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說起這件金絲甲,神情卻不怎麼好看(),尤其在提到戚繼光從不離身的時候。

朱翊鈞一聽就有故事?()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隨口一問,原來,當年戚繼光在外納妾生子,東窗事發,王夫人提刀衝進軍營要砍死他。

他跪在王夫人麵前嚎啕大哭,承認錯誤,身上正是穿著這件金絲甲。

要是婦人真拿刀砍他,他也不怕。

朱翊鈞哼笑一聲:“戚將軍還真是……從不打沒把握的仗。”

話說回來,這樣一件鎧甲真的能刀槍不入嗎?

朱翊鈞從未見過這樣的東西,十分好奇,拎到眼前翻來覆去的看。

那被稱做“金絲甲”的鎧甲看起來非常輕薄,拿在手裡卻頗有分量。鎧甲不大,剛好護住人的胸腹部和背部。

雖然他沒見過金絲甲,但金絲織成的各類衣袍和飾品他見得可太多了。

比如他的龍袍,就是織金雲錦,還有他的翼善冠,兩側盤龍也是由金絲編製而成。

他還有一身鎖子錦鎧甲,裝飾以金葉片、金鉚釘、彩繡龍紋。隻有在重大的閱兵和祭祀場合才會穿著,彰顯他至高無上的帝王身份,但並不具備防護作用。

“這不是黃金鑄成的。”

馮保也上手摸了摸,這東西肯定不是黃金。黃金質地偏軟,根本防不住刀劍。這應該是某種合金材料淬煉而成,隻是顏色與黃金相似,但質地十分堅硬。

戚繼光在出征之前,把從不離身的東西交給朱翊鈞,這是拿自己的命保證君上的安危,那就足以證明,這件金絲甲一定具有非常好的保護作用。

戚繼光領兵出征,朱翊鈞留在總兵府,每天都有信使來往於前線和總兵府之間,向朱翊鈞實時傳遞前方戰事。

朱翊鈞傳令戚繼光,首先要保證的是附近百姓的人身安全,讓他們儘快撤離,錢財都是身外之物,先不要管。

但事情比他之前了解的更加嚴重,因為除了董狐狸的朵顏衛、圖們的察哈爾部,事實上與他們聯合的還有第三股勢力——速把亥帶領的內喀爾喀。人數比他們之前預料的還要多出兩萬。

一百年前達延汗當年統一東蒙古,建六萬戶:左翼察哈爾、喀爾喀、兀良哈,右翼鄂爾多斯、土默特、永謝布。

正德至嘉靖年間,俺答所在的土默特部崛起,蒙古各部再次分崩離析。圖們的父親打來孫常年與俺答交戰,後懼怕被俺答所並,從宣府大同向東遷徙。

這幫蒙古人,閒來無事就內鬥,誰也不服誰,隻有侵擾大明邊境的時候,才能團結起來。

戚繼光緊急調遣長城沿線駐軍前去支援,又要留下足夠的人手,以防蒙古人偷襲。

朱翊鈞穿上戚繼光留給他的金絲甲,又讓陸繹把帶出來的一隊錦衣衛全都集結至禦前,一共隻有36人,卻個個都是大內最頂尖的高手。

朱翊鈞也不廢話:“你們隨朕去喜峰口,現在出發。”

“陛下!”他身邊立時跪倒一片,

() 陸繹、陸綵、劉守有、駱思恭、王安,隻有馮保站在旁邊,欲言又止。

朱翊鈞並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不用勸了,誰再多說一個字,按抗旨處置。”

“……”

他都這麼說了,沒人敢再多說一個字。朱翊鈞來到大門口,那裡還有人攔著他。

王夫人手執一杆長槍立在總督府門口,身後左右各站著楊文通和王世琦。

王夫人見了他,也不參拜,也不下跪,雖然仍穿著一身大袖長衫,那氣勢卻像個女將軍:“戚繼光走之前,把整個薊鎮托付給我,我就有責任保證這裡每一個人的安全。”

她目光堅毅的看向朱翊鈞:“也包括陛下。”

“若陛下執意要離開,那就從我身上踏過去!”

從南到北,從倭寇到蒙古,令人聞風喪膽的戚繼光,在這個女人麵前都得跪著嚎啕大哭。與她對峙,朱翊鈞心中沒有惱怒,更多了分敬重。

“夫人,”朱翊鈞下馬,竟是一把拉開自己的衣襟,“戚將軍將這金絲甲留給我,就已經預料到,我不會甘心留在薊鎮。”

"此去前線,我心中的自由分從,夫人不必費力阻攔,你也攔不住我,咱們還是把力氣留給真正的敵人吧。"

“……”

王夫人轉念一想,他說的的確也有道理,也不遲疑,立刻改變主意:“楊文通,王世琦,你二人跟隨陛下一起,務必以性命護聖上周全!”

朱翊鈞立刻說道:“薊鎮也很重要,楊文通留下,王世琦跟我走!”

薊鎮到喜峰口,兩百多裡路,朱翊鈞帶著人跑了四個時辰,直到天快黑了,才到喜峰口。

他掀簾子進入中軍大帳,戚繼光看到他並不意外,但還是歎了口氣:“陛下終究還是來了。”

朱翊鈞一點不跟他拐彎抹角:“戚將軍放心,我不是英宗。”

“……”

對祖宗-->>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