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還有一點希望,楚濟聯軍的決策層就不會這麼快下定決心發起突圍。
可是沒辦法,楚濟聯軍是真的沒希望了,本小利薄的濟北軍已經是再也拉不起一支象樣的軍隊趕來增援,積小敗為大敗的西楚軍又早就是元氣大傷,機動兵力捉襟見肘,即便在江東淮南還能再組建一點軍隊,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北上前來解救被困的楚濟聯軍——而更糟糕的是,人才逐漸凋零的西楚軍後方,還再也找不出一個象樣的大將統領援軍,擔起救援重任。
最後再加上原本極有希望的齊國叛軍也被漢軍偏師在半途殺敗,徹底粉碎了楚濟聯軍就近獲得增援的最後希望,所以楚濟聯軍的決策層也沒了辦法,隻能是決定乘著漢軍整體實力暫時下降的機會,連夜發起突圍撤退,保住西楚一方在北線的最後有生力量。
也還好,雖然是在吃晚飯的時候才做出的這個重大決定,然而在此之前,早就明白局勢不妙的楚濟聯軍其實早早就做好了相應的準備,軍隊裡一直囤積著大量的夜戰火把和三天用的乾糧,隻要迅速發放到位,就足夠九萬多楚濟聯軍將士在不必生火做飯的情況下直接撤退到汶水一線,同時弓箭、武器和軍械等行軍作戰的必須之物,也已經提前裝上了車,隨時可以隨軍南下,所以最多隻需要一個時辰的時間做最後的準備,楚濟聯軍就可以直接放棄營地發起突圍。
最大的問題還是如何儘可能的保住軍隊,衝出漢軍的包圍圈要想不遭受一些損失當然不可能,但是楚濟聯軍畢竟元氣尚存,隻要編製不被漢軍徹底殺亂,衝殺到了地勢開闊的泰山山脈西部後,楚濟聯軍還是有很大把握成編製轉移南下,幾乎不可能被漢軍殲滅,同時失散的士卒也有很大希望自行撤退到汶水一線歸隊。
也正因為如此,項莊和田達等人很快就商量決定兵分四隊突圍,讓項家子弟中最為勇猛的項聲與項悍二將率領一萬六千軍隊擔任開路先鋒,田達率領餘下的兩萬多濟北軍為第二隊,項莊和劉老三統領西楚軍主力為第三隊,同樣擅長打硬仗的季布率領一萬五千軍隊殿後為第四隊。同時項莊和田達等人又早早的傳令全軍,明確要求在突圍路上不幸失散的士卒自行南下,到博陽去與大隊會合。
突圍時間被項莊等人選擇了是夜的三更過半,也就是半夜的零點,計劃在天明前突破漢軍重兵守衛的英雄山防線,成編製轉移到英雄山以西的地形相對開闊地帶,利用黎明時的充足光線,應對漢軍白天時大張旗鼓分派到西南麵,最有可能埋伏在青龍山的伏兵。而經過了一番緊鑼密鼓的準備後,還沒到三更時分,楚濟聯軍就已經做好了最後的突圍準備。
三更正時,九萬多楚濟聯軍將士依照命令,(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