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壯結巴道:“隆隆隆隆——”
孟昔昭挑挑眉:“隆興府,就是原來的洪州啊。”
石大壯直接跪了。
他竭力露出一個笑容來,隻是這笑看著比哭還難看。
“大人,其實草民根本沒研究出什麼成果來,第一批選出來的種子,如今就在倉庫裡放著,肥料的配方,草民也都記在紙上了,大人不如帶著這些前去隆興府,草民、草民還是留在這,繼續研究第二批可用之物吧,這樣也不負大人的期望……”
孟昔昭卻搖了搖頭:“誒,你不要這麼妄自菲薄,種田,你是最專業的了,隻帶配方,萬一現場出點什麼問題怎麼辦,還是有你在一旁看著,我更為放心。”
石大壯:“…………”
他痛哭流涕的對孟昔昭表達感謝:“多謝大人的賞識,草民……嗚嗚嗚嗚!”
孟昔昭把他扶起來,然後告訴他可以回去安排家裡了,出了正月就走,如果沒什麼意外,等到年底才會再回來,讓他多帶些衣物,順便不要擔心家裡,等他們都走了以後,他就讓人把石家的這些人都搬進內城去,孟家在內城有不少私產,勻一套小宅子給他們石家的幾口人住,沒什麼問題。
內城裡有應天府的衙役晝夜巡邏,安全係數杠杠的,雖說莊子這邊也是鐵桶一般,但住在莊子,哪有住在內城方便呢。
石家人如今也算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
而且由於石大壯要跟著他一起外出那麼遠,孟昔昭還給他漲了工資,算作差旅補償,石家總共就五口人,哪怕是在花銷大的內城,也能生活的很富裕,多出來的錢,還能再雇兩個丫鬟回來,幫忙做家務。
孟昔昭這是把他的後顧之憂都解決了,也順便解決了他最後一個能使出來的借口。
拜彆孟昔昭,石大壯恍恍惚惚的回到家裡,石娘子剛把女兒哄睡著,見他這麼魂不守舍的,頓時緊張的走過來:“相公,不是說孟大人叫你過去嗎,你怎麼丟了魂似的,是不是孟大人出言難為你了?”
石大壯轉頭,看到自家溫柔的都快出水的娘子,不禁悲從中來:“娘子啊——”
這樣這樣,那樣那樣。
石娘子聽完了石大壯的敘述,頓時愣了愣,然後忍不住的笑起來:“相公,這是好事啊,孟大人是好官,你看他做的哪件事,不是衝著給百姓謀利去的,莊子裡麵動不動就有炸雷的聲音傳出來,咱們一開始還不懂是怎麼回事呢,還是我娘家的秀才老爺去茶樓聽了說書,咱們才知道,原來那炸雷聲,是孟大人命人研製能對付匈奴和南詔蠻子的武器呢。”
“相公,妾身沒有讀過書,卻也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依妾身看,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說不定就能讓咱們石家更上一層樓。哪怕沒法再上一層樓,能多救一些隆興府的百姓,也是大大的功德啊。”
說到這,石娘子的神情都堅定起來,看著頗有一種楊家女將的氣勢:“相公,你安心的去吧!這家
裡,我會用心照顧的,孝敬婆母,照看叔叔,還有養育咱們的寶娘,樁樁件件,絕不讓你掛念,你就好好上路吧!”
石大壯:“…………”
他的臉色頗為麻木:“娘子,你就不擔心我去了那裡,有個三長兩短嗎?”
石娘子聞言,還真麵色一凝,沉吟片刻,她抬起頭:“無妨,若相公你真的遭遇不測,石家還有兩位叔叔撐著,而寶娘,我也會讓她留在家裡,對外招贅,總不會斷了石家的香火。”
石大壯:“…………”
你可真是我親媳婦啊!連我死後怎麼安排都想好了!
