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殘酷遊戲三(1 / 1)

劍徒之路 惰墮 1111 字 1個月前

李績遇到了一個劍修,這是他的第三次翻界,第二次翻界很正常的輪空。

五百名修士隨機扔進七百個小空間,兩兩相遇的概率真的不大,李績翻三次界遇二個對手,這運氣不是一般的差。

雖然在九宮界遇到劍修是件很奇怪的事,能有機會進入九宮界的門派中除軒轅外沒有第二個劍修門派,所以,要麼是另外四個門派中極少見的隱修劍者,要麼便是雲頂劍宮門下通過這四個門派進入的九宮,其中,尤以第二種可能最大。

這個劍修很沉默,一句廢話沒有,碰上同樣不願多言的李績,雙方都能從對方身上感覺到滿滿的惡意,結果是注定了的,頃刻間,劍來劍往,兩把飛劍便絞殺到了一處。

李績仍然是以青豚應敵,不過經過崇骨氣旋的加持,青豚的速度很快;

但即使這樣,雙方也暫時打了個平手,對方劍修飛劍速度不如李績,可出劍頻率卻在李績之上,至少每息五劍的穩定頻率,不急不燥的運劍風格,都說明了這個劍修的不簡單。

這是個實力穩穩和寒潮,寒風相當的劍修,經驗豐富,其內劍屬性為木屬。李績不確定他是否擁有第二枚劍丸,但看對方運劍從容,猜測其有短時間內暴發到每息六劍的能力。

從鬥劍一開始,雙方便以百丈為距遁行出劍遙擊,一沾即走,毫不拖遝;除飛劍外,未使用任何其他的比如符籙法器的手段,這是一場純粹的劍修之間的戰鬥,簡單,速度極快,凶險莫名,生死便在瞬息之間。

便如前世之網球,雙方均遊戈在底線對抽,較量速度,力量,角度,節奏,誰堅持不下去,首先出現失誤,代價便是生命。

這是一片沙漠地形,千丈方圓,沙漠正中心有塊不足百丈方圓的綠洲,有地下泉水湧出,兩人基本是以這個綠洲為隔,淩空十丈處對峙,誰也不肯退後;因為空間有限,退後就有界隔,就意味著活動空間受限,少了回旋的餘地。

李績一直在努力的控製節奏,通過不斷變化的飛劍速度,頻率,試圖控製住場麵;這也是他練劍十年來一直在追求的東西,快慢,輕重,虛實,節奏的變化能讓對手疲於奔命,隻能被動的緊跟,然後抓住機會一擊斃命。

鬥劍到這個程度,雙方都已停不下來,也根本不可能再有餘力去扔符籙祭法器,甚至身體周圍連一層最基本的術法防禦也沒有;所有精神,法力,都投入到這場凶險的鬥劍中,牽製,反牽製,對攻,再對攻……

這是一場誰也停不下來的鬥劍,比的便是誰更快,更強,更敢於變化,誰失誤,誰死。

李績的控製談不上成功,當然,也不算失敗,對方顯然是侵淫劍術數十年的老手,各種應對皆舉重若輕;雙方在圍繞綠洲十數圈,對劍上百次皆無失誤之後,都已明白這樣打下去就是個拚消耗的結果,除非主動求變。

………………

倪雲蹤準備率先變招。

在雲頂劍宮派進九宮界的十九名劍修中,他的實力穩穩排在前三之列,融合巔峰的他一貫以老辣著稱,在雲頂同期劍修中少有敵手。

雲頂劍宮雖然這次隻派遣了十九名劍修,但個個都是內劍修,在九宮界這種注定單挑的地方,派實力稍遜一籌的外劍修進來,隻能是白白損失性命,毫無意義,這一點,雲頂高層看的很清楚。

不僅僅是雲頂劍宮,牽昭寺,玉清門同樣如此,派進來的都是精挑細選的鬥戰之士,故此,這百名修士的含金量很大。

倪雲蹤是主動要求進九宮的,作為一名驕傲的雲頂劍修,對軒轅劍修自詡青空老子第一的嘴臉他很看不慣;奈何千島域和北域寒洲相隔遙遠,他這樣的低階劍修根本就沒機會和軒轅劍修交手,這是他一直感覺很遺憾的地方。

幸好有這次的九宮界圍殺軒轅的行動,他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第一時間便找上了宮內高層,積極請戰;不僅是他,其餘十八名雲頂劍修也同樣如此,實力怎樣先不說,論驕傲,雲頂劍修絲毫不在軒轅之下。

他的運氣不錯,第一次翻界便遇到一個軒轅外劍修,一番激鬥下,順利拿到第一血,這讓他更加的自信,要知道,激鬥不是生死鬥,他還遠未拿出全身本事來呢。

第二次翻界輪空,然後,便遇到了這名軒轅內劍修;不得不說,內劍和外劍的差彆確實存在,這名軒轅內劍給他的壓力要遠遠大於那名外劍,到目前為止,他拿出了九成的本事,也不過和對手鬥了個旗鼓相當,這讓他對軒轅內劍修的實力終於有了個清楚的認知。

對手飛劍的速度很快,非常之快,在雲頂劍宮內部,金丹之下他還未見過飛劍速度如此迅捷的劍手;但對手的劣勢同樣明顯,出劍頻率不夠,而且,境界上,也要比他低一層。

要想改變鬥戰態勢,他有兩種選擇:靠境界法力磨死對手;或者,暴頻直接碾壓,他的出劍頻率可不僅僅是一息五劍,短時間內,他甚至可以暴到一息六劍,接近七劍的程度,這才是他真正的底牌。

最終,他決定暴頻,這是一個純粹劍修的驕傲,他不屑於靠法力去消磨,那是隻有膽怯的法修才會做的選擇。

而他,是驕傲的劍修,是單憑一口劍,斬儘天下法的劍修。純粹,才夠鋒銳;專一,方能無敵。

………………

李績第一時間便感知到了對手極微小極隱蔽的變化,這要感謝他堅持了十年的六識術;沒有什麼是能隱藏的,是可以毫無征兆的;發現不了,隻能說明對手高明,或者自家感知不夠。

暴頻必先蘊法,而一旦蘊法,則周圍靈機必有所呼應,這種變化非常細微,沒有極敏銳的感知是察覺不到的。

李績感知到了,並立刻有所回應,遁行方向稍作偏轉,拉近了雙方間的距離,從相隔百丈,拉近到不足八十丈。

在整個戰鬥過程中,雙方一直默契的把距離維持在百丈左右,這也是飛劍能發揮最大威力的距離;其間李績有數次拉近至八十丈,退遠至百二十丈的舉動,這是他變換節奏的一種方式,也是埋下的一個伏比;就象這次的拉近距離,倪雲蹤隻當他是習慣性的求變,而沒意識到其他方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