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刷碗神器絲瓜瓤開團,天然絲瓜絡,自然曬乾,絲絡不存水,不容易滋生細菌,刷碗刷鍋不傷釉麵不傷鍋,PS:部分絲瓜瓤帶有殘留的絲瓜籽,2.9元/單段、5元/兩段、6.9元/三段。 (求購薄款羽絨坎肩)】
【天然手工葫蘆瓢限量開團,舀水、舀米、舀麵,天然的,更放心,使用說明:舀水後自然晾乾,防止發黴。開團優惠價大號單肚、雙肚29/個,小款單肚、雙肚19/個。】
【純手工自製棉靴開團,限量、限量、限量,重要的說明說三遍,短時間內不會再複團,限量開團價……】
【農家紅薯粉皮複團.…】
【農家紅薯粉條複團.…】
周嘉妮時不時抬抬頭,防止暈車,編完設定好時間,返回群裡發紅包,正碰上無骨雞爪開團,先拍了兩份,才發出她的開團紅包,之後開始閉目養神。
另一邊,前進大隊熱鬨起來。
前兩天路不好走,翟項強帶出去的菠菜也沒什麼信息傳回來,結果今天一起紮堆了。
鄒凱來收剩下的那一壟菠菜,縣裡領導和國營飯店的領導、大廚也來了,那大廚看見鄒凱,上去拍了下他的肩膀,笑道: "師弟,給師兄勻點。"
鄒凱欲哭無淚,左右尋找小周同誌,想找個幫手,可惜小周同誌不在。
早知道他那天就一起收走了,他留啥啊留!
除了這幾個,還有東河公社的桑主任,農場的兩個乾部,一起來參觀學習。
這些人一起鑽進棚子裡,感受著暖煦煦的溫度,看著滿園子鮮嫩的蔬菜,呼吸都有些不穩定了。"這黃瓜都長紐子了啊,這西紅柿結的可真不少……"
西紅柿還全都是青的,一點紅的跡象都沒有,想吃得繼續等著。
“韭菜長得也旺,我覺得這韭菜能割了…辣椒這個頭也能摘的著了吧?茄子還有點小,再長幾天估摸著也能摘。"
一眾領導走在田壟裡,看看這個,望望那個,滿眼是遮不住的喜色。
就是麵積太小,沒看夠呢就走到頭了。
當然,實驗嘛,而且大隊自負盈虧,人家一開始肯定不能弄太大了,但都佩服前進大隊的勇氣。
>不過大家也知道,這事跟張寶生不沾邊,他要要是有這能力,前進大隊早起來了,也都打聽了,是秋季下來的那批知青裡出了倆人才,帶著這個大隊發展。
隻是另一個小同誌今天不在,大家還有點遺憾。
稱讚邱則銘,邱則銘謙虛地笑道:“我就是個乾活的,這件事能促成,主要還是周嘉妮同誌提議,隊裡領導支持,社員們也積極響應。至於成功的因素,我覺得還是得到了專業人士指導的原因。"
安上電話後,邱則銘跟主力實驗團隊那邊聯係上了,就一些他們爭執不下的技術問題,在電話裡
跟專業技術人員請教,雖未謀麵,可比摸著石頭過河強多了。
翟項強道: “邱同誌,你說了半天都是彆人的功勞,我可是知道你自己的功勞一點也不小。”他好笑道, "誇自己不丟人,是自己的功勞該說就說。"
翟項強跟縣裡的乾部道: “這就是我說的邱則銘同誌,一個從首都下來的孩子,沒種過地,可是肯下功夫研究資料,認真負責,光筆記就記了幾大本,還時不時給大家講科學種植,跟村裡有經驗的莊稼把式一起,圓滿完成了試驗田任務。"
不說怎麼在領導麵前留下印象,邱則銘也需要攢功績,將來走的時候才容易獲得批準。便沒再謙虛,針對其他人好奇的問題,也都——解答。
農場這邊來的是章忠軍科長和徐凱旋主任,聽他講解,甚至拿出本子認真記錄著。東河公社的桑主任也聽的認真。
邱則銘尋找機會給張寶生遞了個眼色,張寶生剛開始沒領會,接收到第三個眼神後才猛地反應過來。
小周和小邱都講過,塑料大棚第一階段成功,上頭肯定有來參觀的,弄不好還會安排人來學習。周嘉妮跟邱則銘覺得,與其等領導提,不如找個合適的機會自己提,還能刷點存在感。
編製業跟大棚,抓一樣在手裡就行,不能貪多。
周嘉妮這樣建議是因為她知道不久後便會全國推廣,既然都要推廣,不如用來刷一下好感,況且人家指點他們也沒求回報。
邱則銘是覺得,公社在編製業上退了一步,還全麵支持,如果前進大隊再把塑料大棚也抓手裡不放,那就是在抓領導的麵子了,容易弄巧成拙。
張寶生對邱則銘輕輕點了下頭,尋了個節骨眼插話進