但他還能說什麼呢,連娘子都這麼鼎力支持了,他當然隻能含淚收拾起行李來,順便暗暗的盼著,皇帝老爺突然開眼,覺得讓孟大人去隆興府實在是大材小用,準備把他派去彆的地方。
至於去哪裡,石大壯都覺得無所謂了,反正哪裡都比隆興府強。
*
可惜啊,石大壯的願望要落空了。
複工第一天,孟舊玉就拿著外放名單,去找還沒從節日的放縱中緩過神來的天壽帝,跟他賣慘、哭窮,說自己這些年有多麼多麼的不容易。
十年從中書舍人做到參知政事,哪一天不是為了天壽帝兢兢業業,他每天是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在朝堂上幾乎日日都要遭受言官的彈劾,盼他倒黴的人排成一排,能從東華門一直站到白虎門去。
他都嘔心瀝血成這樣了,天壽帝還非要把自己那身嬌體弱的小兒子派去秦州,這簡直就是不想讓他活了。
當然,他的用詞更加委婉和優美,但中心思想就是這個意思,天壽帝被他念叨的腦袋都大了,當即就問,那你想怎麼樣?
孟舊玉立刻拱手,求天壽帝收回成命,彆把孟昔昭外放出去。
他不是一個人來的,今天不是常朝日,就是幾個重臣坐在一起,跟天壽帝報告最近的幾項政務應該如何處理,因此,如今坐在這的不止有他,還有司徒相公、閆相公,以及那個就是把著位子不退休的甘太師。
司徒相公是政令下發之前的最後一個關卡,每出現一道政令,要先給閆相公看,讓他草擬,然後再發給孟舊玉,讓他提出意見,最後才發到門下省,讓司徒相公審查,審查無誤,沒有問題,就可以施行了。
不過這外放的名單,到了孟舊玉手裡,就卡在這了,因此司徒相公根本不知道孟昔昭要外放的事。
感覺十分奇怪,他不禁看向自己旁邊的閆順英。
閆相公:“……”
看什麼?我吃飽了撐的把陛下如今正喜愛的寵臣發配出去?
不是老夫!你個智障,看錯人了!
……
好在很快司徒相公就反應過來了,閆順英這人雖然利欲熏心,恨不得把朝堂都變成自己的一言堂,可他也是個心裡有數的人,深知在沒把甘太師熬死以前,他都必須蟄伏起來,得罪人的事,除非必要,不然他不會做的。
那就隻剩一個答案了
。
司徒相公和閆相公同時默默的看向甘太師。
甘太師就知道有今天這一遭,孟舊玉當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兒子被發配邊疆。
而甘太師也有對策,一提外放是規矩,二提孟昔昭在送親匈奴之時表現得有多好,他表現得這麼好,很顯然就適合去跟外族人打交道啊,那秦州,不就是讓他發揮長處的上上之選嗎?
孟舊玉能對閆順英陰陽怪氣,上頭的時候,也能懟司徒桓兩句,但對著甘太師,他隻能據理力爭,絕不能讓天壽帝發現,他在懟甘太師。
兩人你來我往,很快,孟舊玉就落了下風。
天壽帝聽了這半天,已經開始不耐煩了,不就是外放麼,怎麼那麼多事啊。
而這時候,孟舊玉突然挫敗的大喊一聲:“就算外放,也不能讓我兒去秦州啊!他立了這麼大功勞,隻去那等地方當個知州,這豈不是會讓有功之臣感到心寒?最起碼,也應該讓他去當個知府!”
天壽帝這才皺著眉插嘴:“那你想讓他去哪裡當知府?”
孟舊玉一聽,轉過頭就要說話,甘太師發現天壽帝已經在考慮聽他的了,連忙趕在他之前開口:“如今各府當中,知府之位空懸的,就隻剩下隆興府了。”
孟舊玉:“……”
其實他本身就是想提隆興府的,他都想好要怎麼慷慨激昂的陳詞,讓天壽帝認為,他們孟家滿門忠骨,無論如何,都是為天壽帝著想的。
誰知道,這老不死的這麼著急,竟然替自己說了。
從甘太師開口跟自己打擂開始,孟舊玉就知道,背後使壞的是他,隻是他沒想到,甘老頭竟然這麼堅持,非要給孟昔昭下絆子。
怎麼,我兒是欠你錢了還是吃你家大米了?你非要這麼針對他!
