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野這下也挑不出問題了,點點頭算是默認了趙彆枝的提議。算算時間,現在也差不多該去果園勞作了。思緒在腦子裡飛速過了一遍,趙彆枝抬起頭看向麵前的青年:“行,那就先這麼定了吧,麻煩澤醫生你去處理一下各類證件的問題。”“我們上午得去果園先乾活,下午再在草莓大棚前碰頭吧。”澤野不置可否,耷拉著的眼皮倒是略微支愣了起來。他默了默,一手插兜,抬腳朝著來時的路走了過去。其他人也沒有任何異議,一直到在果園勞作了一陣後,喬星傑才忽地反應過來。他抬起眼,望著趙彆枝眉頭微皺:“不對,我們不是負責草莓醬和後續的直播賣貨嗎?下午去草莓大棚乾什麼?”“為了後續直播賣貨做準備啊。”趙彆枝的口吻理所應當,她說著看向了身後的攝像頭。“老實說,雖然我知道如果我們賣貨的話,屏幕前有很多觀眾朋友或是想要支援水村的村民,或是出於對我們的信任,都有可能會購買後續直播間的草莓。但是……”她頓了頓,話鋒一轉:“我其實並不倡導大家這樣做。”此話一出,周圍所有人臉色都齊齊一變,就差在臉上直接寫上“你要不要聽聽看自己在說什麼”這行大字了。趙彆枝自動忽略了其他人的古怪表情,繼續發表著自己的觀點:“我們希望,每一位在直播間下單的顧客都是因為喜歡草莓、想買草莓,而直播間草莓的價格和品質也正好符合你們的預期,所以才下單。”“眾所周知,草莓的前期投入很大,單靠一年的收成可能也就堪堪回本。也就是說,哪怕今年我們將這四十萬斤草莓全部賣出,也隻是幫助鄉親們達到不虧本的目標而已。”“鄉村振興任重道遠,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希望做到的,是依托於《寶藏般的鄉村》這個節目,將水村的草莓展示給全國各地的觀眾們。”“我們希望,大家能夠了解它,而非隻是同情他們。”“作為一個親自品嘗過水村草莓的人來說,我認為它是不遜色於市麵上的絕大多數草莓。但因為知名度低,沒有合適的銷售渠道,出現如此嚴重的滯銷問題,這就是供需關係的信息不對等所造成的困境。”“要想完成鄉村振興,就必須要想辦法打破這種信息不對等。水村不是第一個,也絕對不是最後一個,我相信,這種因為信息差而造成的困境還同時在許多地方上演。”“在接下來等待執照下發的這段時間裡,我們將會全方麵地為屏幕前的大家直播水村草莓大棚的內部情況、采摘模式以及培育過程,希望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蕪縣水村,也了解這裡的草莓。”當最後一個字的話音落下,周圍鴉雀無聲。 良久,不知道是誰先起了頭,啪啪啪地開始鼓掌,隨即而來的就是病毒般地傳播,所有人都開始為她鼓掌。“說得太好了,彆枝,是我們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謝承宇向來是樂意承認自己的不足。喬星傑也一邊鼓掌一邊拚命點頭,哪還有一開始那副少爺派頭,簡直像個地主家的傻兒子。彈幕裡的反響更是熱烈無比。【家人們,我果然沒粉錯人,枝姐看問題真的太透徹了】【這才配得上高瞻遠矚四個字啊】【她真的我哭死,這既是對消費者的尊重和負責,也是對水村的草莓本身和果農們的尊重】【是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四十萬斤草莓靠著鄉村的熱度可能很快就能買完。但是節目組今年九月就會離開,明年如果又出現草莓滯銷的問題,果農們又該向誰求助呢?】【枝姐是想讓水村的草莓成為一種符號。往小了說,起碼大家知道了水村草莓,往大了說,說不定以後可以再開發出更多類似的符號,從而扶持起蕪縣的旅遊業】【想得太長遠了,我永遠愛這樣認真嚴謹的枝姐】【樓上,我就不一樣了,枝姐什麼樣我都愛!】趙彆枝不知道彈幕的反應,她隻是把自己心裡的想法直白地說了出來。的確如此,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真的能夠借此讓大家了解水村草莓,那之後哪怕不靠直播賣貨,也能夠順利地聯係到水果商銷售了。*下午兩點半,五人組和澤野順利在大棚前碰頭。之前來的時候還沒有仔細觀察,現在得知其中的草莓總產量後再看這些大棚才發現占地麵積格外地廣,粗略估計恐怕有上百畝。今天依舊還是選擇了李嬸家的大棚,幾人進去的時候她正好在尋覓和采摘那些快要熟過頭的草莓。想來是因為覺得有盼頭了,她臉上的焦灼和憂慮比起昨天都消弭了不少。草莓的繁枝茂葉井然有序地鋪在黑色的保溫膜上,紅彤彤的果實沉沉地往下墜著。仔細看的話就能發現其中一些的顏色要比大多數要更深一些,甚至於隱隱都透出一點暗紅色。這種就是快要熟壞了的草莓。這種草莓糖分含量高,如果單吃的話會覺得甜得有點發膩,甚至還帶著一點即將發酵的味道。可如果是用來熬製草莓醬,那可就再合適不過了。熟甜的草莓隻需要加入比平時少上三分之一的砂糖和適量檸檬汁,就能夠熬製出味道美妙的酸甜草莓醬。隻不過在摘這種草莓的時候,一定要小心些。幾人觀察了一陣李嬸的動作後,就也開始在鬱鬱蔥蔥的草莓苗圃裡搜尋那些暗紅色的果實。指縫先靠近草莓蒂後麵的莖,撚住之後再輕輕一擰,另一隻手在下麵拖著,沉甸甸的果實就落了下來。如果直接用手去扯果實的話……“啊,草莓被我掐壞了!我的手上全是汁水。”這聲音是從大棚的東北角裡傳來的,循聲望去,吳六一正拚命揮舞著自己占滿了紅色果汁的手。看吧,如果直接用手去扯果實的話,熟透的草莓很容易就會被掐壞的。嘉賓們埋頭勞作,而攝影師也儘職儘責地將大棚內的景象轉播給直播間的觀眾們。
第75章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