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胡楊他們遇到了一個非常癡迷的玩家,看中了一幅字,愣是把自己存的棺材本都拿出來。
收藏門類成百上千,最不缺少的是癡迷之人,可能不搞收藏的人很難理解,一堆東西有什麼可好玩的,收藏之樂,不足為外人道,唯有己知。
正在逛的時候,就傳來某某撿大漏的消息,引發了潘家園的小轟動。
其實,這樣的事情,幾乎每天都在潘家園上演。有些是真實的,有些則是誤傳,甚至是有人故意放出來的消息,刺激大家的購物熱情而已。
“宋瓷?起碼五百萬以上的,那還真是撿大漏。”胡楊他們邊上的攤主議論道,神情中有些向往。
“我說老陳,你自己的生意不做,跑去幫襯彆人,真搞不懂你。”
被稱為老陳的人笑道:“這並不影響我做生意嘛!”
他每天來擺攤,經常讓邊上的朋友幫忙照看,然後自己跑去看古玩,主要就是給自己長長眼力。
老陳從事這一行,已經超過二十個年頭。
這一行一山更比一山高,總有驚喜,總有刺激,似山中探險,藏趣無窮。利用所學,發現彆人之所未能發現,拾得滄海遺珠,既滿足心中藏者之樂,又可以兼顧生意,兩全其美。
他從口袋,掏出一塊類似古玉的東西,遞給自己的老朋友:“瞧瞧!這是我剛才得到的,五十元入手。”
“什麼來的?玉嗎?”
這話是威哥問的。
攤主抬起頭,看了眼威哥這個年輕人,笑答:“年輕人,不知道了吧?這是玉化石。”
“雨花石?好像不是這樣的吧?”
胡楊糾正:“人家說的是玉化的石頭,不是我們以前見過的雨花石。”
老陳驚訝:“這位小哥,有見識呀!”
胡楊抱了抱拳:“略知一二。這玉化石並不是玉石,玉化是一種想象,在特定的條件下,很多東西都可能發生玉化,比如螺化玉,就更是海螺玉化之後的形態。”
事實上,徹底玉化的石頭,也就是玉石。但要特彆說明的是,能玉化的物質,不一定是石頭,其他東西也是有可能的,甚至木頭、骨頭之類都有可能發生玉化。
“這東西,值錢嗎?雕琢倒是惟妙惟肖,但看不出是什麼生物,甲殼蟲嗎?”
胡楊笑道:“它可不是雕琢出來的。”
此話一出,除了老陳,其他人都很意外。
“不是玉化之後的石頭雕琢出來的嗎?”老陳的朋友問道。
老陳知道是怎麼回事,但他不說,看胡楊這個年輕人怎麼解釋。
“準確說,這是一塊化石,經過玉化而成,過程有點複雜。不過,也正是如此,這件作品才更顯珍貴,五十塊錢真的是撿大漏了。”胡楊跟他們說道。
老陳舉起拇指:“厲害,我都看了很久,才猜測是這樣的。”
“化石?然後玉化?”大家懵逼,不明覺厲。
老陳的朋友問他:“老陳,這東西你賣的話,賣多少錢?”
“值幾萬塊吧!但我不準備賣,自己玩。”
華仔從他們的攤子上,拿起一件陶俑。
老陳開口道:“這是一隻北魏的陶俑,挺有收藏價值的,你要的話,一千五百元給你。”
雖然剛才大家相談甚歡,可該做生意還是要做,該賺的錢必須賺,不會因為剛才聊得來,隨便賤賣。
“嘿!北魏陶俑?”胡楊似笑非笑地質問。
“咳咳!”老陳臉色稍微有點尷尬。
“假的嗎?”華仔偷偷問胡楊,將聲音壓低。
老陳卻聽到了一些,翻白眼:“也不能說是假的啦!這是仿的,高仿!”
他看得出,胡楊是個厲害的角色,滿不了人家,所以很光棍地說出來。
“在潘家園,北魏陶俑可是很出名的。”
“是嗎?”
胡楊和大家講了個事件,就發生在潘家園的真實事件,而且主角就是北魏陶俑,至今仍是文物界專家們最諱莫如深的痛。
九十年代初期,潘家園舊貨市場上悄然出現了一批“北魏陶俑”這些外表斑駁的陶俑,很快引起了一些文物專家的關注。賣陶俑的攤主坦白地告訴專家,攤位上的這些陶俑是一些河南老鄉,在家鄉經濟開發區施工時候挖出來的,眼前的陶俑還隻是一小部分。
專家憑著多年的鑒定經驗判定,這是一批珍貴的國家文物。為了更加保險,專家從潘家園買走了幾個古陶俑,回去後與專業人士對它的真假作了進一步的鑒定,集體鑒定的最終結果,大家一致認為:這是一件北魏時期的珍貴文物。
為了不讓這些珍貴文物損毀散失,專家們建議向國家申請專項撥款,及時收購。
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單位出乎尋常地很快做出反應,撥出專款,派出專家,搶救性收購古玩市場上出現的北魏陶俑。
據說,當時首都的幾個博物館一起出手,打量收購市場上的北魏陶俑,花了不少錢。
這樣的收購幾乎是史無前例的:以往,我國大大小小的文博單位基本上不在地攤上收購文物,就算是平日裡正常購買,在經費上也是慎之又慎、緊之又緊。此次幾大國家級文博部門的收購行動如此迅速果斷,足以見得這些陶俑的文物價值非比平常。
很多收藏玩家得知消息,也加入搶購,搶走了一部分。
可儘管如此,各大古玩市場上,湧出了大批量的北魏時期的陶俑,有增無減,引起了文物鑒定專家們的疑惑和不解。
就在這時候,洛陽的一位村民站出來說話,表示那些北魏陶俑都是他仿造的。
得!你說話很輕鬆,可打了所有人的臉。
這個大烏龍,此後很多年,還被人吐槽,影響巨大。
“所以,那位村民得手藝,騙過了所有人?那麼多專家,都看不出來?”華仔非常吃驚,仿造的水平這麼高嗎?
“不然,你以為呢?那時候,很多專家都不敢說話了。”
直播間的觀眾聽了,哭笑不得,也很佩服那位搞高仿品的村民,手藝杠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