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怕是假的,不光溪英和簫玉寒後怕不已,就連青陽想起之前的事情也直冒冷汗,幸虧那楊副總管沒有當場搜身,若是讓他們搜到溪英和簫玉寒身上的大量的靈石,恐怕渾身是嘴都說不清了。
溪英和簫玉寒當場伏法是肯定的,青陽雖然有辦法保住一條命,但是可那樣的話,很多秘密就要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了,而且以後不僅無法在青岩城立足,還要背著這個罪名四處逃竄。
回到客棧之後三人各自分開,溪英與簫玉寒全都閉關苦修去了,青陽則進入煉丹房裡煉製丹藥。他已經沒有丹藥可用了,習慣了用丹藥提升修為,總覺得從外界吸收靈氣太過緩慢,之前在萬通閣買了三百份養元丹材料和三十份聚元丹材料,必須儘快煉製出來。
不過煉丹是一份細致活,從準備到開始煉製再到丹藥出爐,一枚養元丹需要花費大約三個時辰的時間,三百份養元丹材料全部用完,不眠不休也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聚元丹更複雜,所用的時間更多,想要把幾百份材料全部煉完,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做到的。
這也是為何萬通閣給客卿丹王一年定下聚氣丹和聚元丹材料各二百份的原因,遇到熟練的丹師還好一些,若是丹師的技術不夠熟練,煉製丹藥速度比較慢,那麼光是把這四百份材料全部煉製完,不眠不休也需要將近半年,修煉還能剩下多少時間?
青陽的情況還算不錯,養元丹的煉製對於他來說沒什麼難度,無論是草丹還是元丹都熟練之極,不需要浪費太多額外時間,一天大約能夠煉製五到六份材料,三百份材料也就是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期間青陽甚至嘗試了批量煉製,也就是一次同時操作多份材料,隻是難度太大,對神念的要求太高,成丹率會從他原來的超過四成下降到不足三成,損失太大,青陽也就沒有繼續嘗試,隻能等以後修為提升,丹術高了,神念也更加強大的時候再試了。
不知不覺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那三百份聚元丹的材料被青陽全部用完,總共煉製出了一百二十多枚養元丹,短時間內不缺丹藥使用,青陽才停止了丹藥煉製。至於那三十份聚元丹材料,是提升丹術用的,也不急於一時,青陽也就暫時沒有煉製。
在這期間,柳薇如約派人送來了四千靈石,算是他們為提供線索以及乘坐萬通閣靈船被劫的賠償,隻是溪英和簫玉寒都沒好意思要。這也正常,若是沒有青陽,彆說萬通閣會送來靈石了,他們連性命也保不住,哪還好意思再跟青陽分靈石?何況前段時間他們每人剛分了三萬多,現在也不缺靈石使用,於是就都便宜了青陽。
離開九州大陸前,為了煉製蛇靈甲,青陽幾乎把身上的東西全部換成了靈石給莫家支付報酬,當時的青陽除了一身的寶物,靈石所剩無幾,但是這幾年下來,腰包重新鼓了起來。
在五城島那些零星收獲不算,光是在橫行島就得到了兩千靈石的煉丹報酬,得到了一顆禦海平波珠,節省下了一份價值兩三萬的妖障丹材料,血骷髏的納物符每人分了三萬多,黃臉海盜的納物符也有一萬多,再加上這次萬通閣給的四千靈石,青陽身上光是靈石就有將近六萬,已經超過了很多資深的金丹修士。
也幸虧青陽向來比較低調,沒人知道他的情況,就連溪英和簫玉寒,也隻是隱隱約約知道青陽身上的靈石和寶物比他們多,至於究竟多多少,誰也不清楚。當然,他們跟青陽一樣,也不敢向外透露任何這方麵的消息,因為三個人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若是被彆人知道了他們擁有很多靈石的事情,誰也好不了。
對於修士來說,當然是靈石越多越好,彆看青陽如今的身家已經超過了很多金丹修士,其實這些靈石也是不經用的,築基修士需要的東西還好,一般幾千靈石就能買到,青陽若是要求不高,這些靈石足以支撐他修煉到築基圓滿還有剩餘。
不過他不能不為將來考慮,他的資質有限,靠自身突破金丹期根本就不可能,必須有結金丹輔助,而結金丹的價格對於築基修士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彆的不說,一份材料就要兩三萬靈石,而煉出一枚結金丹,至少需要四五份才有可能成功,折合下來就是十萬出頭,青陽的這些靈石也就隻夠一半,這還是在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若是運氣比較被背,四五份材料都沒有成功,那就更困難了。
修仙之路一步快步步快,機緣也是留給又準備之人的,青陽不得不現在就未雨綢繆考慮這些事情,若是也跟彆人一樣,等修為到了築基後期才做準備,不知道要耽擱多少事情。
在客棧之中休整了幾天,青陽調整好狀態,正準備開始煉製那三十份聚元丹材料,柳薇又來到了客棧,帶來了有關青陽申報萬通閣客卿丹王,萬通閣方麵對此事的安排。
時間定在一個月後,地點就在萬通閣丹院廣場,不僅萬通閣的高層們會到場,一些跟萬通閣親近的家族也會派人參加,另外青岩城的丹師同行們也不會少。因為萬通閣這個客卿丹王的考驗,不僅是萬通閣自己的事情,對其他家族也有影響,更是丹師界一件難得的盛事,這麼好的交流學習機會,其他丹師也不願意錯過。
唯一比較遺憾的是,這次參加考驗的不光是青陽,還有萬通閣的另外三位準丹王,也就是說青陽多了三個競爭者。
經過柳薇一番解釋,青陽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白了,還是有人從中阻撓。那楊暮吃虧之後不甘心,就派人打聽青陽等人的情況,很快就把三人的來曆挖了個底朝天,隻是青陽和溪英等人這段時間一直窩在客棧之中,楊暮找不到下手機會,再加上柳薇一直在旁邊盯著,楊暮才沒有再找麻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