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產承包責任製?”
賈母等人全都愣住了,這都是什麼古怪詞兒?然而在天幕上,這個古怪名兒似乎卻人人聽說過。【曹公棺材板壓不住了:哈哈哈,好有年代感的名字!】【夢裡九重天:你彆說,真還有點那個意思。】
蕭蘭蘭也笑著說:
【是吧?大家想想,把大觀園裡的各項出息讓婆子們“包乾”,除了定期向上頭交一些錢糧之外,其它產出都歸個人所有,這不就是讓勞動者獲得經營權,直接掌握生產資料?是不是就有點“包產到戶、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那個意思?】
天幕上,評論區迅速滾動著諸如:“是”、 "有點那意思"之類的評價。
探春聽見天幕上說的十二字真言:“包產到戶、按勞分配、多勞多得”,如醍醐灌頂一般,恍然大悟,她的手微微顫抖,但依舊強撐著,將這些文字迅速在麵前的紙張上記錄下來。
【好了,既然咱們要講大觀園的改革,就要講完整了。蘭蘭先給大家交代一下這次“興利除宿弊”的背景。直接原因當然是因為鳳姐小月……】
賈母院兒裡,除了寶玉這“百花從中一點綠”的男丁之外,其餘女眷,都紛紛向鳳姐的小腹看去。
鳳姐趕緊搖手:“老太太、太太,千萬彆擔心,這都還沒懷上呢!”
【鳳姐小月之後,身體虧虛,一個月之後,又添了下紅之症,隨後一直調養了大半年,才慢慢調養過來。在此期間內,不能管家理事。王夫人自己又要去參加那些“賀吊迎送”的應酬,實在是分身乏術,無奈之下,便讓探春和李紈一起管家,又請了寶釵來一起幫著出主意。】
【於是,榮國府二門內便成立了一個臨時性的三人管家團隊,名義隊長是李紈,主力乾將是探春,參謀是寶釵。】
賈母院兒裡眾人,聽著這天幕上的仙子滿口的新詞兒,都是興致盎然。
【這個管家團隊成員的性格特點也很有趣:李紈是個“厚道多恩無罰”的,她的特點是“問事不知,說事不管”,所以說她隻能是個“名義隊長”..…】
李紈在一旁聽見了,垂著頭默默不語,對於天幕上說的,似乎她也不覺得對,也不覺得不對。
【寶釵呢,原本就隻是親戚,還沒能成為府裡的寶二奶奶,王夫人縱然給她權力
,寶釵也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也隻能“不乾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①。如果探春再立不住,那這個團隊就成擺設了。】
【好在探春先借助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之死,擺出了她大公無私的態度。漸漸又依靠謹慎的處世與治家的態度,讓府裡上上下下都知道了管家團隊的厲害。因而裡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說:“剛剛的倒了一個‘巡海夜叉’,又添了三個‘鎮山太歲’,越性連夜裡偷著吃酒頑的工夫都沒了。”①】
聽見這話,自賈母以下,王夫人、鳳姐都聽得咬牙切齒。然而探春卻麵色如常,隻是專心致誌地聽著,記著。
【待到威信立起之後,探春便開始思考大觀園內事務的改革,起因就是蘭蘭剛才說到的,賴家的花園一年有二百兩銀子的出息。】
【而探春認為,大觀園既然有那麼多的出產,然而還要天天托買辦到外頭去采購各種食材與用品。而有些買辦要麼脫了空,遲了日子,要麼就是買的不是正經貨,弄些使不得的東西來搪塞。這其中有很大的弊病。】
【因此她借鑒了賴家花園的生產管理模式,要讓大觀園有所產出,這樣既可以避免另外雇傭外頭的花兒匠山子匠打掃人等進來料理,有又專人照顧花木,同時又令在大觀園中勞作的婆子勞動有所回報。】
【這種做法,正是將管理大觀園的職責,與從這片園子裡能獲得的利益緊密捆綁在一起,交給園內的婆子們。所以這個消息一出,婆子們的積極性不要太高。這個說,我可以包園子裡的筍,那個說,我能包那一片稻田……】
聽到這裡,鳳姐大聲讚歎:“原來如此……”
賈母與王夫人卻都沒說話,似乎有所保留。探春也留意到了,隻抿著嘴不說話,一邊聽一邊思考。
【這個過程中,李紈也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議。她指出:蘅蕪苑和怡紅院都是種植經濟作物的重要產出單位:蘅蕪苑出產各種香料香草,怡紅院出產花卉,春夏天一季玫瑰,再加上薔薇、月季、寶相、金銀藤,曬乾賣到茶葉鋪藥鋪,也能出不少錢。②】
李紈在賈母院兒裡一直是個沒什麼存在感的人物,有時賈母連她不在都察覺不到。這回聽見天幕直接點了她的名兒,說她還出了主意,這位孀居的少奶奶終於抬起頭,頗為吃驚地看了天幕一眼。
【而提出另一個重要意見的則是寶釵。】
【當時探春提出,各處
管理作物之後,上交的錢糧,也彆歸到府裡的賬房上了,不如就留在園子裡,“歸到裡頭來才好”。這個想法有點危險,對於現代財務製度而言,這就相當於在大觀園裡自己建立了一個小金庫。】
"啊?"
探春一直以來都認為,將園子裡的錢糧歸到外頭賬房,就是在上頭添一層管主,被剝去一半的利。這是家裡的舊例,人所共知。卻沒往“財務製度”上去想。
雖然她不明白“小金庫”是什麼意思,但隻要想想,如果人人截留,有了錢糧都不歸賬房,那府裡的賬目也就完蛋了。
這樣一想,探春忍不住有點臉紅,覺得天幕上之前說她“幫理不幫親”,用製度來對抗人情,這種誇法實在是謬讚她了。
【於是寶釵就糾正了這種做法。她建議不要在大觀園裡建小金庫,而是直接把這小金庫裡的錢,全都分給在園子裡勞作的其她婆子們。這些婆子雖然不得管地,但是也能得到利益。寶釵的意見是:分包大觀園得來的收入,如果不分給他們,他們雖不敢明怨,心裡卻都不服,隻用假公濟私的多摘幾個果子,多掐幾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