孟舊玉悄悄低下頭,把怒氣都隱藏在了心裡。
等這件事了了,你看我怎麼收拾你那幫猴子猴孫!
……
又是一番扯皮,最終,孟昔昭外放的事情還是敲定了,而且因著甘太師的大力舉薦,以及孟舊玉莫名其妙的就不吭聲了,天壽帝原本其實並不想把孟昔昭派去隆興府,即使這隆興府是他封的,他也知道,那裡目前根本不是人待的地方。
但甘太師覺得這地方挺好,而且孟舊玉沉默了一陣以後,仿佛認輸一般,也跟他說,如果一定要外放,那隆興府,也行,孟昔昭會替天壽帝,把那隆興府治理的河清海晏,讓百姓們迅速回歸平靜生活。
於是,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從始至終,孟舊玉都沒提過謝原。
本來就是嘛,知府是誰,需要皇帝和幾個高官認真的討論一番,可同知是誰,這就無所謂了。
知府是從三品的官,等於應天府的從四品,而知府手下的同知,才正五品,放到應天府,跟正六品的品級是一樣的,也就是他爹謝幽那個地位。
不能上朝,不需要直接跟天壽帝述職,那就更用不著還通知天壽帝一聲了。
回到自己辦公的地方,孟舊玉稍微動動手,就把這事給辦了。
吏部看見孟舊玉私自發來的任命書,還以為自己眼花了,但他們也不敢去問孟舊玉到底什麼意思,本來這事他們應該直接發下去,後來一琢磨,怕日後東窗事發,自己也要跟著倒黴,乾脆,按照正經的流程,又把這任命書送到了司徒相公那。
而司徒桓看見這份任命書,也挑了挑眉。
薑放同樣搞不懂:“這謝原,不是謝皇後的母家子侄嗎?難不成孟舊玉根本不知道他是誰?”
司徒相公唔了一聲:“誰知道呢。”
薑放問:“那要不要給他打回去?”
司徒相公看著上麵謝原的名字,突然笑了一聲:“不,這事與咱們無關,當沒看見就是了。”
說完,他把這公文放到了已閱,準予通過那一堆裡。
薑放:“…………”
這叫當沒看見?
這叫直接抬手放行了。
*
隆興府那邊如今實在是缺人,朝廷必須趕快派人過去接手。
因為孟昔昂馬上就要成親了,孟昔昭不想連這樣的事都錯過,便派出了一支先行部隊。
謝原帶著幾個吏部安排的人員,以及從應天府衙抽調出來的四個衙役,還有孟昔昭特派過去的銀柳姑娘一起上路。
衙役是保護謝原安全,順便到那以後負責辦事的,吏部安排的一些小官,則是跟著過去組成臨時政府的。
至於銀柳,則是充當孟昔昭的傳聲筒,順便幫他處理一些雜事。
孟昔昭這個正牌知府要等到二月初九再出發,他輕車從簡,準備隻帶石大壯和金珠兩個人。
反正這一次是外放,人家彆的官員連老婆孩子都能帶,他帶倆丫鬟,不會有人說什麼的。
然而一聽這安排,慶福不乾了。
“郎君,怎麼這回你又不帶我?!”
孟昔昭:“……隆興府又不是什麼好地方,我帶你去乾什麼。”
慶福:“那金珠姐姐怎麼就能跟你一起去?!”
孟昔昭:“…………”
你有金珠那麼能辦事嗎?
你有金珠長得漂亮、能養眼嗎?
還有,你有金珠每年的開銷大嗎!
