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昔昭口若懸河,巴拉巴拉半天,就跟天壽帝之前料想的一樣,全是來給三司使落井下石。

這又沒什麼好奇怪的,他們兩家的仇怨已經發展到連周邊村鎮都快聽說的地步,要是孟昔昭來給邱肅明求情,那才會讓人們滿頭霧水。

天壽帝被那句十年國庫總收入驚了一下,心思轉了好幾個彎,等他醒過神來,聽見孟昔昭話裡話外都是讓他嚴辦三司使,抄家砍頭、全族流放,說到得意忘形的時候,他甚至還向天壽帝請命,希望自己能攬下抄家的活計。

天壽帝:“…………”

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天壽帝當然沒給他好臉色,聽到一半,就把他轟出去了,蘇若存端著甜羹回來的時候,天壽帝還陰沉著臉,倒是沒遷怒在她身上,一口一口的,把那甜羹吃了一大半。

蘇若存隻字不提彆的事,隻一心一意伺候他,看著蘇若存如此乖巧,天壽帝的氣也順了一些。

但這隻是白天。

等到了晚上,他今日沒有乾那種事的心思,就把蘇若存打發回去了,獨自躺在床上,天壽帝腦子裡就跟有個複讀機一樣,始終重複著一句。

十年國庫總收入……

十年國庫總收入……

其實如今大齊國庫還是很充盈的,年初的時候,跟匈奴買了一大堆的物資回來,自己用不上,就由戶部操作一番,分給幾個皇商,讓皇商把那些東西都賣給了百姓,彆的不提,單牛羊肉,如今應天府的酒樓幾乎家家都打出了旗號,吃匈奴牛,長匈奴人的力氣。

……

本朝不限製百姓吃牛肉,可不管怎麼說,這牛都是耕地的好手,即使可以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了,牛肉也是極其貴的,比豬肉貴了七八倍都不止。

匈奴不耕地,他們養牛就是為了吃肉,所以匈奴牛價,比齊國便宜好幾成,可商人就是商人,人家賺的就是這個差價,等牛從匈奴運到齊國來,賣的還是齊國內部的這個價錢,甚至因為路途遙遠,還比本土牛更貴一些了。

按理說,朝廷應該出麵管轄,嗬嗬,不好意思,朝廷才是最大的供貨商,他們傻了才會主動降價。

賣牛羊,賺了一筆,搜刮南詔皇宮,又賺了一筆,孟昔昭在朝上提出拿南詔皇帝換贖金,滿朝文武都覺得這主意超級好,集體商量了一番,一起寫了一封勒索信,準備交給丁醇,讓他送去南詔殘部。

等書信送到羅薩花手裡,定是又能增加一筆進項。

林林總總加一起,戶部尚書都快笑開花了,這恐怕是天壽帝登基以來,最富裕的一年!

但……錢多了,天壽帝就開始有彆的想法了。

比如,大理那個地方,山明水秀,人傑地靈,而且養育的長仙,比南詔還多呢。

放以前,他是不會有這種想法的,可現在不是打勝仗了嗎,而且國庫充盈了,要不是怕自己這麼快提起來,會引起全朝堂反對,他早就下令,讓詹慎遊的兒子繼續出征

了。

真不錯……他居然也知道,沒人會支持他的想法。

什麼大理背靠吐蕃,窮兵黷武、民不聊生,他都想不到那裡去,他就覺得應該乘勝追擊,繼續擴大版圖,繼續做自己的千古一帝。

他認為,隻要自己準備好了錢糧,任命好了主將,再征一堆的農夫過來打下手,那就是萬事俱備了。

什麼?打輸了怎麼辦,打輸了,那就是主將無能啊,撤下來,再換一個厲害的上去。

……

當然,天壽帝目前也隻是想想而已,他還是很有經驗的,知道這事不能著急,最起碼,也得等南詔這邊徹底打完了,再提這件事。

但他可以現在就開始準備嘛。

十年啊……邱肅明一個人,等於十個大齊國庫,這怎能讓他不心癢。

隻是,邱肅明好歹為他鞍前馬後了這麼多年,真要動他,說句實話,天壽帝還真是有些舍不得。

一麵著急,一麵氣惱,一麵眼饞,天壽帝糾結半天,還是一點困意都沒有,他習慣性的把枕頭邊上的天石拿過來,盤了盤。

說起來,這天石確實是個好東西,厚積薄發,一開始什麼效用都沒有,但如今,已經展現出它的作用了,真的可以讓人精神倍增。

就是精神的過了頭,都子時三刻了,還讓他沒有閉眼的想法。

……

第一天,就這樣有驚無險的過去了。

也就天壽帝還有心情抱怨自己睡不著覺,外麵,各個高官府邸當中,幾乎人人都挑燈夜書,摩拳擦掌,準備第二日的戰鬥內容。

……

第二日是個常朝日,文武百官都要來,然而就算沒有常朝,閆順英也不可能老老實實在家待著,他這人,不下場則已,一下場,就必須撈到屬於自己人的好處。

天壽帝也知道今天不能再翹了,反正他最近精神好,來上個朝,也沒太抗拒,更何況,如今他不覺得這件事煩了,他還有點期待,想看看大臣們能吵出個什麼結果來,不管放人還是定罪,總要有個方向吧,不然一味的把邱肅明關在大牢,也沒什麼用啊。

於是,針對三司使是否有罪、該如何定罪這兩點,大家展開了激烈討論。

主要的戰鬥人員,是閆順英、孟舊玉,還有甘太師,他們三個各自的派係,也時不時的敲敲邊鼓。

孟昔昭也在朝中,但他幾乎不怎麼發言,全是他爹,還有他大哥,據理力爭,尤其他大哥,熱血沸騰、慷慨淋漓,不知道的,還以為邱肅明偷的是他家的錢。

說到激動處,他指天罵地,活活把邱肅明說成了自三皇五帝時期開始的第一大貪官。

甘太師被孟昔昂氣的心肝疼。

你是這麼高風亮節的人嗎!

