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的是熊父,就是陸明珠四姐陸晴晴的公公,曾經的麵粉大王。
他見到陸明珠也不囉嗦,直接說:“賢侄女,有人說我三年內當有一場大劫,要是能度過,此後安然無恙,要是度不過就一命嗚呼。這種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我想托你幫我保存一批財物,並以一半財物為報酬。”
陸明珠失笑,“您有兒有女,子孫滿堂,什麼時候輪到我來幫您保存財物了?”
不是好資本家,不想幫忙。
雖然是親戚,但這個人挺利欲熏心的。
當年哄抬物價的人裡就有他,隻是因為官方出手抑製物價才弄得血本無歸,自此元氣大傷,而非大發其財。
有時候,陸明珠的記性特彆好。
譬如現在。
熊父就道:“我想把這批財物寄存在境外,隻有你能帶出去並幫我保住不流失。”
“您真會開玩笑,國家並沒有禁止出國的條例。”自始至終都存著“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態度,還真沒有這方麵的規定。
隻是從羅湖橋進出香江的管理比較嚴格,每天限製人數,沒以前那麼寬鬆。
熊父舍不得他在上海的家業。
雖已合營,但定息極高,每年仍能讓全家人過得還滋潤,甚至支援在國外留學的孩子。
娶了陸晴晴的熊嘉明比較出息,不代表其他子孫就是榆木腦袋,目前有個孫子留美,學機械製造,還有個孫女留學德國,每年都要花掉他很多外彙。
要不是成分問題,小孫子今年也可以出國。
可惜,派去留學的學生裡沒有他。
聽出陸明珠的潛在意思,熊父笑道:“彆人我信不過。”
陸明珠更覺好笑,“親生的都信不過?而我隻是外人。”
“你財大勢大,那麼多錢的糧食和抗洪物資說捐就捐,壓根不在乎我這點財物,彆人可就未必了。”何況熊父深知陸明珠的人品,再加上兩家是姻親,不會像外人那麼無情,“明珠,賢侄女,你就答應我這個請求吧。帶出去後,你先取一半,餘下一半你幫我保存,等我的後人憑信物來取走。”
陸明珠還想拒絕,卻聽熊父接著說道:“你不先問問我委托給你的財物有多少嗎?”
“多少?”陸明珠隨口一問。
熊父伸出手掌在陸明珠跟前翻了翻,“市值上百萬元,隻多不少。”
“不感興趣。”陸明珠說道。
熊父有點急,“聽說你酷愛收藏,我這批財物裡就有不少珍貴且難以估價我都按照亂世時級彆來算的古董,也分你一半。”
陸明珠淡笑:“文物不得出境,難道您不知道?”
她現在打算到商店買的都不是文物。
雖然她很想買多多的文物帶出去,但想歸想,平時還是得注意影響,尤其是在外人麵前,必須保持自己遵紀守法的形象。
私底下收到的就另說了。
她帶出去
的東西從來不受盤查。
熊父頓了一下,“明珠,我不信你連這點事情都做不到。”
陸明珠當然能做到。
如果她提出來,上海出入境處肯定直接放行,但她乾嘛這麼做?
境外多的是文物等著她買。
還有沉船,撈上一艘船就能得無數,還是名正言順,沒有任何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