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大結局(下)
熙和一年七月。
朝廷籌備了七個月,熙和帝下了一道又一道指令,給容昭準備了龐大的船隊,豐盈的物資,還下令晉海大將軍裴關山親自護送。
欽天監算好日子,容太傅出海之日,近在眼前。
城樓之上。
張長言問:“你後日出發?”
容昭點點頭,目光看向前方,“後日從京城出發,月底從交州出海。”
張長言看向她,目光帶著不舍。
片刻後,他深吸一口氣,輕聲問道:“皇上知道嗎?”
容昭搖頭,手背在背後,神情溫和,嘴角噙著笑容,“他不知道,說是不許人告訴他。”
從欽天監測算日子時,熙和帝就下令——不許任何人在他麵前提到太傅出海之事,更不許提離開時間。
張三長歎口氣。
他理解熙和帝,這幾個月,他心裡曾經升起過無數念頭,想要將容昭留下。
他是因為做不到。
熙和帝卻可以。
選擇不知道,恐怕是擔心到時候強行留下她……
張長言眨了眨眼睛,將濕潤咽回去,又問:“你不失望嗎?”
容昭搖頭:“便是送我,也終有一彆。”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心之所向,便在一處。
張長言似乎有些明白,恍惚點頭。
容昭收回視線,看向張長言:“這幾個月,我將能教給你的都教給你了,丞相退下時,你應當會升戶部侍郎,戶部之事,都交給你。”
張長言重重點頭。
七個月的準備時間,不單單是朝廷準備容昭出海的東西,還是容昭準備的時間。
她將戶部之事幾乎都交給了張長言與徐尚書等人。
張長言做得很好。
張三這些年一直跟著她,行事作風,很多方麵與她幾乎一模一樣。
又給她代管了許久的產業,銀行也沒少接觸,如今將自己手上的事情交給他,容昭很放心。
而原本屬於自己的產業,現在是容五娘在管。
她做得很好,安慶王府的每個人都有事業,也都很好。
張長言重重點頭。
隨即,他眨了眨眼睛,聲音沙啞:“知道了,你自己好好的,戶部之事,我會好好學,還有朝廷那幾個女官,也會好好的。”
這七個月,還有許多事情發生。
劉婉君升官了,雖然隻是前進一步,但這一步,至關重要。
而接替她這個商會事務長的,也是一個女子。
工部入了一女官,極擅巧計,容昭此次出海的炮就是她所改良,熙和帝特彆封賞。
除此之外,還有青州銀行行長,以及另外兩州的副行長,皆為女子。
有容昭在前,女官之事,並非難以接受。
她們的路依舊比男子難走,
但至少,有了一條路,容昭離開朝堂,她們還在一步步往前,不會停滯。
千萬星光彙成海,一往無前。
聞言,容昭笑著搖搖頭:“你啊。”
張長言徹底忍不住,看向她,眼眶濕潤,聲音哽咽:“阿昭,無論到哪兒,希望你達成所願,一世安好。”
他抬起手,輕輕揉了揉她的發髻。
嘴角在上揚,眼中泛著水光。
容昭笑著應下:“好。”
-
兩日後。
容昭從京城出發,相熟的人都來送她,包括安慶王府。
林氏已經哭了好幾場,此時還是沒忍住。
容屏嗬斥她:“哭什麼?阿昭是為了大雁朝出海,況且,她又不是不回來了!”
說完,他自己也哭了。
容昭給他們擦乾淨眼淚,眼眶微紅:“父親,母親,好好的,過些年,未必不會回來,海航安穩後,你們也可去海外看看。”
聞言,林氏和容屏不住點頭。
旁邊,白氏、容五娘等人也都紅了眼睛。
告彆的話說再多次,也還是會不舍。
白氏什麼話也沒有說,隻是滿臉淚水,屈膝行禮。
當年,她是一個滿腹怨氣的側妃。
如今,她是報社主編,她的世界很大,見到了無數風光,再也不會困頓於後宅。
皆因阿昭。
容昭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容昭深吸一口氣,看向旁邊,許許多多人來送她,滿朝文武,除了走不開的,幾乎全都到場。
容昭的目光停在張長言和關夢生身上。
兩人都成熟了許多,望著她,目光濕潤,卻帶著笑容,滿眼祝福。
再看向劉婉君。
這姑娘顯然哭了許久,見她看過來,平穩住呼吸,溫柔道:“容世子,此去大海無垠,山高水遠,一路珍重。”
容昭微笑頷首。
時間已經差不多,她上了車隊的馬車。
而後轉身,容昭抬手,彎腰,長袖平齊,行了一禮,聲音含笑,一如往初:“再見,珍重。”
直起身後,她進了馬車,揚聲道:“出發!”