……
不帶金珠他覺得虧得慌,必須帶著,讓她到那邊去繼續發光發熱。
慶福才不管,他總共才到孟昔昭身邊伺候了多久啊,之前去匈奴,一去將近三個月,現在又要去隆興府,一去就三年。
哪有自家主人跑去外地好幾年不歸家,而他這個小廝還不跟著的道理。
再這樣下去,他非失業不可!
他倆的爭執,被孟夫人聽到了,孟夫人瞥一眼慶福,也跟著說:“帶上,不止他,你屋裡那個叫紫藤的,也帶上,到時候金珠肯定被你派出去做彆的事,銀柳管著你的知府宅邸,你身邊就一個慶福能用了,誰伺候你的飲食起居?都帶著,
不要讓我說第二遍(),本來依著我的意思?[()]?『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你帶二十個人我都嫌少。”
孟昔昭:“……”
知府上任,彆的不帶,隻帶二十個伺候的丫鬟。
那估計他還沒走到隆興府,群情激憤的百姓們就要去搜羅臭雞蛋了。爭取哪怕不能砸死他,也要努力臭死他。
……
罷了罷了,帶就帶吧,大不了到時候,把他們都留在宅子裡。
謝原的隊伍在任命書發下來三天之後就出發了,也就是剛過完元宵的這天。
孟昔昭他們初九早上才會出發,但如果不出什麼意外,他們初十的晚上就能到隆興府城外。
畢竟這倆地方離得不遠,隻有八百裡,全員騎馬,輕裝上陣,日夜兼備的話,十八個時辰確實也能趕到。
但有個問題,孟昔昭他不會騎馬。
……
接下來的這幾天,他就隻能勤學苦練。
這天,練著練著,孟嬌嬌突然過來了。
她站在樹影子下麵,看著孟昔昭頗為笨拙的上馬下馬,等他要休息的時候,才小跑過去,把自己帶來的熱湯送給孟昔昭。
“二哥,喝我做的銀葉湯。”
孟昔昭端過來,嘗了一口,然後笑起來:“嬌嬌手藝不錯。”
孟嬌嬌也笑,隻是笑了沒兩下,就開始愁苦的歎氣:“二哥,你這一走,咱們兄妹又好久都見不到麵了。”
孟昔昭聞言,也默了默,“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但我會儘快回來的,你也不要長太快了,我怕到時候回來,都認不出你是我妹妹了。”
孟嬌嬌頓時眼淚汪汪起來:“二哥,說不定等你回來,我都嫁人了。”
孟昔昭:“……”
你怎麼還惦記著這個事呢。
雖說臨江王已經沒戲了,但架不住外麵還有很多很多的小豬,等著拱自己家的白菜,孟昔昭看著孟嬌嬌這明豔動人的模樣,還真有點擔心:“阿娘是不是要給你說親了?”
孟嬌嬌搖頭:“還沒有,阿娘說,這件事等大哥成親以後再說。”
孟昔昭:“…………”
那不就兩三天的事了嗎!
孟昔昭把碗遞給一旁的丫鬟,然後拉著孟嬌嬌走到一旁,十分嚴肅的對她說:“嬌嬌,找夫婿一事,一定要擦亮眼睛,而且不要太過信任對方了,須知,人是會變的,他今日能對你發自真心的甜言蜜語,明日也能對你發自真心的口蜜腹劍。”
孟嬌嬌擰著帕子:“這個我知道。”
“阿茴與我說,她要嫁人,最看重的不是夫婿是否愛重於她,而是那夫婿對她詹家有沒有助益。本來我還覺得她有些功利,可如今,看著二哥你為了前程忙成這個樣子,我又有些拿不準了。”
說著,她真心實意的問孟昔昭:“二哥,你說,我是不是應該也這麼做,找一個能幫上咱們孟家的夫君,這樣,你和大哥還能少辛苦一些。”
孟昔昭:“…………”
他
() 看著孟嬌嬌,表情十分的震撼。
他讓孟嬌嬌去跟詹茴交好,讓她多受點詹茴的影響,也當個人間清醒的小娘子。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