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蘭的個人看法:妙玉不喜歡劉姥姥,不是因為對方太窮,而是確實是與劉姥姥有過一點點小小的過節。】
【大家還記得嗎?妙玉捧給賈母的那一盞茶,賈母吃了半盞,就遞給劉姥姥,讓她嘗。劉姥姥是個莊戶人,吃茶無非是為了兩件事:一是解渴,二是提神,所以劉姥姥就說: “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濃些更好了。”①】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劉姥姥和妙玉,完全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既和她不是一個階層,也不能與她分享同樣的喜好。所以妙玉自然不喜歡劉姥姥,嫌她是個貧婆子。帶著這份成見,妙玉自然連劉姥姥用過的杯子也不願意收回來。】
【但是呢,妙玉這個人畢竟不是徹底的冷血無情,在寶玉的勸說下,她還是同意將那個成窯五彩小蓋鐘送給劉姥姥,劉姥姥隻要找個收古董的地方,應當能換不少錢回來。】
【其實大家可以想一想,對於劉姥姥這麼一個上門打抽豐的貧婆子,榮國府裡有多少人心裡是真正看得起的呢?——蘭蘭想,應該幾乎沒有吧?但是因為賈母喜歡劉姥姥,想要找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大家便都將這種輕視,憋在心裡,所有人都順著賈母的意思,誰也不肯把自己心裡的真實觀點說出來。】
【幾乎當著劉姥姥的麵表達出這種輕視的,就隻有妙玉一人。】
【所以,我認為剛才那位小夥伴留言說妙玉的“情商為負”,這個點評非常到位。妙玉基本上就是這樣一個恣意表達,根本不管他人怎麼想的人。】
【至於說妙玉歧視底層勞動人民,或者說是她嫌貧愛富,那蘭蘭倒覺得沒有那麼嚴重,畢竟當年在蘇州的時候,妙玉與家中貧寒的邢岫煙比鄰而居,兩人就相處得很好呀。】
邢岫煙聽見天幕上這麼說,連忙點頭,道: “妙師與我有半師之誼,從沒有那種……嫌貧愛富之說。"
【賈寶玉拳打鎮關西:可是蘭蘭,妙玉不是挺討好賈母的?】
【的確,在“櫳翠庵品茶”那一場裡,看得出來,妙玉確實挺討好賈母的。所以蘭蘭收回剛才那句話,妙玉的“情商為負”這話說得可能不夠合適,說她是“情商為零”,或者說“情商剛起步”比較合適。】
眾人稍許聽懂一些了,但都想:這也沒好到哪兒去呀!
【妙玉托身於賈府,便等於是賈府供養了她的生活,給她提供庇護。如
果賈母老太太過來吃茶,她還要再擺個臭臉的話,就實在有點說不過去了。】
【因此我們就看到了妙玉見到賈母親至,忙去烹了茶來,又親自捧了一個小茶盤,將那個成窯五彩小蓋鐘奉與賈母。】
【大家在閱讀這段文字的時候可以留意一下,榮國府裡這些人中,最懂得喝茶的,其實是賈母。賈母一上來就先打招呼,說不吃六安茶。妙玉便說知道,而她送來的這是老君眉。】
【六安茶是產於安徽六安的一種茶,這種茶的特點是功效很好,但是不夠香,而且味道苦。賈母不喜歡也原屬正常。】
【而妙玉送上來的這種“老君眉”,是福建武夷山所產的一種岩茶,香味足,茶味甘醇。而且本身這種茶的名字就很吉祥,有長壽的寓意。】
【所以賈母一聽很滿意,茶葉先合格了,就先把茶盅接下來,但是沒有馬上喝,而是又問水,妙玉便答是舊年蠲的雨水。老太太一聽,水也合格了,於是便吃了半盞。】
【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在整個榮國府裡,最懂茶最會吃茶的人是賈母,估計這和她當年在南邊生活的經曆與見識有關。而妙玉呢?妙玉使勁渾身解數,不一定是非得討好這位老太太,而是不願在這位特彆懂茶的老太太跟前露怯。】
【大家說說看,蘭蘭說的有沒有道理?】不必說,天幕上頓時刷過一片“有道理”。
【至於妙玉本人為什麼也那麼懂茶,這應當與妙玉的身世有關。等蘭蘭喝一口水,咱們就來好好聊聊妙玉的神秘身世。】
就見蕭蘭蘭又取出她的“保溫杯”,旋開蓋子喝了一口,潤了潤嗓。這時天幕上兀自不安靜,開始有人在評論區留言“國際慣例”。蕭蘭蘭頓時笑了,將保溫杯重新蓋好,然後也點頭說:
【沒錯,國際慣例。但是在“國際慣例”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旁人是如何介紹妙玉的吧。】
【妙玉第一次出現,是賈家營建大觀園,準備迎接元春省親的時候,因為大觀園中建了這座櫳翠庵,因此賈府四處采訪聘買了十個小尼姑、小道姑,另外還找到了一個帶發修行的,就是妙玉。】
【當時介紹妙玉的,是賈府的管家媳婦林之孝家的,妙玉的出身、受教育情況、個人經曆、外貌描述……都是由這位管家媳婦介紹的。她說妙玉“祖上也是讀書仕宦之家。因生了這位姑娘自小多病,買了許多
替身兒皆不中用,到底這位姑娘親自入了空門,方才好了。”②】
【另外就是妙玉“如今父母俱已亡故,文墨也極通,經文也不用學了,摸樣兒又極好。”②】
賈母院兒裡,眾人聽得暗暗點頭,這不正是將妙玉形容得一個字不錯嗎?看來榮府的管事娘子,還都挺會說話的。
【當時妙玉是與師父一起上京,但是妙玉的師父在京中圓寂了,臨寂留話給妙玉,說他“衣食起居不宜回鄉。在此靜居,後來自然有你的結果。”②所以妙玉沒有回鄉,而是留在京中。】
【當時王夫人認為櫳翠庵有妙玉這樣的人主持很合適,想要去將妙玉接來,但是妙玉維持了她的一貫清高,說: “侯門公府,必以貴勢壓人,我再不去的。”②於是王夫人是下了個帖子去請,果然請了來了,住在櫳翠庵裡。】
【這是榮府將妙玉請來時的說辭。然而在妙玉的熟人邢岫煙口中,卻又是另一番光景。】
邢岫煙聽聞天幕上這樣說,頓時漲紅了臉——聽天幕的意思,仿佛她在背後議論妙玉的閒話,可她明明沒有啊。
【邢岫煙說妙玉是“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裡來。”③這就是明確說,妙玉投到榮國府來,是因為得罪了權貴。這究竟是妙玉無意中得罪了權貴,還是權貴主動找茬,就不得而知了。但總之,妙玉托身於賈府,是來尋求庇護的。】
這句話說得賈母與王夫人等都臉色微變,年輕一輩卻都不知到底是怎麼回事。而妙玉本人則還算沉得住氣,穩穩地揚著頭,緊緊地盯著天幕上侃侃而談的蕭蘭蘭。
【當時是寶玉過生日,妙玉就給寶玉寫了個生日賀卡,上麵寫著“檻外人妙玉恭肅遙叩芳辰。”③寶玉不知道該怎麼回,於是拿給邢岫煙看。邢岫煙當時便道:“他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從來沒見拜帖上下彆號的,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麼道理。”③】
【邢岫煙送給妙玉的這十二個字: “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外加“放誕詭僻”都十分精準地概括了妙玉的孤拐脾氣。】
【於是寶玉便聽從邢岫煙給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