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朝中本就有些亂象,因團團而彈劾的那些人,其實本質是在攻擊裴關山等人身後的勢力,也順道將青年才俊一網打儘,給自家後輩入朝時削減難度。
三位皇子黨、中立黨、渾水黨……朝中黨派太多,平日裡爭吵、互相彈劾也很多。
皇帝一開始沒回應,後來又引導許多人表達不支持態度,最後再祭出“萬民書”,可以說直接將那群公開表示團團“丟人”的官員攥在手上。
將跳得最厲害、他最不喜歡的官員處置了,再給類似於張丞相這樣從頭到尾沒說話、卻推波助瀾的官員一個警告。
這件事以皇帝很滿意的結果收尾。
那些之前表達不滿的官員,也包括樂親王與祿親王,垂頭喪氣回府。樂親王府。
樂親王世子裴律正在等著他爹回來,遠遠看到,立刻迎上去,迫不及待問道: “父親,怎麼樣?皇上如何斥責他們?"
他的眼中帶著興奮的光芒。
作為同齡人,又同為親王之子,他可以說一直被裴關山裴承訣壓著打,哦不,現在還得加上一個容昭。
能看他們的好戲,他如何不興奮?
樂親王聞言,緩緩扭頭看向他,麵無表情, "你當時是為什麼不參加團團計劃來著?"裴律一愣,還是老老實實回答: “因為沒有賺頭啊,而且這樣折騰,實在是——”聲音戛然而止,因為樂親王舉起了雞毛撣子。
裴律大驚: “爹!!”
怎麼回事?
之前他爹不是還誇他嗎?
好不容易在“雙傑”襯托下還能被誇讚,怎沒過多久,竟然又揍他?
祿親王府。
他們家幾個兒子同樣被老爹追得上躥下跳,昨日在“團團股東”府上發生的事情,今日立刻重現。
昨天打兒子的是一波,今日打兒子的是另一波。
"爹!我錯了!""我以後一定和容世子搞好關係,爭取——哎!爹你乾嘛還打我?!"
張丞相府。
與樂親王、祿親王一樣,回府看到張三“賊眉鼠眼”,張丞相立刻抄起棍子便要打人,滿臉怒氣。
“爹!你乾嘛又打我?!”張三不
服。
張丞相喘著粗氣,罵道: "你個不成器的東西,之前天天跟著容昭,消息打聽到了不回稟,好事兒你也趕不上趟,真是沒出息!"
張三委委屈屈: "我……"——他明明趕上了,他那麼大一個福祿莊啊!
然而張丞相覺得他是狡辯,繼續要揍他,老大在旁邊看著,老二趕緊讓人去叫丞相夫人救場。沒辦法,誰讓他們現在是同一條船上的“難兄難弟”。
果然,丞相夫人來了立刻攔著,對著張丞相瞪眼, "長言最近長進了許多,還幫著府上做事,你莫要再隨意打他。"
張丞相一怔,狐疑: “他幫著府上做什麼?”他怎麼不知道他家老三願意幫府上做事?那還是他家老三嗎?
丞相夫人: “采買的活計。”
完蛋了!張長言心裡咯噔一下,轉頭就跑,健步如飛。
張丞相一看這架勢就明白,舉著棍子去追,咆哮: “你這個不成器的東西!你要氣死老子啊!!你竟然還敢用團團,我打死你!"
與挨打的各府不同。
原本關著不讓家中晚輩出去的各府,不僅將人放出來,還態度大變,與昨天完全是兩個態度。
比如說趙家公子,就是那個被大儒撞見的世家公子。當他從房間渾渾噩噩被放出來時,還以為老爹又要打自己,當即便縮了縮脖子。
他很難受,又很委屈。
為什麼明明是件好事,卻要被如此譴責呢?麵子真的有那麼重要?
然而——
"什麼?!百姓上了萬民書,團團被皇上誇了?!"
他爹笑得十分和藹,語氣溫柔: "不僅團團被誇,你也被皇上記住名字,親口誇讚,那團團,你們還可以繼續做下去,好好做。"
趙公子愣了好久,突然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嗚嗚嗚,果然,團團是好的。"
“容世子說得對,我們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百姓會看到。”"哇嗚嗚嗚,我以後一定好好乾團團,為百姓牟利嗚嗚嗚……"
值得了。
/>
有萬民書才有後來的誇讚,他們做的事情,百姓看在眼裡,那些辛苦,也就都是值得。容昭果然說得對。
楊家公子屬於隱隱有些後悔那一派。
他內心的熱血比其他人少一些,而且,他在府中的處境也不是很好,如今不僅被關起來挨罵,還連累母親..
楊公子就有些後悔了。
做這個團團,明明什麼也沒有得到,為什麼要被如此批判?他是幫助了百姓,可朝中許多官員都不認可。
既然如此,他為什麼要做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呢?他幫了百姓,可百姓除了私下誇他幾句,還能為他做什麼?
