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的這一觀點早在天幕第一次出現時就與寶玉提過,隻是後來一直都沒有機會驗證。

此時探春舊話重提,寶玉想了一想,也覺有些可能,但是他補充道:"那想必也是"清廷'的後人……"

“可天幕上也說了,咱們朝廷就是影射清廷……”探春連忙說。

寶玉一想:也對,那天上仙人豈不是就也是咱們的後人?

隻不過這念頭太過匪夷所思,寶玉一時還不敢信。

鳳姐卻探頭來提醒他倆:“什麼蜻蜓蝴蝶的?你們看,這天幕好像與以往有些不同。”

寶玉連忙摒除雜念,抬頭望著天幕,隻見天幕上果然有些不同——

先是有叮叮咚咚的樂曲聲響起,不甚響,但是襯托著蕭蘭蘭清脆的嗓音分外悅耳。

隨即天幕上出現字跡,這次的字跡不像以往,既非從天幕上方迅速飛過,也非在天幕下方出現,而後向上滾動。

它每次隻出現一行,隻有字數太多的時候才會分為兩行。

寶玉與探春對視一眼,兩人同時"哎呀"了一聲。

"是仙子的解說之辭!"寶玉說:他終於意識到,那天幕上一行行的字跡,就是仙子如今口述的內容。

探春反應很快,忙道:“二哥哥,你記仙子說的,我來記這些簡體字。”

天幕上那些“簡體字”,對於寶玉等人來說一直是個小麻煩,對於評論區的那些“留言”,他們能連蒙帶猜地看懂大致含義,但是不一定每個字都能看懂。現在有此機會,探春剛好可以對照兼仙所述,將這些簡體字與他們素習所用的一對應。

兩人分工已定,就聽天幕上蕭蘭蘭的聲音不疾不徐,娓娓道來:

【現在蘭蘭所在的位置是南京大行宮地區,江寧織造博物館跟前。江寧織造是明清兩代設在南京,負責為宮中采辦製品和綢緞的機構。】

【熟悉《紅樓夢》的朋友們都知道,江寧織造府與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密不可分。曹家自曾祖父曹璽開始,曆經四代,都在金陵擔任江寧織造的要職。曹雪芹更是在這裡出生。而康熙南巡時,曹寅都在江寧織造府接駕。康熙六次南巡,有四次是住在江寧織造府的①。】

賈母聽見天幕上說“

四次”,忍不住鎖眉深思。

鳳姐兒湊上去問:“老祖宗,又想起什麼了?”

賈母這才小聲道:“獨一家接駕四次……這聽起來不像是咱們家,像是金陵甄家的事跡啊……”

【後來這座織造府在天平天國時期被毀於戰火。直到1984年,這裡進行了一次考古發掘,發掘出各色染料,還有雍正年間的一些瓷片碗底。再結合曆史文件資料,才由專家認證,此處就是當年江寧織造的舊址①。】

賈母等人聞言都十分緊張,賈母頓時雙手握得緊緊的,指甲掐進掌心,道:“這太平天國又是什麼?怎麼竟能將朝廷的機構、皇上的行宮也給毀了呢?”

但很明顯,天上仙子絲毫沒有為地上諸人解釋的意圖,隻是異常流暢地往下說。

【這是一座在江寧織造舊址上建造的博物館,由著名的建築學家吳良鏞先生設計。這座建築非常彆致,它雖然身處在鬨市之中,卻依然能夠“悠然見南山”。看,那一座就是博物館中最高處的楝亭,據記載,那裡曾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與江南的文人雅士們對坐飲茶,吟風弄月的地方。】

眾人眼前便出現一副恬靜的園林景象。隻見眼前是一池碧水,池塘中立著幾枝殘荷。遠處是粉牆黛瓦、亭台樓閣。逐級而上,竟似有四五層之高,需要仰視。最高處則是一座四角亭台。

【站在這裡,小夥伴們可能想象不到蘭蘭正站在南京這座大都會市中心的市中心。但是,請大家隨蘭蘭一起往這個方向看————】

“啊”

賈府中人人驚呼,都是倒吸一口冷氣。

隻見剛才那池碧水的對岸,數座高樓衝天而起,竟高不見頂。是一派與他們剛才所見的恬淡風景完全不同的天界風光。

寶玉望著這副景象喃喃地道:“後世……這真是……後世嗎?”

探春也被他說得不大淡定了,眼前這一切,看起來的確是更像仙界啊!

【當然了,這座博物館說到底還是一座現代建築,上下總共有六層,各層展廳中設有四個常設展廳,分彆是“江寧織造”、“雲錦天衣”、“紅樓夢曲”和“中國旗袍”①,展出的主要內容包括江寧織造的曆史、珍貴的雲錦織物、《紅樓夢》中的經典場景和民國旗袍等等。】

【小夥伴們看到這裡恐怕要問了:蘭蘭,古時的江寧織造也是這樣的

嗎?】

【好了,蘭蘭帶大家一起去看看江寧織造府的複原模型。】

天幕上一晃,頓時出現了一整片連綿的房舍,一水兒的青磚黑瓦,外牆都是粉過的。那片房舍的院牆之外,依稀可見還有穿著各色服飾的小人,隻是都一動不動的。

賈母抬著手中的老花鏡,衝天幕上看了半天,方道:"這些看起來像是蓋房子的小樣兒啊!"

鳳姐這是也看出來了:“還真是的,那些小人兒一個個的都像是麵人兒,難為竟一個個都這麼活靈活現的。”

然而鳳姐看的是熱鬨,賈母看的是門道,她扶著老花眼鏡,將那些房舍格局看了又看,評價道:“更像是金陵甄家了。”

【這就是江寧織造府的原貌,是參考了一幅原本由林徽因先生收藏的《江寧行宮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