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萬歲殿宴(1 / 1)

漢世祖 羋黍離 1449 字 1個月前

第1617章萬歲殿宴

不隻是劉皇帝,與會的賓客們同樣聽得津津有味,大家都知道如今的大漢帝國強盛、富庶、繁榮,但具體情況如何,再沒有比這樣詳細的總結陳述更有說服力了。

而尤以趙普為首的那些大臣,聽得格外認真,嘴角咧開,笑意難掩,一副臉上有光的模樣。這是可以理解,畢竟,大漢取得如今的成就,其中既是劉皇帝創業之功,同樣也是他們這些柱國大臣的輔弼之勞,這是相輔相成的。

尤其是最近十年以來,真正夙興夜寐,操勞國事的,可是太子,可是他趙普。趙普心裡也清楚得很,當後人提起開寶之治時,除了記住劉皇帝,也會記住他,畢竟,他也是名副其實的“開寶宰相”,而其他人,隻能稱為“開寶名相”,這可是曆史地位上的差距。

一份萬言祝辭念完,薛居正也是累得夠嗆,到後邊,聲音都顯得更加蒼老了。畢竟也是快七十歲的老臣了,這種“體力活”,實在有些難為他。

見薛居正滿臉的疲憊,劉皇帝輕笑道:“難為薛卿了,辛苦了!”

“陛下言重!受命司禮大臣,這是老臣的榮幸!”薛居正拱手一揖,氣息不勻地應道。

劉皇帝頷首,斜了一眼侍立邊上的喦脫,道:“愣住做甚?還不快扶汲公入席!”

“是!”喦脫一愣,迅速反應過來,應了一聲,趕忙上前攙扶著已經快站不住的薛居正往國公們的坐席那邊靠。

見那顫巍巍的模樣,劉皇帝不由偏過頭,衝大符低語道:“這個薛卿,年紀也一大把了,非要逞強,勸都勸不住。”

聞言,大符也掩著嘴唇,低聲道:“這話可不好讓薛公聽了,在這吉慶之日,他也是籍此表達對官家的忠心!”

劉皇帝笑了笑,扭頭看向坐在眾臣之首的趙普,語氣輕鬆道:“你們啊,區區一個生辰,搞得如此隆重,新添了這許多流程繁禮,看看汲公,要是把他累倒了,看你們如何交代!”

劉皇帝已經很久沒有和人開玩笑了,這突然來一發,眾人一時都沒反應過來,空氣一時沉默,倒把劉皇帝搞得有些尷尬。

顯然,在劉皇帝的長期威壓下,臣僚們難免壓抑,平日裡在劉皇帝麵前都是把所有情緒收斂起來,生怕失禮失儀,何況是在萬歲殿這種場合。

還是晉王劉晞會來事,聞言,笑出了聲。笑聲是會傳染的,雖然很多人都還沒搞清楚笑點在哪裡,甚至有人還認為劉皇帝那是不滿意了,在責難趙普,不過,還是有些精明人,跟著發笑,殿內的氣氛很快就被烘托得輕鬆愉快了。

趙普站起身來,麵帶微笑:“陛下,勞薛公辛苦,臣自會登門拜謝。今日陛下誕辰,陛下不許臣僚們賀禮,但隻身而來,總覺禮節不到,心中不安。”

趙普表現得很淡定,說著,躬身一禮,道:“就請陛下,容臣說兩句討喜話吧!臣代表滿朝臣工,祝陛下福壽綿延、長壽千秋,祝大漢繁榮昌盛、江山永固!”

趙普話落,頓時有一乾大臣附和,緊跟著,大概是覺得趙普這賀辭直接到位,其他人也緊跟著開口,聲音也趨於統一,幾乎震得殿梁發顫,這場景,仿佛不在祝壽,而是在上朝。

劉皇帝想把氣氛搞得輕鬆融洽些,但顯然還是有些困難,他是老皇帝了,而不論新老臣子,對他也隻剩下敬畏了。哪怕在這嘉慶節慶典上,在每個人洋溢著笑容的麵龐下,隱藏著的還是一種可以稱之為壓抑的情緒。

盧多遜也在祝賀的人群中,他與趙普的矛盾雖然早已公開化,但這樣的場合,也不得不從眾。他的位置與趙普隔著幾張席位,在低頭時,目光刻意地盯了兩眼趙普背影,那眼神,仿佛在說:好你個趙普,就這樣裹挾群臣了?伱至少代表不了我盧多遜

