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高規格(1 / 1)

漢世祖 羋黍離 1610 字 1個月前

第1689章高規格

雍王劉承勳要下南洋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並且在官方的推動下,擴散地很快。當然,對於絕大多數的官員百姓來說,這不是什麼大事,甚至引不起他們絲毫的興趣。

但是,對於那些利益相關的階層、團體、個人來講,就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政治信號了。從政事堂到海軍,從勳貴到商賈,乃至最底層的漁民船員,海外貿易這條龐大的利益鏈條中的利益相關者,都大受鼓舞。

關於南洋戰略,一直伴隨著巨大的爭議,積極開拓的力量隨著海外利益的顯露不斷壯大,但保守的力量同樣巨大,千百年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很多人都對南下開拓的政策抱有偏見,對於未知的事物,有人抱有積極探索精神,有人則畏之如虎,寧願故步自封。

劉皇帝之所以派劉承勳南下,就是因為,發展了那麼多年,爭論了那麼多年,對於海外貿易,對於南洋戰略,需要有一個定論了。

對於那些保守的聲音與力量,劉皇帝允許他們存在,甚至於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帝國的基石,護盤子的行為也是值得理解的。

隻不過,在涉及到國家戰略,甚至是路線之爭的時候,劉皇帝還是要堅決地破除那些阻力,派劉承勳出巡就是一個最明確的態度了。

雍王劉承勳,這可是大漢親王,劉皇帝的嫡親弟弟,可以說,在大漢宗室之中,劉承勳是皇帝太子之下的第一人。

尊貴的身份,顯赫的地位,隆重的威望,這些都體現著劉承勳南巡的特殊。與此次相比,過去能夠讓人聯想到的,大概隻有齊國公劉昀出使高麗、日本之事了。

然而,劉昀雖是皇子,但不論地位與聲望都與劉承勳差距甚大,顯然,在劉皇帝眼中,南洋那些化外蠻夷之屬,比起高麗、日本這兩個一衣帶水的“友鄰”更重要。

當然,從利益的角度來看,也確實如此,畢竟,高麗、日本終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治文化上淵源深厚,也無法滿足大漢對外逐漸增長的掠奪需求。

同時,此次南巡,不隻體現在規格上,也體現在規模上,劉皇帝給劉承勳準備了一支堪稱豪華的使團隊伍。

除了朝廷諸部司各派代表官吏之外,還從三館抽調了幾十人的學士、博士,並攜帶大量的經史子集、百家名著,因此,從使團隊伍的構成上,就帶有政治文化宣傳的目的。

同時,從東海海軍,抽調一支由二十支各類戰船組成的艦隊,隨行護航,海軍軍官的構成,也從金明湖軍官學校中挑選,又從東京禁軍之中抽調了兩千甲士作為儀仗,軍官則由陸軍軍官學校以及一些勳貴子弟組成。

考慮到南洋特殊的氣候,還專門配備了一支醫療團隊,並對南洋的各基地、據點提前去了一道詔諭,讓他們全力準備迎接支持。

為了保證南巡的順利,甚至著樞密院向南洋地區的海軍下了一道軍令,對活躍在南洋的海盜們進行一次清剿,至少要保證出巡路線的太平。

對於這個高規格的南巡使團,劉皇帝甚至私下裡同太子劉暘說,他這是給劉承勳配備了一個小朝廷。

一直到開寶二十一年秋,七月初三,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劉承勳正式從東京出發,帶著隨行使團前往密州,密州軍港,也是正式的起航點。

劉皇帝親率百官,擺出一個十分隆重的陣仗,給劉承勳送行。並且,在隨行的使團中,又加了幾個重量級的人物,最具備代表性的,就是齊國公劉昀以及皇孫劉文海(晉王劉晞長子)。

齊國公劉昀大漢宗室一奇人,出了名的開明,對於新鮮事務接受程度很高,在興起的海外貿易中,齊國公府就屬於獲利者。

齊國公府下,養著一支從事海外貿易的船隊,每年都賺取了豐厚的收入,當然,其初衷,竟是為了滿足劉昀對海外新鮮玩意的收集,可以說,齊國公劉昀是大漢宗室中最“潮”的一個人。

當然,宗室之中參與到海貿浪潮中的,還有不少,比劉昀更具代表性的,乃是九皇子楚國公劉曙,並且楚國公府下屬的船隊,要比齊國公府大得多,獲利也更多,乾得出格的時也更多,吃相也更難看,基本就是,用海外土著的血汗,來滿足劉曙的欲望。

劉曙好享受,這不是什麼秘密,而為了滿足其奢侈的物欲,各項開支自然巨大,需要足夠的資源來供其揮霍。

針對他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的毛病,劉皇帝教訓了不止一次,但是,屢教不改,實在惹怒了劉皇帝,還有符惠妃哭哭啼啼地維護。

