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覺中,賈珂悄悄的在自己的部下中形成了兩套係統,一套是他指揮的宣化,開平兩鎮的正規軍。這些人雖然對他忠心耿耿,但是還有一些朝廷的掣肘。另一套是完全屬於他的,由他親手建立的滿族八旗,這支部隊完全聽命於賈珂,賈珂可以用他們去進攻任何地方。
這兩套係統形成了賈珂的兩把寶刀,這兩把寶刀既是統一的,又是互不的統屬。這使他們既是一體的,又是互相製衡的。
接下來幾天,賈珂為了驗證自己對他們戰鬥力的判斷,舉行了幾次滿族八旗和正規軍的對抗。雙方在草原上你來我往進行了模擬的戰爭。
在戰爭中所有人都使用,用木頭包了石灰的弓箭,長槍以及木刀。這樣既能減少不必要的傷亡,又能看出雙方的戰鬥力。
戰爭的結果是經過賈珂洗腦的滿族八旗,取得了連續的勝利,他們現在已經把被賈珂去死當成了一種光榮。
再加上現在的滿族八旗,和開平鎮的部隊一樣裝備了紙甲,在武器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韃靼人在北方寒冷地區鍛煉的體魄取得了決定性的優勢。
而且他們打起仗來悍不畏死,再加上現在裝備精良,對鎮開平鎮正規軍時,正麵如果無法突破,就會從兩麵不停的攻擊,甚至會包抄後路,開平鎮的騎兵一旦無法阻止他們,那麼行動緩慢的馬其頓方陣,就會麵臨滿族八旗的像雨點一樣的箭矢,就算穿著紙甲,也無法長期堅持。到了最後一般都會形成滿族八旗損失慘重,開平鎮正規軍被擊潰的局麵。
這在以前同韃靼人的戰爭中是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以前的韃靼人沒有經過係統的訓練,對傷亡的承受能力很差,以前他們隻要出現一兩層傷亡,部隊就有可能一哄而散。而經過賈珂訓練和洗腦之後的滿族人,現在他們哪怕承受五六成的傷亡,仍然能夠悍不畏死的向前衝鋒。
開平鎮正規軍的主要問題就是,騎兵無法和滿族八旗相匹敵,而且人數又少。這些騎兵雖然經過賈珂精心的訓練,但畢竟在騎術上和韃靼人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身體也不如韃靼人強健,因此如果對上裝備差的韃靼人還能夠取勝,但是對上和他們裝備相同的滿人的話,他們就處於絕對的劣勢了。
賈珂看到這種情況之後,覺得不能讓滿族八旗對正規軍有如此大的優勢,否則他軍隊中的力量就會處於失衡狀態,於是便對正規軍的弓箭進行了改良。
把以前的普通弓箭換成了威力巨大的英格蘭長弓長弓一般長1.5米左右,個弓背由一條完整的木材彎製而成,好的弓用紫杉木製作,堅硬而有彈性。這些長弓的有效射擊距離達到了三百米。長弓手可以放出高拋物線的箭攻擊敵人的上部。而戰馬的弱點正是來自上方的襲擊,大部分戰馬沒有護甲,所以一旦受傷,就會變的難以控製。而即使在三百米的極限距離,錐形箭還是可以穿透普通的鎖甲。這些改良過的英格蘭長弓威力十分巨大,根本不是現在的紙甲說能夠抵擋的,這樣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雙方的戰鬥力,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這一改良有效的抑製了草原騎兵的攻擊,可以給草原騎兵帶來巨大的傷亡。即使是滿族八旗裝備了精良的紙甲,要想通過這些箭雨也是會損失非常慘重。
但是這些長弓也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由於拉力太強,長弓又特彆巨大,所以對弓箭手,對體力有巨大的考驗。但是它也有一個巨大的優點,弓體是單一木料,工藝相對要簡單得多,製作和補充十分的方便。不像中國傳統的弓箭,雖然在平射上有巨大的優勢,但是其製作工藝太過複雜。而且在最遠射程上,和威力上都和英格蘭長弓有巨大的差距。
開平鎮的正規軍在裝備了英格蘭長弓之後,可以在一分鐘之內對三百米外的敵軍放出10~20之箭,如此威力巨大又密集的箭雨,足以給任何部隊造成巨大的傷亡。但是這樣的進攻卻不能持久,不過對於騎兵衝鋒的短短時間來說,每分鐘放出一二十箭已經足夠了。
而滿洲八旗經過連續的失敗之後,也找出了相對克製英格蘭長弓的方法,就是在外圍連續的快速移動。
然後尋找開平鎮正規軍的弱點,避開英格蘭長弓的正麵,利用英格蘭長弓弓箭速度慢的缺點,連續閃避快速接近。
然後利用裝備的中原弓箭在直線上優於優英格蘭長弓的特點,發揮自己騎術精良的特點,在不停的接近中連續放箭。
