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皇帝還在和重臣討論匈奴王過世之後北疆和匈奴會不會打起來,就聽見太監來報,有來自北疆的信件。

打開之前,皇帝做了不少心理建設,甚至已經開始想如果要南遷的話,哪些東西一定要帶上了。

看了內容之後,皇帝才鬆了口氣,將信件交給其他重臣,說道:“北疆那邊說,匈奴王已經過世了,我們也應該接城陽公主回娘家了。”

一提城陽公主,大家就明白了過來。

如果北疆不提的話,大家幾乎都要忘了這位公主的存在了。

就是不得皇帝喜歡的大公主,沒拿到封號就嫁入姚家,存在感也比城陽公主強多了。

這也很好理解。

之前將城陽公主嫁出去,是因為老皇帝時代,大家都認為匈奴人是最大的威脅。

但是現在時過境遷,匈奴人?和我南朝有什麼關係!

你匈奴人想要占我們的地盤,先把北疆拿下再說吧!

北疆,已經取代匈奴人成為南朝的心腹大患。

大公主說是下嫁北疆臣子,在姚芹上位之後,誰敢說她這不是聯姻?

皇帝甚至都有點後悔,當初就應該和大公主培養一下感情才對啊!

現在南朝和匈奴,已經變成南朝根本就不理匈奴,而匈奴人也懶得探聽南朝情報的關係了。

北疆憑借一己之力,成功地化解了南朝和匈奴雙方的鬥爭。

南朝覺得匈奴人搞不定北疆,根本影響不了自己,匈奴人覺得南朝遲早藥丸,根本不需要在意……

這種時候,如果不是姚芹提醒,沒人會在意已經是棄子的城陽公主。

但是既然姚芹提了,皇帝也不介意去接自己妹妹回來。

在皇帝看來,這個妹妹和自己往日無冤近日無仇,命運也確實比較坎坷可憐,派兩個文官過去接她回娘家守寡,也沒什麼影響。

看見信件內容後鬆了口氣的皇帝還在和重臣說:“這時候就看出來姚芹是個女人了,也隻有她們女人才會在這種時候關注守寡的公主。”

重臣紛紛附和,心照不宣地diss了姚芹一頓,但也一直認為沒必要在這種事情上給姚芹找不痛快,公主也是南朝的顏麵,接回來總比讓她改嫁給匈奴小皇帝好。

南朝皇帝很爽快地就點出了使臣。

使臣們到匈奴的時候,蕭家人接待了他們。

“南朝的公主?”蕭虎京和他爹說:“南朝的公主現在對我們來說完全沒用吧?”

蕭丞相說道:“我打聽到,是北疆去信,南朝才決定將她接回來的,你說南朝公主和北疆那邊,是不是有什麼利益往來?”

“就是有,我們也利用不上。”蕭虎京說道:“我們要是想用公主威脅,姚芹才不會理我們。”

蕭丞相琢磨了一下,不由點頭:“估計公主之前也沒少打聽我們的消息給北疆,不過她要是回去了,確實也沒什麼用了,她要是不回去,我們也

用不上她。”

對於這種雞肋,蕭丞相一項不糾結,直接找了蕭後,抬手放過了城陽公主,派人“護送”城陽公主歸家。

在離京之前,城陽公主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有能夠離開匈奴回到祖國的時候。

為了讓城陽公主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北疆讓大公主在門口迎接了一下她的姑姑。

看到大公主的那一刻,城陽公主握住她的雙手,大哭出聲。

大公主麵無表情。

一旁的姚芝沒忍住,提醒大公主的嬤嬤:“你們公主也不表示一下嗎?就是哭不出來,也好歹安慰安慰啊。”

嬤嬤無奈的說道:“問題是,我們公主和城陽公主不熟啊,除了大型宮宴照過麵,一句話都沒說過,我們公主在東宮掙紮的時候,這些公主看到了也都沒吱聲,怎麼現在壞事輪到自己頭上了,就會哭了?”

嬤嬤的話剛開始還是解釋,後來就成了抱怨,姚芝莫名感受到了南朝皇室之間的關係有多涼薄。

城陽公主的事情,對於姚芝和各方勢力來說,都是小事,哪怕大公主當天沒給出很好的反應,城陽公主沒能力計較,自然沒有人再追究大公主的問題。

雖然這些年北疆和城陽公主的合作還算愉快,但是也不可能給城陽公主太多的特權,城陽公主確實是為國家犧牲,但是她的犧牲很難說是為了庇佑民眾還是維護南朝皇室的政權,北疆願意給城陽公主優待,但是不可能讓她享受曆朝受寵公主那種揮金如土的生活。

北疆現在實際上的公主、雲滅奴的小妹妹都隻有兩個奶娘照顧,一個南朝公主還想要幾百人服侍不成?

當然,姚芹也說話算話,北疆既然說了如果公主不願意回京城就可以定居北疆,在城陽公主明確表示不想回去看南朝那群人的嘴臉時,一句廢話也沒說,直接給城陽公主準備了住處,並且定期提供生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