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楠與兩位教練分彆擊掌,轉身朝著冰場環繞一圈後,在中央的位置停下。

“現在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男子單人滑進入自由滑的二十四位選手已經有二十三位選手完成了節目,目前僅僅隻剩下了一位選手即將開始他的表演。”

“他,是黎楠,曾經是登上冬奧花滑領獎台最年輕的選手,在上一屆的冬奧會中,他以294.69的高分奪得了銅牌,當時,他年僅十五歲,不滿十六周歲。”

“四年之後,他再一次站在了冬奧會的賽場上,此刻的他,年僅十九歲。”

“就在兩個月之前的大獎賽總決賽上,黎楠成功超越了安德烈選手,奪得了金牌,不知道他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精彩的表現呢!”

“讓我們拭目以待!”

音樂響起。

解說間也順勢安靜了下來。

燕式旋轉。

黎楠的很多場節目,開頭必然是一個旋轉,這已經是黎楠的老習慣了,很多長期關注著黎楠的冰迷都知道他有這樣的習慣。

有一個安德烈在前刺激著黎楠,他幾乎是全身心都投入了這一場節目表演中。

浮腿緊繃,上半身向前,一隻手向上抬起,掌心想向下,仔細觀察他連指尖的弧度都是繃直的,形成了非常漂亮的線條,旋轉時更是如此。

令人驚訝的是,黎楠旋轉時的軸心幾乎沒有多少偏移,若是此刻有人看到冰麵上由黎楠冰刀劃出的痕跡,就會發現那一圈圈的白痕幾乎是重疊在了一起。

真是可怕的基本功。

安德烈站在圍欄邊上,手心緊緊攥住了欄杆。

三圈過後,黎楠變換姿態,原先緊繃的浮腿彎曲,同時身體後仰,兩隻手拉住了冰刃,變換姿態幾乎沒有用多少時間,看著就好像一下子就完成了姿態的轉變。

他更強了。

安德烈心中都生出了一股絕望。

和天才成為對手的人或許都有如此的感想,自己多麼努力,在以為這一次對方不會超過自己,或者以為對方那已經是極限了之後,總會發現對方還能更進一步。

天才或許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直在進步,仿佛沒有極限一般的天才。

甜甜圈旋轉過後,黎楠腰身一個用力,拉著冰刀提起,轉而進行提刀燕式旋轉。

過程流暢,沒有一點停留,改變姿態時都不曾有過減速,可見黎楠在基本功上下了多少功夫。

旋轉結束,一串令人眼花繚亂的步伐接上。

在一個轉三後黎楠迅速向前起跳,一個漂亮的3A落下。

從來沒有人質疑過黎楠的3A,他是在青年組就能把3A玩出花來的天才,時間過去這麼久,黎楠沉寂了整整一年多才把起跳姿勢和發力點更改,現在的他做曾經就會的跳躍更加如魚得水。

帶上了舉手動作,黎楠展開雙臂落下。

裁判紛紛點頭,給黎楠這一個堪稱完美的跳躍拚上了分數。

其中在短節目就被黎楠給‘俘獲’的帕爾更是毫不吝嗇地按下了+3的按鈕,這樣一個無論從遠度、高度、還是空中姿態上來說,都無可挑剔的跳躍,值得他給出一個+3的評分。

黎楠的伴奏對上彆人來說是有點吃虧的,畢竟他是原創音樂,在知名度上就落了下風,也不方便彆人代入伴奏,沒有一個完整的故事進行演繹。

相對的,這個音樂,因為是黎楠親手製作的,是完完全全貼合他的風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他親身經曆過的,他對這首伴奏的感悟更深,能夠表演出來的情感也更加細膩。

一曲舞蹈會擁有感情嗎?

會的。

那作為冰上的舞蹈,花樣滑冰能讓觀眾在不了解音樂的前提下,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感情嗎?

