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長路
其實很多百姓一開始不理解,為什麼修路要從宮門口開始。
宮門口不是有路嗎?
而且宮門口這條路是最寬敞最平整的一條路啊!
每天都有人整理這條路,隻要不下雨,這條路就平整至極,就算下雨,這條路也比其他路好一些,不會那般嚴重的泥濘不堪。
然而,就是這麼平整的一條路,今日開始重修。
說重修不恰當,就是讓人從新建的工坊挑著一擔又一擔奇怪的東西。
而後,幾個工部的匠人和安慶王府的匠人一起,將這些東西倒在地上,用兩塊平整的鏟子,將這些東西抹在地麵。
很快,一條深灰色看起來很平整的路就出現了。
這一幕,霎時間讓無數圍觀者瞪大眼睛,驚歎出聲。
“這是什麼?”
“這是路嗎?怎這麼平整,可以走嗎?”
“圍起來了,應當是不讓人靠近。”
“這到底是什麼啊?這是路?”
……
許多人都在旁邊圍觀,十分好奇,還有幾個湊熱鬨的世家子和官員靠近容昭,詢問:“這到底是什麼啊?”
容昭微笑回答:“此為水泥,待四日後凝固,就能在上麵行走,平整光滑,如平整的石路般堅硬。”
這年頭修路最難的就是搬運石頭,平整路麵,但有了水泥,這路修起來就簡單多了。
“!!!”
眾人一驚。
容昭擅長經商,但卻不是那種十項全能,就像她不會做熱武器一樣,她一開始也做不出水泥。
但她大致知道成分,去年就開始讓人府上匠人研究,有了些成效。
前些日子將匠人送進工部,拿了永明帝的旨意,工匠努力,終於製出水泥。
於是,水泥路就在這麼平平無奇的一天當中,誕生於大雁朝的京城。
修水泥路招了很多工人,能去修路的需要本事,工資也高,但有把子力氣的挑夫也能去工坊幫忙擔水泥。
給的銀錢不低,導致周圍許多鄉村的漢子都入了城,幫忙擔水泥,掙些銀錢。
銀行不吝嗇花錢。
流水的銀錢花出去,每日那條路都能修出去好長一大截。
目前主要是在修京城內的道路。
路不能踩,所以每條路都隻修一半,官府下了禁令,修好的那一半四日內,誰都不許去踩,否則就算是違法,要賠償。
不過四日而已,百姓們都看稀奇,倒是沒有意見。
隻因著路隻剩下一半,狹窄了許多。
有些官員就不大高興了。
宮門口都修了水泥路,隻給他們留下一半,從京城坊市去皇宮,有一條窄道本來就隻能過一輛馬車,如今還修一半。
他們去上朝,要不隻能走路,要不就是騎馬。
像張丞相這些官員,又要早起半個時辰。
這幾日抱怨聲很多。
“這什麼路啊?竟然還不能走。”
“昨兒有人摸了一下, 是軟的, 什麼路能是軟的?”
“容昭這個人,就是太會折騰。”
“據工部官員說,這路的成本還不便宜,真是瞎折騰,浪費錢!”
……
就在這種抱怨聲中,四天過去。
第一日修好的路取了兩旁的禁止標識,工人們開始修另一半。
張丞相早上暈乎乎起床去宮中,先走一段土路,土路的一半是還有禁止令的水泥路,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土路修水泥路,他又得走上修好的水泥路。
張丞相抱怨了一句:“真是折騰。”
想到這路是軟的,他暈乎乎、小心翼翼踩上去。
而後——
嗯?
嗯?!
這路竟然是硬邦邦的!
又平又硬。
張丞相的眼睛當即就瞪圓了,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他下意識往前走,每一步都踩得很實,還十分平整,這種平整是整修再好的土路都比不上的。
他越走越快,越走越心驚。
平整,堅硬,沒有灰塵,沒有泥濘,一點也不起伏……
張丞相隻覺得這條路走起來都要輕鬆很多。
很多,他便走到了宮門口。
他看到徐尚書正從宮門折返,暈乎乎走著這條路,似乎還在驚訝當中。
張丞相:“徐大人,你這是作甚?”
徐尚書:“這路真是奇哉怪哉!”
張丞相:“……”
前幾日的抱怨聲,在踏上水泥路的那一刻,全部消失,甚至全都變成了驚訝和期待。
這樣的路若是鋪滿大雁朝……
從水泥路正式能行走,每日上麵都有許多看稀奇的人,他們走來走去,時不時發出驚歎之聲,十分震驚。
從官員到商賈,再到百姓,無一不好奇。
“這路竟然是硬的!!”
“天啦,若是有這麼一條縱橫南北的堅硬路段,從此以後,南來北往,多方便啊。”
“彆說縱橫南北,就是隻修一段也是好的呀,以後下雨再也不會泥濘。”
“果然不愧是容世子,竟然做出這般神奇的東西!”
“世子說修路時,我竟不知道是這樣的一條路,真是太稀罕了。”
……
有一因為交易市而來到京城的商賈蹲在地上,一臉震驚:“前些日子這東西不還是軟的嗎?怎變得這般堅硬?”
他甚至下意識撿了塊石頭去砸這路。
“乾嘛?!”
