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麵包車開往象山。
許非坐副駕駛,他喜歡坐副駕,視野開闊,單人獨座,危險係數高。
後麵是張國師和薑聞。
第三排是馮褲子。
都是來看新鮮的,從沒有這麼大的科幻項目在內地拍攝,徐克那邊已經接待一撥了。估計還會源源不斷。
幾人沒事瞎聊,就說到今年奧運會。
在閉幕式上,雅典跟京城代表有個會旗交接儀式,然後有8分鐘的文藝表演,導演是張國師。
“差不多了,過陣子去挑演員。”
“什麼樣的?”
“個子高一點,腿長一點,我準備讓她們跳茉莉花。”
“我說話您彆介意,這個一提中國就茉莉花,會不會老套了點?”馮褲子道。
“思維問題。我們一提中國才是茉莉花,老外可不是。這8分鐘是給老外看的,要淺顯易懂,豐富多樣。”張國師道。
“那你得做好挨罵的準備。”薑聞提醒。
“還有雅典方麵的限製,場地、舞台、節目形式,你至少需要三套方案。”許非道。
“我備著呢。”
張國師點點頭。
曆史上,這8分鐘表演一出來,被國內狂噴。說老謀子江郎才儘,動不動就是京劇、紅燈籠、小孩……
還選了幾個妹子跳大腿舞,其中就有中戲之恥:唐小姐!
其實現場反響不錯的,雅典也確實做了很多限製,方案一改更改。
原本奧運會開幕式,上頭有意指定他做導演。就因為這次挨罵,上頭猶豫了,變成競爭上崗。
於是張國師、陳大導、李桉等人全來,連崔健都想爭一把。
陳導當場念了兩句詩:“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組委會:???
……
象山七八個劇組,《地球大炮》孤高神秘,格格不入。
彆家往往返返,忙忙碌碌,這家就悶在酒店裡,聽說每天都在開會研究,還有幾個外國人。
徐克早來了,記者抓不到人,今天終於露麵。
酒店不讓進,堵在門口,見麵包車來了蜂擁而上。工作人員先跳出來,喊道:“大家不要擠,不要擠,有采訪環節!”
於是分列兩側,看著幾人下車,徐克也出來站成一排。
哇!
媒體們感動。
“沒有什麼大事的話,我今年基本都會在這。”
“我們主要來瞧瞧,畢竟也好奇。”
“能幫就幫,義務,絕對義務!”
“現在真沒有可透露的,因為周期特彆長,我們剛開始。到時肯定會有見麵會的,大家不用著急。”
你客氣,我客氣,大家都客氣。
一幫人進酒店,這才互相招呼。
許非跟徐克抱了下,又跟眾人握手。那些老外,是專門請的攝影指導、服裝道具指導、特效指導。
上了樓,又出來兩位專家顧問,給戲裡的科普環節把把關。
“辛苦辛苦!”
“你們能來是劇組的榮幸。”
“客氣了,我們也想看看這電影拍出來什麼樣呢。”
光寒暄就花了半小時。
許非剛進房間,老黃也到了,巴拉巴拉彙報一番,自然也包括剛剛的《無極》鬨劇。
“確定打人了?”
“確定。”
“搞的輕了,讓他走人。那些耽誤事的群演,記錄在檔,扣除當日酬勞。”
“會不會太嚴厲?”
“老黃啊,你們公會做的不錯,但有一點,不夠強硬。
群演在最底層,劇組的工作風格也都清楚,吵吵罵罵,這都無所謂。但打人的性質不一樣,不要和稀泥。
也不要因為群演弱勢就刻意袒護,他們也是演員,要有基本的職業素養。
這行不是那麼好乾的,誰要吃不了苦早早回家,說不定是功德一件,比夢醒了要強。”
打發走老黃,許非洗了個澡。
看時間才下午,索性小睡一會。
………………
《地球大炮》原著,男主叫沈華北。
與其說是男主,還不如說是這個故事的見證者,跟他並無太大關係。
背景在資源枯竭、環境惡化的地球,各國開始爭奪南極大陸,並達成協議“無核化”,即銷毀所有核武器。
沈華北是個博士,某些過程不細述了,總之他和同事發現了一種合金材料,叫“新固態”。
沈華北血癌晚期,選擇了冷凍休眠。
74年後,他蘇醒,被一幫人抓了起來,告知了事情緣由。
就在他休眠後,全球達成了共同開發南極的協議,各大國都擁有自己的專屬經濟區。而他的兒子,叫沈淵。
提出了一個瘋狂計劃:南極庭院工程。
利用新固態材料,建造一條貫穿地球的隧道,從此去南極如同去自家庭院一樣便利。
但這項工程,從開始就事故不斷。
具體也不贅述了,隻說其中一次事故:當工程進入勘探設計階段,一艘名叫“落日六號”的地下船在地幔中失事,並下沉到地核。
隻有一名年輕的女領航員幸存,被困在地心,靠船內的供給係統度日。
這個姑娘叫沈靜,是沈淵的女兒,也是《帶上她的眼睛》女主角。
沈華北蘇醒時,南極庭院工程已經完成。與想象中的不同,它高昂的運營成本無法帶來經濟利益,並破壞了南極環境。
強紫外線,海平麵急劇升高,全球彌漫著煙塵,無數購買南極庭院公司股票的人血本無歸,社會動亂……
人類不得不撤出南極,遂道封閉,宣告工程徹底失敗!
沈淵留守在那裡,為了陪伴女兒,後死去。
後來沈華北又冬眠了,五十年後醒來,又發生了很多故事。
地球環境進一步惡化,人類開始尋求向外太空發展。於是那條封閉的遂道重新啟動,變成了地球大炮的炮管,向宇宙發射太空船,就像乘地鐵一樣便利。
人類憑借它,開啟了星辰大海。
故事的立意:遂道在當時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工程,但在後來發揮了巨大作用,當時的人們嘲弄、憎恨巴拉巴拉,但凝結於其上的人類精神光彩照人。
書可以這麼寫,電影如果這麼拍,完了。
太文藝了,不是商業片結構。
像《流浪地球》,電影隻是拿了一個創意和某些細節,跟原著有很大不同。
郭帆在拍攝前去找過專家,討論推動地球是否可行,結論當然是不可能的。
但在電影裡,它就必須可行,還必須有強烈的戲劇衝突,有大高潮部分,這樣才是商業大片。
《地球大炮》也一樣。
(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