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權臣之相(1 / 1)

天唐錦繡 公子許 1392 字 1個月前

第3669章權臣之相

曆史上,李二陛下東征高句麗,不克,班師回朝。途中染病,臥榻不起,劉洎、馬周等人前往探視,時為黃門侍郎的諸遂良負責接見。

其後,李二陛下詢問劉洎、馬周等人言辭,諸遂良說:“劉洎言及‘朝廷大事不足憂慮,隻要依循伊尹、霍光的故事,輔佐年幼的太子,誅殺有二心的大臣,便可以了’……”

此等話語對於一個皇帝來說如何接受?故此,李二陛下甚為不滿,且認為劉洎野心勃勃,一旦他日太子登基,勢必聯絡朝臣,架空新皇,行“伊、霍”之故事,把持朝政。

此為劉洎之死埋下伏筆……

此乃《新唐書》《舊唐書》皆由記載,當然,後世史學家對此爭執不一,有的認為劉洎不可能說這樣的話語,有的認為諸遂良不會說謊。

最有名的自然那位“砸缸”的司馬君實,此君道德標榜、仁義無敵,故而素來喜歡以道德人品立論,認為“忠良正直”的褚遂良不會行誣告之舉,褚遂良譖殺劉洎的說法全都是負責編撰《實錄》的許敬宗之誣陷,進而被收錄於史書之中……

且不論道德標榜的司馬光如何鑒定一個幾百年前的古人在道德風範方麵之修養,單隻是以其資曆、地位來說,難道不懂得一個政治人物全無善惡之分的道理?

或許是真的不懂。

這位足以獲頒“道德風尚獎”的千古名流皓首窮經、學問無敵,於實務卻是一竅不通,隻知捧著先賢著作上綱上線,對於朝堂大事也隻是一味節流、不懂開源。

打擊政敵倒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苟,當初舊黨被新黨逐出朝堂之時大多安置於富饒之地,意為黨爭乃理念之爭,雖分勝負,卻不分善惡,留有餘地。然而等到此君反敗為勝,便還是反攻倒算,將新黨儘數發配貶斥於蠻荒之地,終生不得回朝……

凡此種種,尚能以“剛直秉正,不通轉圜”為由予以洗白,但其“割地求和”一事,卻爭議巨大。

“熙寧變法”之時,宋神宗任用王安石攻略西夏,拓地五州,史稱“熙河開邊”,收複熙、河、洮、岷、迭、宕等州,幅員兩千餘裡,在河湟新邊之地設郡縣、建堡寨,“唃氏之地,悉為宋郡縣矣”。

然而等到司馬光上台,立即將沈括、種諤等人率領西軍浴血奮戰從西夏人手中收複的米脂、浮圖、葭蘆、安疆四所軍寨,拱手奉還給西夏。

理由居然是“因恐夏人為保自身的安全而再謀出兵攻取,吾日夜寒心……”

大宋占了西夏的地界,所以西夏總是想著要打回來,這對於大宋是極其不利的,因為要派兵駐守、消耗糧秣、加重國家負擔,乾脆將其雙手奉還給西夏,這樣麻煩就解決了……

多麼睿智的思路啊。

然而更為可悲的是,直至二十一世紀,依然有無數“公知”不遺餘力的鼓吹司馬公之遠見卓識……

……

房俊揉了揉太陽穴,拈起茶杯喝茶,才發現茶水已然溫涼,遂抬手讓一旁的親兵重新沏一壺熱茶來。

不知不覺,思維居然發散到司馬光那邊去了……

茶水剛剛端上來,外頭腳步聲響,一身甲胄的高侃與穿著革甲卻袒露胸懷的讚婆一先一後走進來,前者單膝跪地施行軍禮,大聲道:“末將擊潰宇文隴解玄武門之圍,但功虧一簣、未竟全功,請大帥責罰!”

後者右手撫胸,彎腰施禮,黑紅的麵容滿是羞愧:“此事錯不在高將軍,皆乃在下大意所至,懇請大帥責罰!”

房俊自書案之後起身,先將高侃攙扶起來,目光相觸,沒有那些冠冕堂皇之語,隻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一句:“辛苦了!”