父親說過,混跡官場,最重要的是圓滑,隨波逐流,是要看到實際利益,而不是年輕人的衝動與莽撞.…
楊公子想,等他爹回頭,他就告訴他爹,他同意退出團團。
心中有了決定,可卻又止不住的心情低落。
他抱著膝蓋坐在床上,眼神有些空洞。
楊公子想到那日幫著搬貨時,那些外送員臉上洋溢的笑容。也想到每日從街口路過,看著百姓們交貨、買東西滿臉笑時,心中升起的滿足感………
明明退股才是最正確且最適合未來朝廷官員的抉擇,為什麼他心中酸澀難耐?
剛剛這樣想著,便看到大門被打開,他爹帶著人進來,他娘也跟在身後。楊公子立刻站起來,他想說出自己的選擇,卻在開口的瞬間,眼眶一紅,心中難受。
然而,沒等他開口,他爹揚聲道: “出去吧,那團團雖然沒什麼利益,但有萬民書,有皇上的認可,你們繼續下去,也能得許多好處,便於未來入朝……"
後麵的話楊公子都沒聽清了。他愣愣站在原地,腦海中回響著剛剛他爹的話:萬民書、皇上的認可……
他爹是個官迷,也是個十分會做官的人。雖然官位不高,但很聰明,未來不管三位皇子誰上位,他爹應當都能繼續在朝中生活下去。
所以,他爹哪怕依舊不認可團團,卻因為百姓的態度、皇帝的態度,意識到團團對他們的好處,讓他繼續下去。
楊公子卻不在意他爹的態度。
他突然就紅了眼睛,僵硬而鄭重地點頭。
他做的事情,怎麼會沒用呢?百姓記得他
們做過的事情,感激他們,願意為他們送上萬民書.…
幫助百姓、經營團團,都不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是為國為民,惠民利民,這天下,終究還是清明,這朝堂,終究不是一團渾濁。
原本一直動搖的心突然就堅定下來。
不僅僅是現在,哪怕未來入朝為官,也當記得——為百姓做的事情,從來不是沒有意義。
這世間,並非隻容得下隨波逐流的圓滑官員。若想朝廷不再渾濁,天下清明,當要做更多的努力!
安慶王府。
容屏古怪地看著容昭,眼神狐疑: "你早就知道會這樣?"
團團有萬民書保駕護航,皇帝做了決定,當然要第一時間將消息告知百姓,向他們傳達——天子愛民。
也因此,如今整個京城都知道,團團計劃已經不容置喙。而團團計劃的股東們,都是皇帝蓋章的青年才俊。
再聯想容昭之前的淡定,容屏很難不懷疑她是不是提前就做好準備。容昭端起茶盞,雲淡風輕, “我不是說過嗎?不用擔心。”
容屏: "……"誰知道你這麼穩?!他緩緩在旁邊坐下,明顯是還有些沒回過神。
容昭見此,想到這是自己爹,便給他解釋: “團團計劃注定賺不了什麼錢,那便乾脆將其定位為服務百姓,而不是牟利。"
錢和名,總得賺一個,她一開始的目的就是後者。
所以,她拉來的投資來自一腔熱情的世家公子,而不是想要賺錢的人。
製造就業崗位、壓低價格、解決滯銷農產品、派發手工……這些都賺不到錢,但能形成一個產業鏈,將全部百姓與團□□在一起的產業鏈。
就像是四大親王、張三他們,隻要上了她的船,成為“利益共同體”,他們就會殊途同歸,站在同一個陣營。
當然,這是從利益的角度分析。
事實上,他們為百姓做的事情,百姓們也都看到,並且十分感激,這是情意。利益加情意,事情當如預想中發展。況且,她那最後一道保險,也能保證團團與自己,萬無一失。
隻恐怕……
她要徹底進入皇帝的視線了。
容屏有些恍然,他緩緩點頭,思索著
。他這不孝女,確實有些手段,似乎不單單在經商上麵?
半晌,他又道: “既然能賺許多名聲,那你為何不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隻要名聲夠大,百姓支持你,他日身份暴露……"
容昭看向他,搖頭: "不行,名聲過大,這不是招皇帝忌諱嗎?屆時直接悄悄將我處理,誰能知道?"
她的目的是當一個讓人無可奈何,卻又絕對不能殺的存在,而不是皇帝忌諱的存在!
容屏承認,容昭說的很有道理。
不過,他還是睨了容昭一眼, "當今寬和,不拘小節,不會因為你的名聲太大就處理你的。"然而容昭沉默片刻,突然道: “那也未必。”
容屏一愣,疑惑地看向她。
容昭卻不再說話。
鄭柱子架著馬車,在巷口揚聲喊道: “送貨了,今日有一批麻布,數量少,先到先得,還有各種大小的陶罐,價格實惠,要的快來預定!"
喊聲響起,無數人放下手上的東西,輕車熟路走向馬車,臉上帶著笑意。
"麻布我要,陶罐也要,再給我看看目錄,還有何物?"“手工做完了,你檢查一下。”“咦?今日菜蔬價格怎麼又降了?你們找到更低價的貨源了?”
鄭柱子搖搖頭: “並未,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