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第一百二十七章 二合一(1 / 1)

任務訂單意義又不一樣了,張寶生往常隻聽說那些國營單位接任務訂單,沒想到他們也會接到任務訂單。

再三確認了幾遍,猛地一拍大腿,重重地呼出一口氣,由衷地道:“嘉妮,我們前進大隊的光都是你給我們掙來的啊,我們前進大隊的祖宗都感謝你。”

經曆了這半年摔打,張寶生比以往淡定多了,但也心口發燙,實打實感謝周嘉妮給村裡帶來的變化。

周嘉妮趕緊擺手,笑道:“彆彆彆,我可擔不起,這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要說最辛苦,也最值得尊敬的還得是四大爺、盛叔他們這些手藝人……”

張老四幾人正從外頭進來,聽著心裡也十分熨帖,這周同誌就是會說話,要不上上下下的都服她呢。

在邱則銘和李敬黨過來之前,周嘉妮先大致說了說,讓在座的人也想一下,針對這次任務獎品有什麼看法、針對接待活動有什麼好的建議,不妨展開說說。

之所以找邱則銘來開會,是因為接待活動裡包含了大棚蔬菜那邊,他們的大棚蔬菜也挺有名的。

知道上級給他們下了任務,張老四幾人也很激動,紛紛道:“花邊藍和元寶籃都挺好……”

劉通道:“翟主任是什麼意見?直接給咱現有的還是想弄點不一樣的?”

周嘉妮道:“翟主任讓咱們自己商量,所以想問問大家的意見。”

幾人一臉沉思。

李敬黨和邱則銘從外頭進來,了解完原委後李敬黨道:“大約有多少人?”

周嘉妮道:“各單位部分優秀工作者,人數粗略估計在四五十人,來我廠進行參觀交流。”

李敬黨點頭,這也是前進編織廠近半年成績顯著,發展突飛猛進,被當做了企業典型,組織一部分員工來參觀學習。

這也是對編織廠的一種肯定。

頭一次接任務訂單,大家都有點摩拳擦掌,既想弄點不一樣的彰顯自己的誠意,又擔心做新款式車間門那邊不能按時出貨,一時糾結的不行,討論的熱烈,但意見沒法統一。

張寶生最後道:“讓周科長拿主意吧。”他道,“嘉妮,你來定。”

周嘉妮道:“我考慮了下,既想出效率,又想弄點不一樣的,咱們就在原有的基礎上做改動吧……”

她將自己手裡的本子遞過去:“將那款花邊藍略做改動,增加布藝內襯,再加個蓋子,如今車間門那邊編蓋子已經很熟練了,就是卡好尺寸,給籃子加個蓋,沒脫離大軌道,還顯示出了咱們誠意。”

張老四稍微想了下,點頭道:“不難看。”

蓋子和布藝內襯,車間門裡的人也不手生,還都打磨熟的手藝。

也就是時間門緊了點,要是早提,她還能好好設計設計,搞個新款,眼下隻能在不妨礙生產的前提下搞點不一樣的。

獎品方向談完,接下來就是談招待,李敬黨到底是做過秘書的,針對這方麵的工作駕輕就熟,看向周嘉妮,道:“那咱們就組織廠裡職工搞個歡迎儀式,寫些標語……”

說著思索著廠裡的任務和工作量,道:“按說該編幾個節目,隻是要搞生產,還有臨時增加的獎品訂單,但恐怕沒時間門排練。”

也得給職工留出休息的時間門。

周嘉妮也在琢磨這件事,婦女節那天的活動,肯定不能一圈遊結束,總要弄點花樣。

她看向邱則銘,邱則銘點頭:“我那邊沒問題。”

張寶生他們幾個就愣了,心說小周也沒說啥啊,小邱咋就說沒問題。

劉通他們也一臉茫然:“啥沒問題?”

他沒走神啊,兩人說什麼了?

周嘉妮笑道:“采摘!”她啪地合上本子,“咱們確實沒時間門排練節目,不如搞點像是拔河、采摘、體驗手工編織、爬山這類參與性的活動,中午的時候找塊空地,臨時用泥坯搭個爐子,搞幾口大鍋,就著菜園裡新鮮摘來的蔬菜,一起動手豐衣足食……”

李敬黨讚同的點頭,這些也很耗時間門,既不用特意抽出時間門排練節目,還能熱熱鬨鬨招待從城裡來的同誌們。

其他人也沒意見,周嘉妮道:“那我做個具體的計劃,在這之前有什麼好點子咱們隨時可以展開討論。”

散會後,周嘉妮安排張老四先做個樣品出來,而後跟邱則銘一起往外走,他說了翟項強的安排。

邱則銘一點也不意外,他就說,他對象恢複城裡戶口的時間門應該會比他早。

接下來周嘉妮還要跟張寶生說這件事。

張寶生反應比邱則銘都激動,他不舍得啊,正是因為小周同誌的到來,才讓他們前進大隊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才剛把底子打穩,公社就打算把小周同誌要走了。

