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華語影壇,呂導演算是獨一份!
不說票房、獎項什麼的,光是一手捧起了楊青、蘇倫、韓延等新生代商業片導演,足矣證明他的地位!
而且看一看今年的橙子即將上映的電影:《致青春》、《脫軌時代》、《匆匆那年》、《分手合約》、《催眠大師》,清一色的新導演,但這幾部戲的監製要麼是他自己,要麼是寧昊、徐爭、楊青…
這就是典型的製片人模式!
他對打造內容不遺餘力!
這種扶植看似平常,其實很不容易。
導演中有西北圈,有京圈,有港圈,如果你哪個圈都不屬於該怎麼辦?
那就自己打造一個圈!
這幫人統稱橙子係!
而且跟故步自封的京圈、港圈不太一樣,橙子係有三大電影計劃,一個是呂瀟然主導的‘新人電影計劃’,一個是寧昊主導的‘壞猴子電影計劃’,徐爭也準備啟動自己的電影計劃…
華語片要取得進步,必須尊重觀眾,尊重人文主義。
是,很多人說新導演本身具備能力,可是,如果沒有這幫前輩的支持,還是很難的!
香港這幾年,年年影帝視帝都是老一輩。
內地的票房紀錄,五億俱樂部,除了馮曉剛、薑聞,其他的都是新人!
這麼說吧,再過十年,呂瀟然就是華語電影頭把交椅!
《智取威虎山》,有不少都是第一次跟呂瀟然合作,本來以為他是那種不苟言笑…
圈內人都知道,帝國雙熊之一的陳導,他的拍攝現場氣氛極為壓抑,安靜的可怕,甚至落一根針都能聽見,所有的人都很害怕,害怕犯錯誤,陳導演身材高大,又很自負,發起脾氣來很嚇人的…
呂瀟然的劇組…
拍攝的時候當然以他為準,但是之後的討論會,每個人都能發表意見,而且每個人都願意說上兩句…
說錯了,呂瀟然也不會生氣,最多罵他一句‘滾蛋’!
這樣的劇組,甭管電影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怎樣,大家都願意出一份力。
……
有個問題,演員真的不知道自己演的是爛片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好說的,片子的好壞,觀眾看的是結果,演員看的是白紙黑字的劇本,完全不知道,隻能靠猜。
很多時候,演員看問題的角度和觀眾完全不一樣。
演員更看重權重裡麵,人際關係和資源,人脈這個說起來很複雜,而觀眾一點也不關心。簡單地說就是:雖然是爛片,但背後資源好,也得接!為的是以後事業的發展。
當然,更多時候是這樣的:這片也太爛了吧…得加錢!
後世,也不用後世了,《奔跑吧》今年開播,必將掀起一波真人秀狂潮,肯定會有其它公司也加入真人秀競技,然後就促生了很多誌不在留下作品的人,人家覺得我掙這麼多肯定演技沒得說了,再說忙著接真人秀還要保持容顏,哪有空研究演技。
“你4個月接5部戲,到底累不累,整體片子質量怎麼樣?”
“質量的問題完全沒有想過。”
這種心態太大概就是:錢已在手,笑看眾狗!
……
《智取威虎山》還在拍攝中,一幫人縮在雪鄉,頗有一種與世隔絕的味道!
網上因為一份榜單吵翻天了!
2013年的福布斯中國名人榜公布,很多人看了之後,直接質疑,為什麼沒有呂瀟然?
很快,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出爐…
呂瀟然,身價358億,躋身前十五,排名第十二!
身份標簽是:傳媒、投資…
具體這是橙子映像百分之四十四的股權(老爸老媽把股權還給他了),奈飛百分之十五的股份以及最新上市的橙子遊戲百分之三十五的股份…
沒有算其它資產…
傳媒界的王常田夫婦也上榜了,榜單第48名——他倆占據光線傳媒接近百分之五十八的股份。
比較起老王,大小馬,呂瀟然當然不起眼,問題是他是榜單最獨特的一個——30歲,全國皆知的大明星…
簡直白手起家第一人!
網友議論紛紛,大都是善意的調侃:都教授除了不會超能力,什麼都具備了!
也有檸檬精說什麼‘這麼有錢,為什麼不捐款’…
橙子發布了去年的捐款名單,包括助教、為公立醫院捐獻救護車,教育、社會服務,總額是4億元,當然還有捐給黑會的2000萬…
後麵那項算是過橋費,你不給它捐款,就沒法自己做!
還有網友不滿足:怎麼才捐4億,我要是呂瀟然,全部身家都捐了!
你愛咋咋地,反正沒人回複他…
……
“…我有這麼多錢?”
聽了陳祉兮的彙報,呂瀟然都懵逼了,趕忙打開手機…
可惜,網太差,根本連接不上…
“奈飛市值翻了一番…你投資的五億美元已經翻了一倍!”
“…這麼快嗎?”
“你怎麼知道奈飛市值會瘋漲?”
“因為我看了《紙牌屋》啊,還有華爾街很相信奈飛的‘大數據’…”
資本市場很相信‘大數據’這個概念,奈飛的市值現在隻是翻一番,等到連續幾部精品劇之後,‘大數據’被炒熱,奈飛會迎來騰飛!
當然,呂瀟然投資奈飛跟這玩意一點關係也沒有…
為什麼看好?
你要是有輔助器,你傾家蕩產也會投資奈飛!
當然,前提是你得有呂瀟然這樣大的名聲,否則,人家不一定願意接受你的注資!
陳祉兮小聲道:“下次有什麼好的投資項目,記得帶我一起。”
“…我就是補充產業鏈發展,免得受限院線…”
“我現在買奈飛的股票,還能賺錢嘛?”
“…你現在買房子,不出三年,絕對能翻一番!”
“用你說?”陳祉兮翻了翻白眼:“我都買了八套房產了…”
“養豬也是不錯…”
“滾!”
為什麼不願意相信我?
養豬真的能發財!
呂瀟然歎了口氣…
“還有彆的事嗎?”
陳祉兮正色:“…明天回京城,我們安排了《看電影》、《人物》還有《南方周末》…”
“一個就行了,不用那麼多!”
“…那就《南方周末》吧!”
“可以…我出去一趟。”
“去哪?”
“丫吖殺青了嗎,我去感謝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