“你作甚?竟然敢毀壞道路!”
“快快住手!”
……
周圍人立刻攔住他。
然而,晚了。
他的石頭已經脫手,砸在地上,“砰”一聲響,水泥路完好無損。
霎時間,周圍一陣倒吸氣聲。
包括前來圍觀的世家,同樣一臉驚歎。
那商賈還蹲在地上,他確定了,這條路十分堅硬,若是家門口有這麼一條路,若是他老家的村中有這麼一條路……
在驚歎過後,他和那些圍觀的許多人腦海中閃過同一個念頭——
我要水泥路!!
但是很快,彆說這些世家與商賈,就是想要水泥用來做其他用途的官員也沒轍了。
工部的人說:“方子在容世子和他的匠人手上,工部官員無人知曉。哦,如今在工部的謹王可能知道,去找謹王問問?”
謹王知道,但謹王不說。
於是,安慶王府每天都要收幾大籮筐的帖子,全都表示想買水泥。
這樣的路若是能修成,真正意義上的利國利民。
百姓當中,安慶王世子容昭的名聲更加響亮,百姓們對她也更加信任。
這就有人不滿了。
於是,就有官員說:“這路是很好,可水泥成本不算便宜,修這麼一條路,實在是勞民傷財,若是用徭役,恐還會……”
永明帝淡淡道:“容昭不興徭役,這條路他來負責。”
眾人:“……”
她負責?她怎麼負責?
古代修這麼一條縱橫南北的道路,參考一下秦始皇修直道,真要不短時間,而且需要太多的人力。
這人力如果付錢,這得花多少錢?
如果不付錢,那簡直是勞民傷財!
如今又是戰爭年,戰爭年修路,容昭這行為,不可謂不大膽!
不過,永明帝都這樣說了,官員們倒是不再說話。
他們都等著看容昭接下來怎麼辦。
也有一些圓滑之人,以及一些聰明的商賈,他們找到容昭,對她道——
“容大人,如今你修路肯定要不少錢,若不然把水泥做出來賣?”
“是呀,容世子你多建幾個水泥工坊,定然能賺不少錢!”
“容大人,你如今修了一段路,當知道得花多少錢……銀行和交易市掙的錢,肯定不夠的。”
……
容昭笑著聽這些人說完。
而後,她抖了抖衣袖,輕聲道:“我倒正好有關於水泥的事情要與諸位說。”
她往後退,站在了台階之上,揚聲道:“水泥我不準備售賣。”
瞬間,所有人麵露失望。
同時又十分不解,容昭缺錢,為什麼還捂著水泥不肯售賣?
容昭一雙鳳眼深不見底,嘴角始終帶著和氣的笑容:“水泥不賣,但水泥方子可以贈送——從今日起,為我用水泥修一段路者,便可得水泥方子與朝廷頒發的水泥生產許可證。”
你修出一段路,我就給你水泥方子!
她站在高兩個台階的地方,嘴角帶著笑容,似十分和氣,可脊背挺直,又有一股銳利如刀的鋒芒遮掩不住。
霎時間,所有人都是一怔。
而第二日的報紙正式刊登了這件事。
如今報社在當地世家的推動下,已經開遍大雁朝。
京城日報發出當日,無數塊板子就快馬送往大雁朝各個州,速度幾乎與朝廷下公文相當。
也就意味著,報紙上刊登的事情,會在一段時間內,被整個大雁朝知曉。
前一期的報紙還在對水泥大誇特誇,甚至用了許多文人的文章和筆墨來渲染,將水泥的模樣描述得十分真實,讓不在京城的人都很好奇、驚歎。
後一期就是修路得水泥方子的報道。
朝廷從京城派出兩個欽差,帶著容世子的人,以及工部修路使。
他們從京城出發,一隊往交州,一隊往雲州,沿路確定南北直道的路線,基於原本道路情況,劃分成十裡一段。
而後,以就近原則為標準,交由當地想要換水泥方子和水泥生產許可證的商賈、世家、鄉紳承包。
沒人承包路段,大雁銀行出錢修建。
消息一出,當即震動整個大雁朝。
“什麼?修路換水泥方子,這可是一件稀罕事。”
“水泥方子早晚漏出來,倒是這個水泥生產許可證麻煩,得有這東西才能製作水泥售賣。”
“這方式當真可行嗎?”
“咦?就近原則,豈不是我修的路在我自己地盤上?”
“好像還可以……”
“都傳聞那水泥路堅硬無比,長期不壞,而且下雨無泥,極為平整,當真?”
……
茶樓。
張長言有些好奇:“為什麼要這麼麻煩,直接賣水泥方子,你再用賣方子的錢去修路不就好了?”
容昭搖著扇子,如今五月,天氣已經漸漸熱了起來。
她看了眼裴承訣與裴關山,見兩人正在沉思,便道:“你讓他們給你解釋。”
張長言看向兩人。
裴承訣想了想,這才開口:“方子其實不值錢,隻要這東西開始製作,早晚都會透出去,關鍵是許可證,但水泥生產許可證這東西直接拿出來賣,終歸不好。”
就像鹽鐵一樣,大家是不知道怎麼做嗎?
不,是沒有做的資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