高侃心中溫暖,重重頷首。

他知道大帥甚為看重自己,不僅一力栽培,更寬容相待,即便犯下大錯不得不按照軍紀懲罰,卻也不會對自己有太多苛責。

這份簡拔之情、維護之意,足以令他甘願以死效忠……

房俊扶著讚婆雙手將其扶起,笑道:“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戰前所製定之策略實際上大多未能如願實施,此番雖然放走了宇文隴,但已經重創其主力,更挫其銳氣,使之心生懼怕,縱有千軍萬馬亦不足道也。雖有遺憾,但將軍千裡馳援之情誼如祁連一般厚重,某又怎忍苛責?將軍還請放心,此戰有功無過,某定會向太子殿下親自為你們請功!”

“多謝大帥回護!”

讚婆心裡鬆了口氣,素聞唐軍紀律嚴明,有功必賞、有過必罰,此番自己鑄下大錯未能全殲宇文隴,唯恐房俊不念舊情,那自己的顏麵可就折損得太大了……

……

三人分彆落座,高侃與讚婆向房俊詳細稟報戰事細節,高侃忽然問道:“大和門那邊情況如何?”

此番迎戰叛軍,采取的是“打一路、守一路”的策略,主攻宇文隴部,防禦長孫嘉慶部。因為兵力有限,既要有足夠的兵力將宇文隴部一擊擊潰,又要有足夠的力量戍守玄武門,能夠防禦大和門的兵力自然捉襟見肘。

而一旦擋不住長孫嘉慶部,使其進占大明宮,占據龍首原之地利,那麼即便擊潰宇文隴部也難挽敗局……

房俊擺擺手,道:“放心,王方翼他們守得不錯,劉審禮更是親率具裝鐵騎出城突襲,殺得長孫嘉慶狼狽不堪。你們大捷的消息剛剛傳回的時候,某已經派遣程務挺率八千兵卒增援大和門,必然固若金湯、萬無一失。”

之前大營留守一萬多兵馬是為了確保玄武門之安全,既然高侃那邊大捷,隨時可以回撤大營,自然便分出兵力增援大和門。長孫嘉慶徒有虛名,實力不足,以六萬攻五千尚且不克,如今又增加八千精銳,使其必然無法越雷池一步。

高侃籲了口氣,放下心來,旋即便有些壓抑不住興奮。

自關隴起事以來,東宮猝不及防,被關隴優勢兵力死死壓製,非但無半分轉圜之餘地,甚至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敢犯下絲毫錯誤,不然動輒有傾覆之禍。如今這場仗打完,宇文隴部遭受重創,實力折損嚴重,長孫嘉慶部也好不到哪裡去,攻城不克最是消耗兵力,如此關隴叛軍的主力接連受挫,兵力、士氣都將大幅度降低,留給東宮的空間驟然寬廣。

甚至有餘力打一打反擊。

房俊叮囑道:“雖然局勢一片大好,但凡事切勿大意,不能犯下得意忘形的錯誤。說到底,叛軍依舊占據兵力優勢,尚有一戰定輸贏的能力,絕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高侃笑道:“大帥放心,末將沒什麼運籌帷幄的本事,唯有勤勉任事這一項還算是一個優點,自然懂得揚長避短的道理,斷不會得意了便翹尾巴。”

房俊頷首。

的確如高侃自己所言,他這人兵法謀略比之薛仁貴、劉仁軌皆有不如,但勝在有自知之明,絕不會想著投機取巧、好大喜功,任何時候都沉穩踏實,或許無赫赫之功,但絕不犯下低級錯誤。

簡而言之,開拓或許不足,守成綽綽有餘。

房俊又對讚婆道:“稍候某會讓軍中準備一些牛羊糧秣前往犒軍,待稟明太子殿下之後,軍中有功之將校亦會得到賞賜,還望將軍能夠竭儘全力,不負大唐百姓之期待。”

想要馬兒跑,就不得不給吃草,雖然讚婆出兵相助的本意乃是為了給噶爾家族抱上大唐這條粗腿,倚為靠山,貪圖的是以後的利益,但眼下人家拚死作戰,多少也要給一點甜頭,哪怕隻是口頭上的嘉獎,也足以提振吐蕃胡騎的士氣,使之願意為東宮拚死力戰。

否則士氣低迷,難免出工不出力……

思維發散瞎瘠薄寫,寫完才發現扯姥姥家去了,不過發現對於司馬光其人有著太多不同意見,所以也就不刪了,淺談一下筆者之看法,或有不同,或有對錯,歡迎指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