周嘉妮笑道:“隻是職位變動,但我那個職位也不是坐辦公室喝茶看報紙,就是從隻待在前進大隊改為所有大隊都得關注到,而且我是從前進大隊出去的,心還是跟咱前進大隊在一塊的。”

聽小周同誌說心還是跟前進大隊在一塊,張寶生心裡舒坦不少,但還是道:“嗐,你說咱村好不容易出個福星。”

周嘉妮笑:“也不是明天就要上任,還有不少工作要做呢,我估摸著,怎麼也得等廣交會結束,還有兩個多月呢。”

張寶生一聽不是明天到崗,心頭寬敞不少。

今天主要談的不是這事,而是分流,借調動的事引出話題,她道:“全公社發展,您應該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吧?”

張寶生一臉肉疼地道:“還是想把咱的活分出去啊。”

張寶生其實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年後的擴建,單子的增加,出口項目的增加,他就知道,這塊肉早晚得分出去。

但沒想到把他們的小周同誌給分出去了。

想想也能理解,小周同誌是編製業能發展起來的關鍵啊。

但就是心疼。

周嘉妮笑:“這一步是必然的,您也看到了,咱們招工後產量的問題依然沒有解決,而我這個銷售還沒甩開膀子乾呢,到如今就掛個名,產量上不去,能創造的價值就有限,可如果我們持續壓著不往外放,等隔壁公社、隔壁縣提前用分流的方式把編製業鋪開,咱們公社整體的發展就要慢人家一步了。”

“咱村有能人,其他地方未必沒有。人家不學咱的樣子,在咱們的樣子上變通一下,肯定能借上咱們的路子啊。省裡市裡的百貨大樓又不是咱村的,那出口公司也不是咱村,現在知道這特色編織品銷售好,有其他好看的貨,人家為什麼不要?”

張寶生在周嘉妮提到周邊公社如果走這條路時,格局方麵的危機感一下展開了,那種要即將被分流的肉疼緩和不少,點頭道:“看來還是上頭領導看得遠。”

他隻糾結怕被周邊大隊壓過去,沒放眼全市、全省,沒把思路鋪開。

這要是他們一直握著不撒手,回頭彆的公社走那種大撒網的路子,再讓人家走成功了,那上頭領導要看他不順眼了。

這麼一想,心裡豁然不少,道:“行,我尊重組織決定。”

就是不同意他也沒辦法,公社下了決心要走這一步,誰也攔不住。

隻肉疼小周同誌要調走。

不過他旋即想到一個問題,道:“那調上去,你這戶口是不是也要挪到公社了?”

恢複城鎮戶口了。

唉喲,那與小周來說是好事啊,他啪地一拍腿,道:“這是好事,是好事,你彆怪我眼皮淺。”

把這遭忘了。

周嘉妮笑著擺擺手:“這個我倒是沒太在意,我現在不也拿工資嗎?咱村裡也沒短了我的吃喝。”

如今跟村裡各方麵都磨合的不錯,村裡給了她極大的尊重和自由,算是個舒適圈了,等一調動,各方麵又得磨合,想想還挺頭疼。

不過考慮到她的隱藏收入,等新的工作場地鋪展開,她又能大乾一場了,這麼一想,心頭舒坦不少。

這件事還沒有正式文件下來,就她、張寶生和邱則銘知道,暫時不對外公開。

開完會,周嘉妮回去寫分流相關的工作計劃和婦女節活動安排。

既然旁人沒有更好的建議,就按她製定的。

體驗收工編織,讓劉大牛、張前進幾個弄幾款最簡單的草編小玩意兒,到時候教著來參觀的工人同誌編一編,讓她們體驗一下編織樂趣。

造型上周嘉妮寫了幾個‘螞蚱’‘蜻蜓’,或者迷你小草帽、小提籃等等。

拔河,也要有點樂趣,贏得隊伍在旁邊玩,或者讓趙梅教她們做一款頭花,而輸的隊伍負責做飯。

采摘嘛,就是采摘了,中午就吃大家摘的菜。

吃完午飯,再帶著大家去山上玩一玩,看看用來做編織品的原材料長什麼樣,還可以去看看他們的原材料種植田。

再從公社找個照相的老師傅來,幫著拍幾張照片,豐富一下編織廠的榮譽牆。

婦女節展開的工農一家親這樣的活動,也算是一種榮譽。

把活動內容做出來,得到大家一致認可後帶上張老四做完的樣品一起交到了公社。

活動計劃翟項強一眼掃過就點了頭,還道:“這策劃不錯啊,生動又有趣,還充分發揮了編織和大棚蔬菜的兩大特色,批了!”

接下來看那款籃子,挑眉笑道:“雖然是在花邊籃的基礎上改動了下,但改的很成功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