車隊前行。
身後,所有人朝著馬車方向,齊齊還禮。
——大海無垠,世子珍重。
-
皇宮。
熙和帝正在批改奏折,他目光沉靜,安安靜靜地批改著一份份奏折,殿內悄無聲息。
他喜靜,小黃門都保持安靜,沒有一點響動。
突然,不知道為什麼,他的心很慌亂。
在提筆時,甚至打翻了硯台,筆落在地上,滿地狼藉。
裴懷悲呆呆看著。
“皇上……”小黃門小心翼翼上前,收拾。
他問:“今日是何日?”
小黃門聲音越發輕了:“七月三十。”
嘩啦啦……
奏折等東西落了一地。
裴懷悲顧不得滿地狼藉,直接抬腳越過,他腳步匆匆出去,後麵跟了無數的人。
“皇上!()”
“⑷()⑷[()”
裴懷悲不停,衝上永明路,往交州方向去。
快馬加鞭,轉眼疾馳過了八十裡路。
身後,浩浩蕩蕩的侍衛們不敢攔,隻敢墜在身後,一路驚呼。
八十裡,徹底出了京城。
湯先生追上來,急切道:“皇上,快停下,太傅今日出海,此去交州,已經追趕不上。”
前方,快馬又疾馳了幾裡。
而後,驟然間勒馬,馬兒抬起前蹄,長籲一聲。
“阿昭——”他一聲悲鳴,吐出一口鮮血,從馬上跌落下來。
“皇上!”
侍衛們飛撲上去。
裴懷悲望著前方,直道看不見儘頭,他已滿臉淚水。
追出八十裡,不夠,他隻想追著容昭而去。
可勒住韁繩,是屬於熙和帝的理智與肩上責任。
他吐出鬱結之血後,暈厥過去。
“皇上!”湯先生驚呼。
交州。
龐大的船隊正在揚帆,五萬水師,以及相配的物資、官員、糧食、貴重商品、銀兩,等等,應有儘有。
鋪天蓋地幾乎看不到儘頭的大船,以及密密麻麻船上之人。
容昭站在船頭,眺望北方。
身後,是一身水軍裝的晉海大將軍裴關山以及穿著漁夫裝的裴承訣,一左一右,同她一起看向京城方向。
裴關山問:“阿昭,你還會回來嗎?”
容昭毫不遲疑:“會。”
說完,她深吸一口氣,轉身麵向大海方向。
旁邊,裴關山和裴承訣說著話。
裴關山:“想不到還有再聚首的一天,大海無垠,我們且隨著阿昭去看看吧。”
裴承訣放下酒壺,笑道:“好。”
容昭露出笑容,抬腳往另一個方向去,聲音清朗:“你們一個善戰,一個擅政,與我去了新大陸,可要好好乾活。”
“還沒出去,竟然就被你安排上了活計!”
“真不愧是你,這麼些年,還是最擅忽悠人乾活。”
容昭眉眼彎彎。
——再見,裴懷悲。
《史記》:
熙和一年,正月十六,太傅容昭十六次辭官,帝終允。
熙和一年,七月三十,容昭正式出海,率海軍五萬,船隊五百,此為大雁曆史上最大、最重要的一次航行。
熙和三年,二月,有一艦隊自海上而來,攜帶安慶王世子、太傅容昭奏折,上
() 書於海外發現新大陸(),
?(),
為新大陸命名——安洲。
賜容昭,安洲王,掌安洲。
安洲王為大雁朝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有封地之王,實為安洲無冕之帝。
《帝王記》:
熙和年共有兩位“君王”,一為大雁朝熙和帝,一為安洲王容昭。
此二人於兩塊大陸,執兩政治國,一內一外,安洲王開創共和製,熙和帝全力支持。
曆史以熙和為界,步入新時代。
一帝一王,千古功績,萬年不朽。
-
後記。
熙和八年。
路上,有人騎著自行車衝入巷子,滿臉激動:“買到了!買到了!”
巷子裡正做手工活的人猛地站起來,全都圍過去,搓搓手:“快給我們看看,這東西又貴又難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