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次級戰略運輸機(1 / 1)

幾位西亞和中東的軍事觀察員聽了諾羅科夫的話這才意識到,似乎東方某大國這次的動作真的很快。

從地震發生到第一架直升機抵達喀喇昆侖山附近的野戰機場並滿載救援物資向受災嚴重的神仙灣哨所進發,前前後後才多長時間?

4個小時還是6個小時來著?

反正從淩晨發生地震,到了中午時分,三架運—15plus就已經從天而降,不但卸下來一架可適用於高原的通用型直升機,更是裝載了大批的後勤保障設備、人員以及相當一部分救災物資。

當時負責裝卸和救災任務的空降兵動作太快了,加之那架神秘的高原直升機又太過耀眼,於是就跟粉絲見到自己的愛豆一樣,一大幫軍事觀察員的目光全被那架直升機吸引過了。

而今被諾羅科夫這麼一提醒,巴基斯坦、伊朗等國的軍事觀察員猛然驚醒,這其中戰略意義之大簡直不言而喻。

要知道運—15plus雖然性能優異,但終究隻是一款輕型戰術運輸機,儘管采用了渦輪風扇發動機為動力,照比一般的渦輪螺旋槳動力要好上不少,航程上也能跟不少中型運輸機比肩。

但其最大起飛重量和載重量卻是明顯的短板,畢竟運輸機和礦山上的載重卡車一樣,載重越大越好,即便看似不靈活可到了關鍵時刻大載重量卻意味著在單位時間內投送的力量越大。

其他不論大半年前的那場大事件上,運—15plus便吃了載重量偏小的虧,加之數量又太少,無法成建製的投送重裝力量,導致空降兵在當時的行動中頗為尷尬。

而那次貼近實戰化的大演習所暴露出來的問題不僅僅國內的相關人士看到,其他國家的專業機構同樣注意到了裡麵的問題。

尤其是運—15plus高不成低不就的表現,讓不少對其感興趣的國家變得躊躇起來,其中已經裝備了12架運—15plus的巴基斯坦空軍是最典型的,眼瞅著半年多前裝備運—15plus的空降兵部隊投送能力如此糟糕,巴基斯坦空軍便暫停後續八架運—15plus的采購合同。

理由是空軍需要在評估,事實上卻是對運—15plus實戰化表現的不滿。

伊朗同樣如此,當初其采購和租賃TRJ—500支線客機的時候,順便看中了運—15plus,畢竟長期遭受域外某國禁運的伊朗,手頭上的裝備早已老化,特彆是航空運輸力量,亟待更新。

而運—15plus無論是航程、載重量和靈活度都在當時稱得上是優秀,於是當時的伊朗高級商務參讚巴迪亞便代表軍方與騰飛集團另外簽訂了12架運—15plus運輸機的采購合同,總價值為億美元。

結果半年前的大事件後,伊朗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航空運輸力量構成是不是有所偏頗,於是在接收了6架運—15plus後,果斷的砍掉另外6架的訂單。

類似的國家還有很多,有的是如伊朗一樣砍掉訂單,有的則是含蓄的拖著就是不要,有的則是意向不錯但就是覺得什麼地方差了點兒火候遲遲邁不出最後一步。

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他們對運—15plus的性能並不滿意。

然而此時此刻,看著那架神秘的高原直升機懸於喀喇昆侖山之上,野戰機場上停的卻是被他們認為性能不足的運—15plus。

這說明什麼?

運—15plus已經從單一的陸上裝備輕型戰術運輸機,成為一款可以兼顧重要航空裝備運輸的次級戰略運輸機。

是的,咖位拔的就是這麼的高。

沒辦法,在當今世界上能夠執行中型直升機遠距離航空運輸的運輸機,掰著手指頭數也就那麼幾個型號,且個頂個都是美國和前蘇聯才能夠擁有的重型戰略運輸機。

中型的戰術運輸機都不行,因為中型直升機因為技術和工藝方麵的原因,高度普遍在4米以上,大大超過中型運輸機的貨艙高度。

甚至有些直升機即便把螺旋槳和轂槳拆了也比大部分中型運輸機的貨倉要高。

正因為如此,在當下的世界當中,能夠執行直升機遠距離航空運輸任務的機型真的不多,而一般國家對這類裝備更是連想的心都不敢有。

沒辦法,那種重型戰略運輸機彆說采購需要各種各樣的刁難,就算買回來又怎麼養呢?要知道這玩意個頂個都是吞金獸,維護成本之高甚至能把普通小國一年的國防預算吞得一乾二淨。

然而就是這麼一款眾人想要卻壁壘重重的好東西,卻在一場發生在喀喇昆侖山口的地震中出現了曆史性的逆轉。

運—15plus儘管不大,但卻能裝載中型通用直升機。

要知道從降落到卸載,這些個軍事觀察員可是全程觀摩的,儘管距離很遠,但在望遠鏡的加持下,看得還算真切。

想想當時那架神秘的高原直升機從機艙裡緩緩移出來時,螺旋槳、轂槳、尾槳沒有一處拆除,隻是將液壓起落架收起,螺旋槳向後折疊,尾槳向前折疊,猶如一架艦載直升機收納一般,置於運—15plus機艙中。

也正因為如此,剛剛卸下來的中型通用直升機才可以在極端的時間內完成起飛準備,並迅速投入救援任務。

這要是螺旋槳、轂槳、尾槳為了將就機艙尺寸,全都拆嘍,在平原地帶還好,機務人員忙活一下就能搞定。

問題是此時此地可是喀喇昆侖山,高原中的高原,且剛剛發生地震餘震時有發生,想在這種環境下安裝這些配件,就算再強的機務沒個一兩天的時間休想搞定,關鍵是安好了還要測試,還需要時間。

可是現在,人家的直升機根本就不用這麼麻煩,完全按照艦載直升機的形勢來辦,通電撐開起落架,打開螺旋槳,掀開尾槳,甚至連油料都不用管,飛行員上去啟動就走,毫不拖泥帶水。

那一幕這些軍事觀察員們因為新裝備的出現並未在意,如今被諾羅科夫一提醒,方才驚歎於運—15plus與中型直升機之間精準融合後的戰略意義。

想想在伊朗高原,巴基斯坦北部,運—15plus裝載著具備高原起降能力的中型直升機進行前沿部署的話那對多任務執行能力絕對是質的提高。

於是那位來自巴基斯坦的軍事觀察員皺著眉沉思了一會兒,然後煞有介事的點點頭:“恩~~看來我們的運—15plus運輸機的數量還是不足,還要增加一些,最起碼要具備一次性能夠成建製的運送6架中型通用直升機到任何有爭議地點的能力才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