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李皇後掌摑腳踹宮女被建隆帝禁足的事,很快傳出皇宮,傳遍京城。
建隆帝篡位惹怒上蒼降下大旱的消息還沒落下去,李皇後新年暴虐失德,天將不佑大周的謠言愈演愈烈。
一項口碑甚好的國母皇後,竟是如此草菅人命的女人!她教養出的二皇子又能仁義到哪去,該不會二皇子的仁義良善也是裝的吧?
一定是裝的,否則為何二皇子隨著寧太傅去社稷台祭天被雷劈了?
是二皇子連累了寧太傅,寧太傅一腔熱血為社稷,卻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讓國之忠良如何能安息?
……
洶湧如潮水的謠言潑向二皇子,朝中關於立二皇子為儲君的呼聲也被澆落了不少。
這一切的起因,皆是因為李皇後打了華玉,如何不叫二皇子惱怒。
“若不是她殺了朱榮,娘會無緣無故地打她?”李皇後訕訕地解釋著。她自知惹大禍,卻覺得事情不會這麼簡單,“兒啊,一定是有人暗中推波助瀾,否則這點小事如何會掀起如此大的波瀾?為今之計,兒該儘快抓出此人,扼其要害。”
二皇子皺起眉頭,沒有吭聲。他當然知道這事有人暗中搗鬼,但是,“若不是母後行為有差,他們又怎能起波瀾。”
“確實是母後一時大意了,不過錯已鑄成,再追究也無用處。”李皇後,“娘這幾日想著,做下這件事的要麼是寧太傅府的人,要麼是楊尚書,兒當儘快……”
二皇子打斷李皇後,“母後儘快去重華宮探望華玉,安撫華母妃。宮外的事,兒自有應對。”
讓她去重華宮給華淑低頭?!李皇後寧願死,也絕不向華淑低頭!
“你父皇禁了娘的足,娘已派人給華玉送藥安撫了。”李皇後見兒子不滿意,便歎了口氣,憔悴道,“便是娘去了,華淑也隻會嘲笑娘,於事無補。”
母後若去了,華母妃如何二皇子不知,但他就能以此安撫三弟,免得寒了三弟的心了。可見高高在上的母後形容憔悴如斯,二皇子也不忍心讓她再向華母妃低頭,隻得疲憊道,“母後當謹言慎行,不可再讓人抓住錯處。”
“皇兒放心,娘當日也是一時怒火攻心,日後我躲著她!”這話李皇後說得尤為艱難,她乃一國之母,卻要向妖妃低頭,如何讓她不怒。不過現在兒子的皇位最重要,她就先忍著,“兒啊,淑妃和嚴景那邊……”
“那邊母後不必出手,兒自有安排。”隻要母後不給他添亂,二皇子已是謝天謝地了。
小暖進了重華宮,先給美人婆婆行了禮,連忙對華玉道,“姑姑有傷在身,快坐吧。”
華玉謝過,先扶著小暖坐在榻上,才在旁邊的小凳上坐了。她傷在頭上又失了不少血,雖用了好藥,但站一會兒仍會頭暈。
小暖問過華玉的傷勢,還沒與婆婆(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