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凳子?"王科長不太確定地說完,就見周嘉妮將蓋子拿起來露出裡頭的中空,又恍然道,“哦,筐子啊。”
他探頭仔細打量一圈,不太理解地道: "這筐子是不是缺點啥?"
辦公室裡其他人也過來看,同樣表示疑惑: “是不是沒編完?”又道,“空間有點小了吧?”空間小,整體感覺卻很笨重,而且也沒找到手提或背的帶子。
周嘉妮也不賣關子了,笑眯眯地道: "這叫收納凳,正常就當凳子使,裡頭還能放點小東西啥的,實用又美觀。"
大家或長或短的‘哦’了一聲,新奇地道: "收納凳?這名字聽著怪洋氣。"
"家裡擺個這樣的凳子倒是不難看。""是啊,你們那的人手就是巧,還能弄出這種凳子來。"
"我家有張小圓桌,感覺配兩個這種凳子挺好,真的不難看。"
王科長也覺得有意思,他試坐了下,很結實,也非常穩當,起來拿起蓋子又看了看,點頭道: “不錯,這種結合的想法很有趣。"
周嘉妮從包裡拿出蓋子套,當著大家的麵套上去,笑道:“再加點布藝,是不是就更好看了?”
大家驚呼地笑道:"喱,感覺是不一樣了。"
"好看,真好看!"
有個女同誌笑道:“剛才我正想說,我要是買了這凳子,回去得給蓋子織個座套,沒想到你們還真弄座套了。"
王科長滿意地點點頭,但以他的判斷來看,這款編織品的價格應該不會跟籃子一樣了。
問了問價格,果不其然,王科長倒是沒有特彆驚訝,隻是分析道: “先不說價格,隻說產品,這款產品真不錯,工藝好,造型漂亮,設計巧妙,讓我說的話我是挑不出什麼毛病,它值這個價。但是…咱再說回價格,這個價恐怕顧客群體就沒有那麼多了。"
周嘉妮點頭,這在她意料之中,不過當著劉通的麵她沒多談,怕計劃失敗,白添失望,道:“王科長,先當樣品擺出去,過兩天我再來一趟,咱們細聊。"
又道: "我會
在省城待幾天,有什麼事可以打去二紡廠找我。"
"好,我讓人拿到貨櫃那邊擺上,有問的就讓櫃員介紹介紹。"王科長本來想表示,這款收納凳銷量沒那麼大,不能算當時談的要求裡的新款,但聽到周嘉妮後頭那句話,隱約覺得周同誌應該還有彆的事沒談完,那就等下次再說好了。
“訂單還按上次的比例,需要加單或者正式合同的申請有結果了,我給你打電話。”王科長一點不墨跡,又一次當場下單。
周嘉妮笑道: "好,合作愉快!""合作愉快。"
留了她爸媽的姓名信息,周嘉妮帶著劉通去財務拿貨款。
財務這邊好幾個等著結算的,他們耽擱了點時間,在等待的時間裡,劉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人家的交接流程和賬本記錄,目露震驚和濃烈的求知欲望。
等輪到他們,掌到上次剩餘的貨款和這次的部分貨款,劉通仔細清點完畢,小心揣好,跟著周嘉妮出來後才小聲道: “人家的記賬方式太專業了,收入支出一目了然,比我那賬本清晰。”
當年選他當會計,僅僅是因為劉通的學曆在村裡是最高的,算術也好,但他沒學過專業做賬,就自己摸索著記,這麼多年他習慣了自己那套記賬方式,村裡乾部們也看習慣了,都能看懂他記得賬。
但看懂歸看懂,他還是欠缺專業性和嚴謹程度。
周嘉妮道: “以後廠子起來,業務多了,相關的賬目也會越來越複雜,要不等忙完後我帶你們去逛逛書店,買點財會方麵的書?"
劉通點頭: "行!"
的確,以後他們的編織廠起來了,牽扯的賬目肯定越來越多,沒點專業知識,將來跟領導彙報工作都是一團糟。
劉通有了緊張感,想著要是從書店買不到,就拜托小周同誌幫著想想彆的辦法。兩人下樓,張老四站起來,道: "拿上錢了?"見兩人手上空空,又道: "大家願意給咱賣凳子?"
周嘉妮笑道: “先擺樣品,不過我之前下單的那幾個回去先弄出來,等這邊有了新業務,我再往回打電話咱一起溝通。"
張老四點頭。
劉通笑著跟他分享好消息: "
人家又接著下了一百個訂單,比例跟上回相同,看來咱們擴大規模是對的。"
周嘉妮笑道: “正式合同也穩了,”
好消息一個接一個,張老四樂嗬嗬的,連聲道: "好,好!"周嘉妮一揮手: "走,帶你們逛百貨大樓去!"兩人跟著她回了南樓大廳。
這點時間裡,大廳裡已經人擠人了,之前排的隊全亂了,大家一窩蜂的擠在櫃台前頭,各種吵嚷吆喝,亂成一鍋粥的樣子。
櫃員也不管,也實在是管不過來。
他們挑著人少的櫃台逛,走到賣暖瓶的那裡,周嘉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