來越多的人會對舊有的秩序發動挑戰……

李承乾沉默的喝著茶水,麵色沉靜不見神情變動,忽然放下茶杯,抬眼看著李勣,問道:“英公乃國之柱石,文武雙全,朕心中有一疑惑想要請教……你說,大唐之覆滅在何日?”

李勣很是意外,沒想到大唐皇帝居然問出這樣一個犯忌諱的問題……

這皇帝一天到晚都在琢磨什麼?

是了,皇帝本是心性純善、敦厚溫和之人,既然有這番頗有些“離經叛道”“不務正業”的想法,必然是受到身邊人的影響,而這個“身邊人”也隻能是房俊……

果然自己的擔憂不是杞人憂天的。

但這個問題太過深邃,涉及到的學問很多,一時之間不知如何應對,隻能含湖道:“大唐順應天命、吊民伐罪,於隋末亂世結束天下混戰,救萬民於水火、解百姓與倒懸,自然國祚延綿、長盛而不衰。”

“嗬嗬,此間隻你我君臣二人,坦誠以待即可,何必拿這種三歲孩子都不信的話來湖弄於朕呢?秦王嬴政一掃六合、統一神州,自認為功過五帝、德蓋三皇,所以自稱‘皇帝’,且由他而始稱‘始皇帝’,其後子孫以二世、三世萬世延續……然而諾大的秦帝國在秦始皇之後二世而亡,還有誰會相信那些萬世不竭的無稽之談呢?”

“呃……”李勣無言以對。

李承乾執壺給李勣斟茶,笑著說道:“夏商周以降,王朝興滅、皇權更迭,無論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還是斬白蛇戰霸王一統寰宇的大漢太祖皇帝劉邦,亦或是結束南北朝亂世的隋文帝楊堅……這些都是一代人傑,這幾個王朝也都曾興盛於一時,但最終的結局卻都免不了灰飛煙滅。由此可見,對於王朝來說,必然有一個痼疾存在,若不能將之根除,則無論如何強盛一時的王朝都難逃覆滅之結局……英公以為然否?”

“……”李勣依舊無言以對。

他伸手接過茶杯,捧在手裡目光呆滯,腦子有些轉不過來,現在的陛下居然成長至這等地步,已經開始思考如此高深之問題了嗎?

這個問題,李勣自己甚至從未想過。

秦暴政當道、橫征暴斂,始皇帝驟然離世未能使得皇權平穩過渡,李斯、趙高扶持胡亥登基,且矯詔賜死公子扶蘇,導致秦帝國中樞權力架構完全崩潰,加之六國覆滅之日未久,殘留各地的六國貴族趁機興兵作亂,九州板蕩、烽煙處處,滅亡自然應該。

漢朝末年皇權旁落,皇帝皆是衝齡繼位、主少國疑,各地軍閥趁機興起,最終禪讓於曹魏。

隋朝覆滅未久,隋煬帝橫征暴斂曆曆在目……

每每想起這些王朝的覆滅,大都將問題歸咎於末代皇帝或無能或昏聵或暴戾,認為隻要不犯下那些錯誤,王朝自然能夠長長久久、世代傳承。

誰會去思考其中的必然呢?

李承乾正襟危坐:“即位以來,朕每每思之以往王朝之覆滅,發現一個規律。王朝興起之初,舊有的利益集團被打破,世代攫取的利益重新分配,這體現在天下的土地人人有份。百姓得到土地,隻需努力耕作便能安身立命……於是,這個時期的王朝必然政局穩定、欣欣向榮,隻要皇帝不是個傻子,往往盛世可期。”

說到此處,他頓了一頓,喝了口茶水潤潤喉,精神有些振奮,能夠給李勣上課的機會可不多……

“但這樣的好日子不會太長久,因為隨著國家富裕、政局穩定,利益分配已經固定,底層上升的通道被徹底堵死。而天災人禍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百姓或許可以通過勤勞耕作獲取安身立命的機會,但抵擋災禍的能力極為欠缺,往往一場大病、一場天災便使得畢生之辛勞所得付諸流水。而這個時候,正是貴族放貸租賃以攫取土地、人口的好機會。”

李勣默默頷首。

他自己也是世家出身,如何不明白世家門閥賴以發展壯大的最初始手段呢?

對於百姓來說,一場天災或許意味著家破人亡;但對於世家門閥來說,一場天災,就是一場掠奪土地人口的盛宴。

災禍之年,糧價暴漲,世家門閥以十倍之價格將糧食賒欠給受災百姓,等到災禍過去,年景變好,土地糧食豐收,糧價暴跌,百姓還債的時候發現要以賒欠之時十倍甚至百倍的代價去償還……結果自然是還不上。

還不上怎麼辦呢?

要麼賣田,之後租賃世家的土地淪為佃戶;要麼賣身,成為世家的奴仆……

世家門閥在一場一場的天災中發展壯大,百姓則在一場一場的天災中家破人亡,官府甚至不能在其中起到半點有效的作用,因為雙方都是按照契約辦事。

這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李承乾挪動一下身子,緩解一下麻痹的雙腿,續道:“……一年一年過去,百姓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淪為世家門閥的佃戶、奴仆,而世家門閥隱匿了這些土地、人口,不向朝廷繳納相應的稅賦……國力衰退,民不聊生,盛世又成為前朝末世時候的樣子。”

下麵的話不用說,李勣自己也知道,百姓被逼的活不下去,隻需一點點引子便會揭竿而起,烽煙燒便神州處處,無數梟雄在亂世之中應運而生,領導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推翻腐朽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

於是,大家都有土地耕種,都有官職可當,都有買賣可做,政局穩定,盛世可期。

百十年後,一切卷土重來……

李勣徹底沉默。

王朝興滅、皇權更迭,土地兼並、亂世烽煙,這種事載於史冊比比皆是,但凡讀過書的人都知道,所想的也都是如何避免昏君禍國、奸臣殃民,賢臣如何諍諫、能吏如何治國,何曾有人去深思其中的規律與必然?

半晌,抬頭見到李承乾目光灼灼,李勣問道:“陛下可是想到了打破這種輪回的辦法?”

李承乾興奮的左手握拳錘了一下右掌心:“正是如此!”

這下連李勣也忍不住好奇了,整了整姿態:“請陛下賜教!”

李承乾道:“其實很簡單,所有一切都痼疾都在於土地之上,世家門閥、達官顯貴拚了命的兼並土地,以此壯大自己的勢力、夯實自己的根基;而百姓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這兩者是針鋒相對且絕對相背的……想要解決這個死循環,那就必須將土地的作用予以澹化。”

李勣目瞪口呆:“將土地的作用……澹化?”

土地是什麼?千古以來,所有的書本道理、生活經驗都告訴人們土地就是生存的根本,再多的錢、再大的官都不能保證人的生存,唯有土地上栽種的糧食可以。

而糧食就是一切。

這如何澹化?

李承乾的臉上略有紅潤,目光有些狂熱:“讓世家門閥感受到土地並不是他們唯一可以追求的東西,亦或者,有著無窮無儘的廉價土地讓他們去追逐,而不是將目光緊盯著百姓的那麼點兒土地;與此同時,讓百姓可以擺脫土地的束縛,使得他們即便失去土地也依舊可以活下去。”

“……”

李勣有些犯暈,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無敵統帥頭一回覺得腦子不夠用,皇帝的話語他聽得清清楚楚,但一個字都不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