久而久之,劉皇帝也就放棄了,劉曙再不成器,也是他的兒子,貪圖享受雖然不是什麼好習慣,但這本就是人性。

再者,當年秦王劉煦的事情,還是在劉皇帝心中紮下了一根刺,劉曙這樣,也不見得是壞事,隻要在國內不胡作非為,逾製亂法就是了。

也因為劉皇帝的關係,劉曙在國內雖然做了不少荒唐事,但卻不敢亂來,尤其觸及朝廷法製,但對外盤剝,卻實在沒有什麼壓力了。

由齊楚二公府事就可以看出,在海外拓殖興起的過程中,參與其中的利益饕餮,絕不止那些地位底下的海商,逐漸占據主導力量的,還是勳貴階層。

若是要打壓,豈不是在打壓劉昀、劉曙這些人,影響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也是會跳腳的,因此,一部分的勳貴,也是支持海外開拓的核心力量。

回到劉昀身上,這些年,他倒還是沒能輕鬆自在地做他的逍遙公,即便他想,劉皇帝也不如其願。對於這個好做鹹魚的兒子,劉皇帝時不時地會鞭策一下,希望把他的聰明才智用到對國家有益的地方。

因此,近些年,劉昀被劉皇帝安排負責市舶司事務。這些年,大漢前前後後在沿海沿河地區設立十處市舶司,而朝廷通過市舶司獲取的財稅,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受重視。

到開寶十八年,乾脆整合出來,於財政司下單獨設司,統一管理天下諸州市舶司,劉昀便是第一任的市舶使。

此番,劉承勳被遣巡視南洋,劉昀大概是靜極思動,心思活泛起來,高麗日本他去過,對於南洋地區,他也是抱有極大的好奇心,但不親眼目睹,總是籠罩著一層迷霧。

於是,主動向劉皇帝請命,願意陪同皇叔一起南下,散播大漢榮光。難得見劉昀有這種積極的時候,劉皇帝自然樂於接受,很快就下達了以齊國公劉昀為副使的詔令。

劉昀遂願了,順便還把市舶使的差事給讓出來了,而由此引發了一場對市舶使的爭奪,連吳國公劉暉與楚國公劉曙這兩個相看兩厭的皇子都動了心思,當然,全部被劉皇帝否決。

這兩個皇子,劉皇帝可了解得很深,劉暉寫文章、做學問尚可,文壇名氣很大,寫出的詩詞被時人與李煜並列。但二者風格,卻是兩個極端,李煜是極儘苦情,劉暉是極儘浮華,這也是身份際遇導致的。

但在劉皇帝看來,這個過去常被他欣賞誇讚,稱為皇家文曲星的七兒子,卻變得有些華而不實了,因此,他搞文化事業,是支持的,想要參與朝廷具體事務,尤其是財政之權,那是不能同意的。

至於楚國公劉曙,那就更不需多談了,劉皇帝基本放棄了這個兒子,當安樂公可以,要做事,首先懷疑的就是其能力與用心,也可能把市舶司這個朝廷重要的財政部門交給他的手上。

最終,市舶使之職,花落由財政使王著提名的兩湖轉運使鄭起。鄭起是南唐降臣,曾擔任過金陵令以及江寧知府,王著在江南任上時就十分看重,此人微末之時就是有名的強項令,特點就是清廉自守,為民請命,不畏權貴,讓一個聲名在外的清官管理市舶司,又是王著這個老臣推薦,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而由於劉昀的請命,劉皇帝又生出一個念頭,準備從諸皇孫中挑出一人,也安插進南巡隊伍中,如此,老中青、爺叔孫三代可就齊全了。

皇孫之中,可供挑選的人並不多,大部分是年齡不合適,選來選去,隻有劉文海了。皇孫之中,年紀最大的,應該是秦王劉煦長子劉文淵,如今已然十八歲了,但是他正跟著其父在安東打拚。十六歲的劉文源亦然。

因此,隻有被劉晞寄養在宮中陪伴高貴妃的劉文海了,因為此事,還惹怒了高貴妃,護犢之心一起,甚至強闖崇政殿,質問劉皇帝用心。

劉皇帝雖然強勢,但麵對愛孫心切的高貴妃,終究不便惱怒,也不忍責難,講了一些“皇子皇孫不能養於婦人之手”的道理,更使高貴妃雌威大作,眼淚成了她最犀利的武器。

道理講不通,詔令又不能更改,劉皇帝最終竟然選擇退避三舍,其後幾個月都躲著不敢見高貴妃。

當然,高貴妃並不是不通情理的女人,隻是舐犢之情壓過了一切,畢竟開寶八年出生的劉文海也才十四歲,見改不了劉皇帝的決定,也隻能捏著鼻子認了,為劉文海在安全上多做了些準備與叮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