很難,但是同樣也是可以做到的。

以黎楠現在的演技與感染力,在這方麵根本不成問題。

黎楠是天才,他還比彆人多了一世的經驗,也是那一世的經驗,讓黎楠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樣。

黎楠一直覺得這一個係統是他開的一個掛,但實際上真正的掛,是他有著比彆人多出來一世的經驗。

定級步法結束,定級破天荒地給到了4,黎楠現在的狀態非常好。

神穀朝生評價:“這家夥……他也許是唯一一個能夠打破花樣滑冰對亞洲人,或者說是對亞洲國籍限製的人。”

花樣滑冰一直被戲稱為高貴國籍的運動。

這是一句嘲諷,但也是一句赤、裸、裸的現實。

因為花樣滑冰需要在冰上做出各種動作,其實體型嬌小的亞洲人更加適合這一項運動,而歐洲人因為基因上的限製,在花滑上的‘壽命’不如亞洲人。

可偏偏,在花滑曆史上能夠留下姓名的,幾乎都是歐洲國籍的選手,早些年根本沒有亞洲選手的身影。

這其中或許也有花滑傳入亞洲的時間還短,亞洲這些國家停止動蕩,國力逐漸富強,剛剛能夠開始搞體育的原因。

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isu的裁判權在歐洲國家手中,當裁判席上坐的都是俄、美等國籍的裁判時,他們這些亞洲選手又拿什麼和那些歐洲選手競爭呢?

隻有不斷地變強,強讓所有人都認定是你是冠軍,強到讓裁判也沒有辦法做睜眼瞎將冠軍頒發給彆人。

但這太難太難了……

謝澤之曾經做到過。

但他的成功有幾分幸運的成分在裡麵,今天要是換成謝澤之重新站在這個比賽的冰麵上,想要勝過安德烈很困難。

可以說,黎楠走上了一條十分困難的道路,並且在時代的洪流中逆流而上。

他會成功嗎?

神穀朝生此刻也不清楚。

現場的每一個人,包括安德烈和黎楠自己,都不清楚這最後的桂冠究竟會落在誰的身上。

不到最後一刻,答案都不會揭曉。

但神穀朝生私心卻希望黎楠能登

上這最高的領獎台,無關乎他們之間的情分,隻是同為亞洲選手,神穀朝生覺得,若是黎楠能打破這層束縛,或許往後,他們這些亞洲選手的地位也能往上抬一抬了。

第二組旋轉結束,第二組跳躍結束。

黎楠的跳躍配置沒有更改,在前半程的跳躍依舊是一個3A一個3Lz,以及三連夾心跳的3A+1Lo+3S,沒有多加一個四周跳的打算。

正如安德烈所想的那般,六個四周跳確實非人類,五個就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就算是黎楠真的開掛了,都不能把這六個四周跳全都給跳出來。

隨著一個鼓點聲落下,黎楠的伴奏也正式進入了後半程,此刻他剛好完成了編排步法,隨即一個扭身,點冰起跳。

4F+3T

安德烈為了多提高一點技術分,把連跳的第二跳都換成了3Lo,他的Lo跳也確實很強,甚至都上手開始練習4Lo了,可見他對Lo跳的熟練程度,敢這麼乾純屬有自信。

但黎楠不一樣,即使他被謝澤之糾正過起跳姿勢和發力點,但Lo跳天生的傾斜角讓黎楠很難受,三周的Lo跳他可以完成,卻沒有必要。

為了那一點的基礎分,把自己並沒有百分百把握的跳躍放在後半程,黎楠是傻了才會這麼做。

他是要爭取這五個跳躍的1.1係數加分,又不是衝著挑戰難度去的。

能夠完成這五組跳躍,不斷任何一個節奏,才是黎楠必須要做到的事情。

第四組跳躍:4T+3T。

這一組連跳黎楠更加流暢,甚至還在跳躍前加上了一個難度進入,自己給自己這一組跳躍上了難度。

克雷吉:“以前有人說我是跳躍天才,現在我真想把那個人拉過來看看神奇的LI,如果我是跳躍天才的話,那這個家夥是什麼?”

卡格爾:“那應該是天才中的天才吧。”

克雷吉被突如其來的一句話給嚇到了,看向身邊,才發現卡格爾不知道什麼時候站在了他的身後,雙手插在羽絨服的口袋裡,那眉眼間的姿態全是放鬆。

克雷吉:“你不和你的師弟站一塊,跑我這裡來乾什麼?”

卡格爾瞥了他一眼,雲淡風輕,“來看看手下敗將現在是個什麼表情。”

克雷吉:……

卡格爾見到自己成功噎住了克雷吉,心情更是舒爽,眉眼間都寫滿了暢快。

他和克雷吉從青年組就開始競爭,兩人年紀相當,實力相當,就連國籍也是——一個在俄羅斯,一個在美國,就單論在花樣滑冰這項運動上,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