那也是因為英格蘭長弓,雖然弓箭飛行的距離比較遠,威力比較大。但是它放出的箭的飛行速度卻遠遠落後於中原弓箭。使得部隊隻有靈活的快速移動,就能夠有效的避免英格蘭長弓的打擊。
雖然英格蘭長弓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是他的出現,便使兩隻軍隊處於了平衡狀態。之後再進行的幾次演習,並沒有出現一麵倒的情況。一方就是取得勝利,也會被對方的攻擊造成巨大的傷亡。
時間就在這樣對部隊的不停訓練中慢慢的過去,夏天馬上就要結束了,秋天又要來了。這預示著韃靼人今年的入侵又要開始了。
而賈珂現在已經是兵精糧足,不論是滿族人,還是開平鎮的正規軍。放眼天下都可以稱得上是精銳了。而他們與其它部隊最大的不同就是能夠承受,遠超於其他部隊的傷亡比。隻著一條就能使賈珂部隊的勝算加大積分。
韃靼人在連續幾年對中原的入侵中,嘗到了巨大的甜頭。雖然在開平鎮,以賈珂鎮守的方向,損失了一些人馬,但是總體上來說,他們還是收獲巨大的。各個部落都因為幾次南下,得到了大量的物資補充,部落中的人口這幾年減少的十分有限。這讓各部落手裡對於南下變得熱衷起來。
現在每年秋天向中原入侵已經成為了草原上的共識,因為他們發現,中原王朝中除了賈珂,竟然沒有人是他們的對手。
賈珂在夏末的時候向朝廷送了一封奏折。大意就是:如果今年韃靼人再次入侵,而宣化和開平兩個方向又比較太平的話,希望朝廷允許他帶領騎兵進入草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草原部落進行大量的掠奪。以達到圍魏救趙的目的。
賈珂沒有想到他這封奏折在朝廷中引出了軒然大波。
上書房的三位大學士,因為賈珂的這封奏折,吵得不可開交。
大學士李潞對賈珂的這個看法十分的讚賞,可以起到圍魏救趙的作用,又能夠大量的消滅韃靼人但有生力量,何樂而不為?
而大學士嚴慕卻認為,這樣貿然出擊,如果戰敗將損失非常慘重,而且到了草原上不辯方向,而草原部落又是逐草而居行蹤不明,能取得多大戰果完全是要靠碰運氣。不如讓賈珂的精兵隨時等待向四方救援。
最後是大學士潘永,這位老大人完全是知乎者也那一套,說什麼內王外聖,從來沒有中原天朝,派人濫殺無辜的,這樣有違孔孟之道,但是對於這一套,李潞和嚴慕都是嗤之以鼻,大家誰不知道這個潘永是怎麼爬上來的,現在反而把自己打扮成了正人君子的模樣,不過是掩飾,他沒有辦法罷了。
三個大學生幾乎分成了兩派,隻有大學士李潞堅決同意賈珂的辦法,其他兩個大學士不管是什麼理由?一個前提是不同意賈珂出兵,其實他們倆心中還是害怕,這些年來同韃靼人的戰爭,除了賈珂,其他人從來沒有勝利過。他們是害怕賈珂也失敗了,把中原天朝最後的遮羞布也丟開了。
最後三人實在是辯不出結果,最後隻能把意見總結後請求聖裁。
皇帝在接到賈珂的奏折和三人的批示之後,也陷入了兩難之中。這些年來他一直被動挨打,已經把韃靼人恨之入骨,有人想出去痛擊韃靼人,他當然是高興的。但是另外兩位大學生說的也有理,如果賈珂再失敗了,損失的兵力到其次。主要是到時候天下人怎麼看中原天朝。
皇帝拿著賈珂的奏折,翻來覆去的細細品讀,讀完之後又放下,然後又一次拿起奏折,他對上麵的一句話,感受非常深。那就是:敵可往我亦可往。
皇帝對這句話感觸非常深,他朝廷中的這麼多大將,就沒有一個有賈珂這樣的氣魄,彆說是要深入草原擊敗韃靼人了,就是在城下與敵人決戰都沒有的。
皇帝再一次看完賈珂的奏折,握緊拳頭在禦案上用勁一垂。最後拿起朱筆,在賈珂的奏折上批了一句話:準以酌情出擊,以保全自身為首。
寫完這句話後,皇帝思考半晌,又在後麵加了一句:如若成功,朕不吝封侯之賞。
皇帝批完這句話,心裡也痛快許多,然後一個人把折子,快馬送出。讓賈珂早做準備。
賈珂接到皇帝回複的奏折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了。賈珂想來韃靼人馬上就要四處出擊了。
賈珂看著奏折上的兩行字:“準以酌情出擊,以保全自身為首。如若成功,朕不吝封侯之賞。”心裡像冒著火一樣,要說他不激動那是假的,有因為能得到封侯等機會而高興。也為他們這一次名正言順的去草原搶劫而高興。這一次如果北上草原能夠成功,就奠定了他賈珂以後在朝廷中的地位,也讓他成為天下的名將。
而賈珂認為這一次北伐,成功的機會十有八九。韃靼人屢次南侵,從來就沒有考慮過自己老巢安全,這一次自己一去,一定會滿載而歸。現在等待的就是時機了,要等到韃靼人全部南侵,被絆到各處的時候,那才是自己出擊草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