這個時候的劉皇帝,心情顯然是十分愉快的,老臉上都快笑出褶子了,趙普之後,陸續有太子、宗親、諸部司、地方、諸國使節代表,向劉皇帝恭賀。

直到一群皇孫,也有組織地走到丹墀下,一起跪倒,朝著劉皇帝與大符行禮,嘴裡整齊的說著大人準備好的賀詞,這些清脆的童稚聲,也為萬歲殿增添了一抹溫馨。

如今的劉皇帝的皇孫與外孫,男男女女加起來,也有二十多人了,此番也難得地齊聚一堂。雖然都是半大的孩子,最大的劉文淵也才十五歲,但這子孫滿堂的景象,還是讓劉皇帝格外欣慰、開懷,在他眼中,這些孩子同樣是大漢帝國的未來。

“都起來!”對孫兒們,劉皇帝自然不用端著架子,笑嗬嗬地衝他們抬抬手,然後對劉煦長子劉文淵與劉晞長子劉文海道:“文淵你年紀最大,文海你對宮中熟悉,就由你們帶著弟弟妹妹們去玩耍吧,大可儘興,今日不必顧忌宮中的那些禮儀規矩!”

“是!”

皇孫們興高采烈奔走而去,萬歲殿一下子仿佛安靜了不少,當然,殿側的樂師們仍舊從容熟練地演奏著舒緩的樂章。

大概是看氛圍差不多了,劉皇帝緩緩起身,慢悠悠地走到並不算高的禦階上,他這一動,殿中是真的安靜了,所有人都下意識地低頭,不敢再隨意側目,靜靜地等待著劉皇帝發言。

劉皇帝居高臨下,環視一圈,看到這熟悉的群臣伏首的場麵,心中已然沒有多少波瀾,隻是醞釀著自己的情緒。

過了一會兒,方才悠悠道:“在這裡,朕首先要感謝眾卿,倒不是因為你們來給朕祝壽,而是感謝你們陪著朕一路走到這裡,一路櫛風沐雨,一路披荊斬棘,正是有你們的輔弼,方才鑄就了大漢如今的輝煌,你們,都是大漢的功臣,是天下的功臣。

朕十八歲登基,至今已有整整三十二年,三十二載春秋,三十二載風雨。朕猶記得,當年就是在此殿,先帝將千鈞重擔交付與朕,繼位之初,內外交困,國貧民乏,處境何其艱難,那時朕也如履薄冰,廢寢忘食,不敢懈怠,唯恐有負先帝所托,如今思來,也是感慨頗多。

所幸,有卿等忠誌之士,不懈支持,大漢方才得以保存,並一路衝破艱難險阻,打造出如今的太平天下。

三十二年,實在是太漫長了,在漫長的歲月中,有的人老去了,有的人故去了,朝堂之上也換了新顏,但是朕眼中,絕無新舊之分,隻有忠奸之彆。

有人說,大漢帝國,打天下的是一批人,治天下的又是另一批人,這個說法有些籠統,但也有些道理。

不過,打天下的功臣,朕記得,治天下的能臣,朕也同樣不會忘記,天下不會忘記,青史不會忘記!”

劉皇帝這番話,有些虛,一半發乎內心,一半則純屬客套,不過,在場的大臣們,尤其是那些勳貴老臣,反應尤其積極,滿臉的感動,甚至老淚縱橫,若不是怕打斷了劉皇帝講話,怕是要撲出來對劉皇帝表示忠心了。

說話間,劉皇帝手中已然多了個酒杯,踱了幾步,又繼續道:“適才汲公所宣,朕十分感動,不是為了那些歌功頌德的部分,而是其中所羅列大漢發展建設成果,朕聽到的,是大漢開寶之盛世,看到的,是天下萬民之安康,有此,這方覺得這三十多年的辛苦沒有白費。

朕曾說過,十五年平天下,十五年治天下,如今,朕也可以昂首說出,當初的目標,實現了。

隻是,回首再望,朕也老了,人生半百,這須發,同樣也白了一半。不過,朕雖老,但誌氣仍在,朕還要繼續走下去,大漢也要繼續走下去,就是不知在座諸卿,是否誌氣猶在?是否初心不改?”

劉皇帝這話一說完,滿殿轟動了,皇子宗親、勳貴大臣們紛紛拜倒,口稱矢誌不渝,誓死追隨陛下

“朕不多講了,千言萬語,都在這酒水中!”劉皇帝拔高了些,然後十分豪爽地把杯中酒一飲而儘,當然,若是酒杯大一些,還能增添幾分豪氣。

很快,這場以慶生為名的宮廷禦宴正式開始了。萬歲殿內外就是一個高檔的舞台,這裡光鮮亮麗,五彩斑斕,劉皇帝與他的大臣們就是這個舞台的主角,和諧融洽的氛圍中,大家都在演著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