去,道:“這技術我瞧著不賴,可單我們前進大隊,土地有限,人手有限,要是整個公社,或者咱整個縣都來搞這個,將來弄出個大棚…蔬、蔬菜之鄉,與咱們整個縣的老百姓都有好處。那啥…領導們要是想安排誰來學習,讓他們儘管來,交給小邱來帶,咱爭取明年讓更多的老百姓在大冬天裡都能吃上新鮮蔬菜。"
翟項強眼裡的驚訝一閃而過,這老家夥,之前抓編製業抓的那麼緊,生怕分流出去他們前進大隊掙不到錢,弄的他現在有想法也壓著不敢提。
但心裡已經在琢磨如何說通小周同誌幫著做工作,能把這項技術分享出去了。張寶生能主動提,他還是很高興的。畢竟這件事成功普及,也是他的業績啊。農場那兩位領導眼睛頓時亮了,都感激的過來握著張寶生的手,好話不要錢的往外說。
連縣長也笑道: "好啊張隊長,你們有這個覺悟,是咱們整個縣老百姓的福氣,我先替大家謝謝張隊長。"
“不敢不敢,可不敢,都是翟主任領導的好……”張寶生一整個心虛的冒冷汗,這可不是他的主意,要說,他是舍不得的,但小周同誌跟小邱同誌都與他分析過了,抓一個放一個,不然就不是搞功勞,是成了得罪領導了。
隻是剛才說話時忘了帶一帶他的上司,一想起來趕緊連著找補: “翟主任思想工作做的好。”翟項強嘴角抽了抽,壓住按額頭的衝動,不用想都知道,這絕對不是張寶生會說出來的話。不過甭管誰教的吧,都是為了隊裡好、公社好,還順帶給他臉上抹光。
農場領導和東河公社領導在感謝張寶生之餘,也過來跟邱則銘握手,握著小邱同誌的手,仿佛握住了塑料大棚成功的核心關鍵,好話提前不要錢的說。
邱則銘則順勢笑道:“多謝大家對我們工作的認可,到時候你們大家拓展銷售渠道時,還希望大家能把我們前進大隊也一起帶上。"
張寶生心說這是關鍵,還得是小邱同誌,他光忙著緊張和心虛了,都沒想到。領導們自是連忙保證的,總不能教會徒弟餓死師父。一行人相談甚歡。
前進大隊的副業可不止大棚,縣領導今天過來也想看看他們的編織廠。
突然這麼多人一下湧進去,在車間裡乾活的那些人還一臉茫然,當知道是縣領導來參觀時,一個個鉚足了精神賣力展現著自己的技術。
王棟梁滿意地點頭
,車間比外頭暖和,且明亮又乾淨,乾活的人手上飛舞,動作嫻熟又乾練。
車間裡生著爐子,還盤了一圈暖氣包,比外頭暖和,但還是得穿棉褲棉襖,不然時間長了還是有些待不住,畢竟空間太大。
但一個農村企業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讓來王棟梁以及其他參觀的人有些驚訝了。
這邊是編織車間,那邊還有材料處理車間,這邊相對沒有那麼乾燥,因為有些材料需要浸泡,相對潮濕一些。
但李敬黨讓村裡木匠做了些木叉子,儘量不用手去翻動,便非得要動手,也是戴上兩層線手套,再從外頭隔上防水的塑料布,防止手凍傷。
廠裡每天還會熬薑湯,每人一大碗。
王棟梁越參觀,表情越認真,心頭甚至還有一絲絲感動,鼓勵道:“好好乾,我會如實向上彙報,說不定年前還會有市裡的領導來參觀,爭取年底做報告的時候,大家都去聽一聽。"
乾活的人麵上自是一片喜色,這鼓勵比他們喝一大碗薑湯還暖烘烘的,也是響亮的齊聲做保證。逛完車間,還去看了儲備倉庫,這些都是從各大隊收上來的材料,全部整整齊齊碼在這裡。最後李敬黨招呼著大家去會客廳。
會客廳的牆上掛了一溜照片,張寶生簽合同時的照片、周嘉妮跟百貨大樓領導的合照以及在友誼
商店的照片,還有第二批樣品擺上去後拍回來的照片.…
鄒凱也湊熱鬨跟著來參觀,看著牆上的周嘉妮,他忍不住跟他師哥蘇斌小聲道: “這就是小周同誌,起初也是她用花饃技術跟我們飯店交換供菜機會,幫村裡老鄉創收。"
正好廳裡一靜,王棟梁順著看過來,好奇問道: “還有這事?”
鄒凱也是成天跟領導打交道的人,不過對上縣裡的乾部,還是有些緊張,道: “是啊,小周同誌為了幫村裡社員創收,教我們店裡的麵點工做花饃,還給了我一張菜譜。我給他們留出了二十斤的收購資格,過完秋季才沒再送了。"
提起小周同誌,他就想多誇兩句,道: “不光這個,我聽說她去省城出差也不忘捎了幾百斤菜去,幫老鄉賣菜呢。”
這不算投機倒把,在領導麵前也能提的。
王棟梁連連點頭,他不是第一次聽到那位周同誌,翟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