孟昔昂看見甘太師憤怒的眼神,也不怵,梗著脖子,一副我沒說錯的模樣。

最討厭貪官了!憑什麼他在清水衙門裡任職,一文錢都貪不到,而這個邱肅明,隨隨便便一出手,就是幾百萬兩銀子?

我貪不了錢,那你也不能貪!吐,都給我吐出來!!

……

孟昔昭要是知道他大哥這麼激動的原因是這個,估計能當場噴出一口老血,但誰讓他不知道呢,所以,雖然他覺得奇怪,更多的卻還是欣慰。

經此一役,大哥的清官名聲,估計是穩了。

真不容易啊,他們孟家,總算是出了一個名聲好的官了。

說著說著,閆相公還提到了王易徵,他人目前被關押在刑部大牢,由於孟舊玉去鬨了一通,刑部的人也不敢把他怎麼樣,就隻是關在裡麵,他的狀紙,早被刑部沒收了,但沒關係,刑部裡也有閆相公的人,他把這事告訴天壽帝,把刑部尚書也給扯了下來。

刑部尚書又不能給天壽帝賺錢,一聽說他徇私枉法,天壽帝連個眼神都沒給他,大手一揮,就讓侍衛把他拖出去。

官帽肯定是戴不了了。

甘太師看著這一幕,心裡直冒涼氣。

從昨天到今天,天壽帝對他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很親近,還會提醒他不要給邱肅明說話,至少從這點上能看出來,天壽帝沒有遷怒他。

但也就到此為止了,他想保邱肅明,昨日天壽帝還會露出沉吟的神情來,今日,卻一聲不吭,裝沒聽見。

這說明什麼?說明天壽帝的想法改了。

甘太師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按理說,邱肅明對陛下極為有用,他是絕對不可能問罪邱肅明的啊!

孟昔昭眼觀鼻、鼻觀心,偶爾抬起眼皮,看一眼前麵的甘太師,見他那張老臉露出震驚又茫然的神色,孟昔昭樂了一聲,又低下頭去。

太子站在上方,望著孟昔昭偷偷幸災樂禍的模樣,不禁也勾了勾唇。

……

天壽帝的態度就是個風向標,原本朝中隻有一半的人聲討邱肅明,今日大家察言觀色,發現天壽帝好像不是那麼護著邱肅明了,頓時,又有四分之一的人調轉方向,決定加入聲討的大軍。

至於剩下的四分之一,一半是甘太師和邱肅明的親信,另一半,則是官場老油條,不管出什麼事,都不表態的那種。

至此,形勢已經一邊倒,近乎所有人都唱衰的情況下,邱肅明,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了。

拔出蘿卜帶出泥,一開始隻是魚肉鄉裡,後來是橫征暴斂,再後來,縱容家丁行凶、強搶富紳家財、亂點鴛鴦譜、幫助屬下吃絕戶、以及汙蔑屬下文字獄、隻是為了屬下家裡的傳家寶……等等等等。

孟昔昭聽著都十分驚訝,原來大家手裡不是沒證據,而是全都藏著呢,三司使不出事,他們就當自己什麼都不知道,如今他出事了,大家立刻把他的破事全都抖落出來了。

聽得上麵的天壽帝,也是滿臉漆黑。

他知道邱肅明是貪官,可他不知道邱肅明在底下跟土皇帝似的,瞧瞧他乾的這些事,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尤其是那條,亂點鴛鴦譜,他這輩子最討厭的,就是強逼婚配!

天壽帝當場震

怒,擼了邱肅明的三司使之職,還有他的國公之位,以及很多很多的榮譽職稱,擲地有聲的扔下一句秋後問斬,然後,他就甩袖離開了。

他看著如此的義憤填膺,走的也是如此痛快,不過,他走的這麼快,究竟是因為太生氣,還是因為怕有人攔下他,對他求情,那就不得而知了。

他走了,其他人也一瞬間安靜下來,然後在閆相公的帶領下,集體下跪,異口同聲的高喊,陛下聖明。

甘太師沒有跪下,而是邁開老腿,急急忙忙的追上去,閆順英見狀,心裡十分生氣。

想求陛下收回成命?門都沒有!

不過他也知道,秋後問斬,這裡麵可操作的空間太大,時間久了,很容易被甘太師鑽了空子,讓天壽帝回憶起邱肅明的好來,說不定,到時候就把秋後問斬給免了。

閆相公起身,準備回家跟自己的親信們再商量商量,看接下來如何是好,而孟昔昭站起來之後,沒有立刻離開,隻是站在原地,等他爹過來,然後跟他爹一起回家。

等待的時候,孟昔昭抬起眼皮,和上麵的太子恰好眼神碰撞了一下。

太子對他微不可見的笑了一下,然後轉過身,朝後殿去了。

孟昔昭安心了,垂下眼,正想著什麼,突然,他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

轉過頭,發現是今日格外意氣風發的大哥:“看什麼呢?走了,回府。”-->>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